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誦是一種有意識的語言輸入,在英語學習中必須重視背誦的作用。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背誦是一塊幫助學生快速入門的“敲門磚”。本文從行為主義理論入手分析,探討了背誦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小學生在進行英語背誦學習時的存在問題及在小學英語學習中進行背誦的策略,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背誦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背誦;行為主義;小學英語學習;作用;策略
【作者簡介】彭巧蘭,廣東梅縣外國語學校。
背誦,是指不看原文憑記憶而念出讀過的文字的讀書方法。背誦的過程是一種有意識的語言信息輸入。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等,這些關于背誦的名言都充分體現了通過背誦輸入語言后對語言輸出是有巨大作用的。
一、背誦運用于小學英語學習的理論依據
傳統的行為主義者認為語言學習是模仿、訓練、對成功進行反饋及習慣形成的過程。在英語學習初始階段,英語學習如同孩童習得母語。孩童習得母語是通過模仿他們所聽到的聲音和句式以及得到積極反饋而習得,因此受到環境的鼓勵后,孩童繼續模仿和練習這些聲音和句式直到他們形成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行為主義者認為模仿和練習是語言發展的最初階段。在英語學習初級階段,學生不可能通過想象、推理等方法學習英語,只能通過模仿和練習學習英語,而當模仿和練習某些英語短語和句子熟練到一定程度后,則會熟爛于心,自然能夠靈活運用這些英語短語和句子。在這里,對英語語言的模仿和練習可以理解為背誦的前期動作,而背誦又是英語入門時不可或缺的。比如,最初英語時學的“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My name is Lily”/“She is reading some books in the library”等句子,都是模仿和練習之后,才能夠熟練背誦和使用。
二、背誦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1. 背誦有助于學生輕松掌握語法。當學生了解一些語法知識并經過老師講解后,可能能夠理解,但是并一定能夠熟練應用。而通過背誦與該語法點有關的英語句子和篇章后,則能夠更加輕松掌握并熟練應用。比如在學習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時,無論老師如何解釋這兩種代詞的概念及用法,學生理解的效果也遠不如讓學生直接背誦幾個用得上這兩種代詞的句子和篇章的效果好。教師可以讓學生背熟相關句子:This is my bag. This bag is mine. These are his books. These books are his. That is her bike. That bike is hers. Those are your/our/their sugars. Those sugars are yours/ ours/ theirs. 當學生背熟這些句子后,教師再稍加解釋這兩種代詞,學生必定能更好理解和使用這兩種代詞。再比如感嘆句的構成是how + adj./adv.+陳述句,或What + a/an + adj. +n.+陳述句,如果教師通過教學生感嘆句的構成來學習感嘆句的句式,那么不但教師教得累而且學生也學得累。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背誦幾個相關的例句,如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同時也讓學生背誦使用不可數名詞的例句,如How good the weather is!What good whether (it is)!當學生背誦了例句之后,可以鼓勵學生按照句式來造句,比如How cute the cat is! What a cute cat it is! 等等,只要句子的內容符合邏輯的就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造的句子則能使他們更容易記牢。考試時候,遇到填空題、選擇題也能用背熟的句子直接套用。
2. 背誦有助于學生培養語感。背誦多了,學生的語感就自然會增強,這是因為背誦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內化語言知識點,并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的方法。例如,由于中文和英語表示時間和地點的順序不同,英語初學者可能會記不清楚時間和地點應該放在句子的哪個位置。但是當學生背誦了“ I will go to school tomorrow” 或者“ She will visit the park next week” 等句子之后必定能很容易就記住一般情況下表示時間的詞語應當放在句末。
3. 背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由于條件限制,身處在中國的學生鮮有機會能夠直接通過與英語母語者交流習得英語,而背誦則為學習英語提供了“聽”“說”英語的機會,這里的“聽”是背誦時可以聽到自己講的英語,而“說”是背誦時可以自己與自己對話。學生若是堅持背誦,日積月累必定能儲備大量的詞匯和句子,通過背誦打造出來的英語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口語水平。
三、小學生進行英語背誦時的存在問題
背誦是學習的過程。有的學生一拿到背誦材料就開始背誦,在背誦時遇到生詞可能會停下來查生詞的發音或者直接“想象”該生詞的發音,這樣會使背誦中斷或讀錯單詞。在進行背誦前應當先跟讀錄音,在發音基本正確的基礎上,熟讀背誦內容,然后再進行背誦。
