寧國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改革的各項舉措在各門學科教學實踐中應用效果甚好。對初中生物課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生物課程的基本框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生物認知能力,興趣教學方式應運而生,以初中生物的教學為探討對象,進一步闡明初中生物教學中興趣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興趣教學;學習興趣
一、興趣教學的基本原則
1.學生的積極性原則
傳統的唯分數論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考慮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當前的生物教學也存在上述的問題。以長期發展的眼光觀之,唯分數論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熱情,也就是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國家教育的長期發展,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因此,學校需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進行規劃與指引,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生物課程的興趣,借助生物課本的實例對復雜晦澀的生物原理進行闡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的興趣。
2.舉一反三原則
生物這門課程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以及自然規律,因此,生物教師需要結合興趣教學方法,立足于生物課本中的基本理論,并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能夠方便學生在學習生物理論的同時,對理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具體到實際生物教學中,生物教師要給學生先準備實驗需要的材料,如鹽酸、洋蔥根尖、酒精燈以及龍膽紫溶液,然后讓學生按照課本上的知識對洋蔥根尖進行培養。在實驗過程中要將實驗原理、具體操作程序、實驗最終結果緊密結合。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之中,需要利用興趣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廣闊的實驗空間,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3.情感交流與溝通互動的原則
在過往的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的職責僅僅是將書本內容向學生進行宣講,因此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壓制的狀態。因此,教師采用興趣教學方法時,需要把握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溝通互動,從而創建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進一步提升生物教學的效果。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方法的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抽象概念形象化
因為生物知識比較艱深晦澀,所以一般生物課堂教學氣氛比較壓抑,此種教學氣氛會讓學生產生反感,不利于學生融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之中。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創造比較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在生物教師使用興趣教學法的時候,需要充分掌握當前班級學生的認知程度,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如教師在講授細胞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先行展示細胞結構圖,把細胞核、細胞質等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幫助學生對復雜艱深的原理產生更為直觀與具體的感受。
2.引入生物實驗教學環節,提升學生的課堂實踐水平
要真正學好生物這門課程,僅僅通過死記硬背書中的原理與知識點是不夠的,生物的教學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的統一,因此,優秀的生物教師不僅給學生傳遞生物課程中的基礎理論與重點難點,還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比方說在“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本的要求,先對實驗需要的器材進行準備,在準備就緒之后,明確此次實驗的目的以及需要注意的內容,按照步驟進行操作,從而提升學生的操作水平。
3.教學課件的高效化運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PPT以及其他設備對本節課的基本理論以及實驗進行講解,如以視頻的形式播出,學生經過對視頻以及動態圖像的感知,就會十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當前,多媒體設備在全國各地的普及程度較高,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模式優勢在于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更為直觀的課程。
4.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是提升生物課堂效果與成績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最終提升生物教學的整體水平。
本文論述借助興趣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升學生對生物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將興趣教學融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環節,進一步提出初中生物教學應用興趣教學法的策略,最終提升生物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辛貝.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活用興趣教學方法[J].科學咨詢,2020(15):241.
[2]李茜.初中生物教學中興趣教學方法的運用策略[J].科技資訊,2020,18(1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