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國祥
【摘? 要】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十分重要,能夠使他們在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中受益。而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指導力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本篇文章結合現實生活,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究和分析。希望有助于閱讀教學工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深度有效開展,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4-0154-02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which can benefit them in their futu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ow to improve the reading i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is a key issue. This article combines real life to deeply explore and analyze this issue.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help the reading teaching work to be carried out in depth and effectively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it will help improve th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guidance; Promotion strategy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教育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于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在小學教學中,尤其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豐富學生語文素養,而這就對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指導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一、結合語文課本,開展閱讀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開展閱讀教學,以此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對語文課本所涉及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能夠將課本知識應用于課外閱讀,使他們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使課本教學和課外閱讀教學形成很好的配合,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同時,這種方式也可以加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大的收獲和體會。比如,在講到《火燒云》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作者蕭紅的《呼蘭河傳》,并給學生提供一個清晰的閱讀思路,使學生根據作者蕭紅的成長經歷來閱讀《呼蘭河傳》這本書,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呼蘭河傳》這本書進行閱讀分析,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大的收獲。
二、加強師生溝通,找出學生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找出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專業化的輔導,把握學生的興趣偏好。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一個朋友的角度出發,考慮學生的想法,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有效,才能使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教師根據學生的真實想法來開展個性化的教學培養,使閱讀教學更加有效,使學生在這種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學培養中有更大的收獲。
三、結合生活實際,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開展閱讀教學,以此豐富學生見聞,使學生在運用語文思維和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語文課文知識理解,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并帶著這些生活經驗和閱歷來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對一些閱讀材料中的情節和片段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發生的熱點新聞,向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材料,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生活中發生的現實事件有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認識,使學生能夠以史為鑒,吸收前人的經驗,來處理實際問題。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加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將課堂教學和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養成留心生活、不斷總結經驗的良好生活習慣。比如,在講到《刷子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俗世奇人》,讓學生思考,在自己的身邊有沒有這種技藝高超的民間手藝人。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養成留心生活的習慣,使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處處觀察,從而對生活中的常見事物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也可以使學生對《俗世奇人》這本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書中所描寫的各種技藝高超的民間手藝人產生欽佩之情,對他們的勤奮、刻苦、匠心精神等美好的品質產生贊美之情。
四、開展閱讀活動,營造閱讀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養成閱讀的習慣,教師也可以規定固定的閱讀時間,使學生在這種集體氛圍的熏陶下逐漸養成閱讀習慣。比如,在講到四年級下冊的詩歌《繁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冰心的詩歌,并開展一場詩歌大賽,讓學生用詩歌的形式來記錄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或者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寫的詩歌展示給大家,并讓同學投票選出最優美、最具哲理的作品。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詩歌比賽中提升能力,對詩歌這種寫作文體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冰心的詩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也可以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更大的收獲,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綜合運用各方面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在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教師可以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演講比賽、辯論賽、戲劇節等活動,使學生能夠有多種多樣的選擇,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閱讀教學得到更加生動的開展,使學生更樂于閱讀,樂于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加強閱讀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對閱讀的材料有更加深刻的體會,產生更加深刻的思想體會。
五、進行教學反饋
想要使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閱讀指導,教師可以建立閱讀反饋機制,讓學生將自己對閱讀文本的困惑、心得反饋給教師,使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指導,使閱讀指導更加有效。在教學反饋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閱讀進度進行監督和考查,使學生能夠以一個更加認真嚴謹的態度面對閱讀,從而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建立閱讀教學反饋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加高效的反饋平臺,使他們能夠及時提出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開展個性化的教學輔導,從而提升教師的閱讀指導力,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更加有效開展。
六、提升自身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提升自身閱讀指導力,使學生在閱讀中有更大收獲,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語文學科的前沿發展,關注國內外的熱點新聞,關注學生的興趣偏好,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能夠結合生活,結合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閱讀指導,使教師能夠根據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為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讀物,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滲透一些語文知識和文化常識,以此使語文教學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使教師的閱讀指導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人們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指導,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使學生在小學階段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多元化、客觀理性的語文思維。當然,想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指導力,除了需要教師自身努力之外,還需要師生共同配合。
參考文獻:
[1]孫召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