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繼新
【內容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核心素養培養逐漸成了高中政治教學的核心目標,而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發展來激發其對課程知識的情感認同,則正是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從對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了簡單介紹,同時從學生自主發展的角度出發,圍繞高中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原則與策略分別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對素質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貫徹落實有所促進。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教學 ?情感教育
引言
高中生作為自我意識已經覺醒的獨立個體,其不僅具有獨立的人格,在發展路線與情感需求上也同樣有著很強的個性特征,要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與情感需求,同時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使其能夠逐漸將課程內容吸收,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內涵,而從學生自主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加以培養,則顯然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
一、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簡單來說就是在以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問題為基礎,利用所學知識技能、思維觀念來發現問題、確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必要能力與品格,主要由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四方面要素組成。這其中政治認同是指對中國共產黨及社會主義的理性認同,即在全面了解中國共產黨及社會主義之后,愿意接受、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意為實現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目標而努力奮斗;科學精神是指能夠實現正確價值判斷、選擇正確行為的能力,通常包括實事求是、尊重規律等;法制意識指自覺尊法、守法,且能夠主動學習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思維品質與能力;而公共參與則可以理解為公共積極履行自身政治權利與義務,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與行為①。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非是空喊口號,而是要將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出發,對具體的教學策略、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進行調整,以使其能夠適應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需求,為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想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就必須要遵循導向性這一基本原則,堅持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為目標導向,對各部分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計,之后再圍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課程教學目標,完成具體的教學方法應用、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策略調整,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創造最為有利的基礎條件。
2.創新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素質教育理念以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雖然都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也比較高,但在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需要在探究思考過程中實現,而傳統教學模式又會使學生的探究思考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還需堅持創新性原則,從探究引導、促進自主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擁有更高的自由度與自主探究機會②。另外,高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與其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個人生活經歷乃至學校教學條件等諸多因素都有著直接關系,教師在面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的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來加強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創新,以迎合班級學生群體的核心素養發展需求以及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特征。
3.針對性
高中政治學科具有很強的德育性質,不僅能夠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發揮出重要引領作用,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品質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進能夠起到很大幫助。而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堅持針對性的基本原則,針對高中政治的學科特質來完成具體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組織,以便于充分發揮出高中政治教學的德育功能,凸顯該學科的思想性、綜合性、人文性特點。
4.以人為本
核心素養在本質上是指學生在適應社會發展與個人終身發展需求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品格與能力,而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則可以看作是幫助學生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并在社會上達成生存發展目標的一種有效途徑,是一種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目標與教育行為。因此在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還需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核心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身心發展現狀及實際發展需求來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使教學活動能夠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規律相適應,最終在核心素養培養上取得最大化教學效果③。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更新學生學習觀念
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對核心素養培養提起了足夠的重視,但學生在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情況下,卻仍然存在著學習積極性不足、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方法以記憶或背誦為主等問題,即便教師能夠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規律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但在學生學習觀念偏差的情況下,其學科核心素養同樣很難得到太好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還需從學生的學習觀念入手,在課上通過提問、自由討論、體驗式教學等方法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逐漸轉變學習觀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完成思考探究活動,進而滿足個人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前提④。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對各種錯誤消費心理講解,之后再提出“你覺得怎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等類似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激烈討論,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所認同的消費觀念,待學生完成討論并得出統一觀點后,再自然引出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等課程內容。這樣一來,學生面對引導性問題,能夠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到探究思考狀態,而面對與討論結果密切相關的課程內容,其學習、探究熱情也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
2.重視主觀情感引導
學生在面對各種外界事物時,基本都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情感,而主觀情感的正確與否,則正是其核心素養能夠實現有效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課程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直觀解析,同時也要在學生接觸知識內容、產生主觀情感的同時,對其進行正確的情感引導,使其能夠對所學知識內容形成正確認知與強烈認同感,進而逐漸實現對課程知識的內化。例如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繼承》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圍繞“文化繼承性”“傳統文化民族性”“傳統文化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等知識內容展開講解,待學生對基礎知識擁有一定了解后,再為學生展示與文化繼承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如現代建筑對傳統建筑設計的借鑒、古詩詞的流行歌曲創編等),將傳統文化在現代的魅力與重要作用充分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能夠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對繼承傳統文化產生強烈認同感,而這也正是學生科學精神素養得到發展的直接體現。
3.開發網絡課程資源
在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中,其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不僅需要以學校教育作為基礎支撐,同時也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學習與探究,而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推動其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教師則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各種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深入開發與靈活利用,同時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進行學習,實現自主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⑤。例如在學習《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圍繞“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等知識要點不斷進行知識延伸拓展,將完整的課程思維導圖構建起來,同時通過視頻或圖文結合等形式,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蝴蝶效應”“二童子學棋”“貓和苜蓿的故事”等案例融入多媒體課件之中,并在課下將思維導圖、多媒體課件等上傳至QQ群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學習資源。如教師能力較強,也可以通過制作導學案、錄制微課視頻等方式來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滿足其課前預習需求。
4.積極組織實踐活動
主觀情感的引導雖然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產生認同感,但由于高中政治學科的很多教學內容都比較抽象,學生的相關實踐經驗也比較少,因此即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認同感,也同樣很難實現向自身內在素養的轉化。因此為幫助學生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教師還需在教學中積極組織各種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參與實踐、完成活動任務、積累實踐經驗,進而為所學知識內容的內化提供支持。例如在學習《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這一課時,很多學生雖然未滿十八周歲,并不能夠行使自身的選舉權,但教師仍然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班干部或課代表的“民主選舉”活動,鼓勵學生為自己心目中最合適的班干部(課代表)人選投票。在教學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對“直接選舉”“間接選舉”“差額選舉”“等額選舉”等選舉方式進行演練。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具有一定難度,但只要能夠對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擁有正確認知,同時遵循導向性、創新性等基本原則,并在實踐活動組織、網絡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就必然能夠使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注釋】
① 蔡玉芳.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 學周刊,2020(4):46.
② 劉霞.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1193-1194.
③ 張旭升. 學生核心素養視域下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實施研究[D]. 甘肅:西北師范大學,2017.
④ 徐靜. 重拾初心回歸自主——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如何滲透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理念[J]. 中學教學參考,2018(19):50-51.
⑤ 林文穎.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課堂自主學習教學方法[J]. 文理導航(上旬),2018(12):72.
(作者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