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樊濟宇
摘 ?要:在高校“大思政”格局下,探究大學物理教學中課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大學物理課程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在受益面、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等方面具有先天的獨特優勢,但現階段還存在思政目標不明確、內容缺乏切入點、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高校教師缺乏課程思政意識以及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等問題。針對思政教學在大學物理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法和途徑。這些改革措施有效發揮了大學物理課程的思政功能,探索出一條專屬于大學物理所特有的課程思政新途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物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2-0146-04
Abstract: Under the pattern of "great thought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is explore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in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has innate uniqu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benefit, training goal and curriculum conten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physics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ways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re put forward. These reform measures hav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 of college physics curriculum, and explor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politics which belongs to the special curriculum of college physics.
Keywords: course thought politics;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課程思政”是以國家意志為基礎,根據國家意識形態對公民個體的思想意識要求,實施課程教學與實踐過程,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要求。專業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在專業課教學中有目的、有方法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養新時期的人才。“大思政”模式下的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打破了以往畢其功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一役的教學模式。大學物理是幾乎所有理工科專業,甚至部分文科專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學物理課堂內和課堂外活動,深入挖掘和整合物理知識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大學物理具有受益面廣、理論實踐相得益彰等優點。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學物理與思政元素融合教育具有獨特的隱性教育優勢,對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手段的發展,如何在“大思政”格局下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大學物理教學如何改革,怎樣能夠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升德育教育品質,成為每位物理教師不得不實踐和深入思考的課題。
一、大學物理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優勢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學物理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優勢
大學物理是工程物理科學和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院校本科生的必修公共基礎課。大學物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也是學生進入大學后了解世界、接觸科學和系統地認識自然規律,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解決生活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的首選課程。從其課程特征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獨特的先天優勢。第一,受益學生量大面廣。由于大學物理在全校理工科專業課程群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針對不同學院不同專業進行思政內容的傳授。以揚州大學為例,每學期要安排3000多名學生學習大學物理,足以體現大學物理受益學生廣泛的特點。第二,課程培養目標有利于滲透思政元素。大學物理教學目標是培養大學生掌握大學物理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科學思維方法,具有自主學習及知識遷移能力,利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及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科研能力,由此可知,課程教學的目標和作用能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成為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人。第三,課程教學內容有利于滲透思政元素。在“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要求下的大學物理教學過程,把“育人”目標與知識、能力目標科學融合,在知識與理論的教學內容設計中合理、適度地挖掘思政元素,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融入到教學內容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因此,通過教學內容設計有利于將正確的物質觀、運動觀和世界觀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