在背誦的過程中,要專心致志地反復誦讀和背誦。有的學生在剛能正確背誦學習內容時,就停止了背誦,這是不利于鞏固所學內容的。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過度學習理論,在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后,學習者仍需繼續識記學習。研究表明,過度學習有助于加強記憶和保持所學內容。一般認為,150%的過度學習是最適宜的,既能取得一個最佳的記憶效果,又不浪費時間和精力。比如,學生用10分鐘能正確背誦學習內容,這時應再花5分鐘進行鞏固背誦。因此,在背誦時,要適當地“過度學習”。
在背誦后,有的學生疏于復習曾背誦過的內容。學生學習的內容日漸增多,如果沒有及時復習所學、所背的內容,就容易忘記曾背誦過的知識。因此,在每次學習時,應當先背誦曾背誦過的知識,以免遺忘。
四、在小學英語學習中進行背誦的策略
1. 能夠理解內容并正確地朗誦是背誦的前提。在背誦之前,首先要理解內容,然后再進行背誦。如果沒有理解內容就進行背誦,那就是死記硬背,即便學生能把內容背誦下來,也難以在日后的學習中加以運用。
所謂正確的朗讀要做到單詞發音準確無誤,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英語學習者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是跟讀標準錄音,繼而背誦英語材料,能迅速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通過背誦能讓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境界,因此,背誦是形成語言能力的關鍵。
2. 背誦時可靈活改動背誦內容。在背誦內容的時候,不需要做到原封不動,而應鼓勵學生靈活修改背誦內容,使之成為自己喜歡的或熟悉的內容后再進行背誦。譬如,當學生在背誦課本中的句子“My favourite sport is paying basketball”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成“My favourite sport is paying football / playing badminton / jumping role / running”等 。又如,當學生需要背誦功能句“I am going to the museum on weekend”時,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周末的安排修改成“I a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 zoo / part / hospital on weekend”等。當學生修改內容時,是在輸入的過程中內化知識,能讓學生更加輕松地背誦,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3.通過背誦學習英語要做到持之以恒。背誦英語必須要堅持,一方面是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積累,英語成績才會有一定的飛躍;另外一方面,背誦能訓練記憶力,有研究表明,正如經常運動能夠增強肌肉與體能一樣,腦部記憶訓練也能增加腦神經細胞傳導物質與突觸接受器的靈敏性,從而使記憶能力得到增強,這就從神經機理的角度直接證明了記憶是可以訓練的。當背誦的內容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學生就會發現背誦更容易了,其實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之前背誦和理解的知識能幫助我們背誦和理解新的知識;二是得到訓練后的記憶力能幫助我們背誦新的知識。
4.背誦過的知識要經常復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我們小時候學的一些古詩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是高中時期學的古詩卻記得沒有那么牢固呢?這主要是因為小時候學習古詩時是在學習那首古詩的那一段時間內甚至一整個學期內都反復在背誦那首古詩,而高中學習的古詩可能只是通過一定的理解并在短時間內背誦卻沒有反復背誦。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階段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放緩。學習英語也是如此,如果背誦過的知識在背誦完后的那段時間內沒有經常重復,那么背誦過的知識就可能不能深深地印刻在大腦里。
五、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英語背誦,能促進學生提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只要學習者能夠選擇合適的背誦材料,加以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必定能從中獲益良多。
參考文獻:
[1]Patsy M. Lightbown and Nina Spada.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黃惠君.淺析指導性背誦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校園英語,2020(24):196-197.
[3]管靜.背誦:英語學習的金鑰匙[J].新教育,2015(10):36.
[4]姚婷婷.小學英語教學中背誦的益處[J].新課程學習(上),2011 (10):75.
[5]張蕾.記憶是可以訓練的[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