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平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育”也在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模式。與傳統的線下課堂相比,線上教學打破了時空局限,更便捷地實現了知識的傳遞與教學的推進。但是,線上教學也存在著遠程管理難、交互性少、直觀體驗不足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塑造魅力課堂就成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綜觀課程教學的推進,往往以問題的解決為線索。因此,進一步優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問題設計,成為解決這一課題的關鍵環節。本文試圖從問題設計的“相關性”“情境性”“層次性”“導向性”等方面,探討高中思想政治課問題設計的優化策略,以期提高線上教學的有效性,彰顯政治課堂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線上教學 問題設計 優化策略
新時代孕育新的教育模式。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育”也在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模式。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教育”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的建設。而此次突發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線上教學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也明確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該與時俱進,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轉換教育思路。特別是“關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改革,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不斷優化教學實踐,培育學科核心素養是我們高中政治教師的使命與擔當。
線上教學打破了時空局限,更便捷地實現了知識的傳遞與教學的推進。但是,線上教學也改變了師生在固定教室中面對面的“深情交流”,而變為在網絡空間中的“隔空對話”。原本的教室課堂中教學教師可以更加直觀的關注到學生在課堂和學習中的狀態,學生在課堂中有不懂的可以直接和老師反映,這樣不僅能當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然而突如其來線上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一時間還無法適應,這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為了進一步優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問題設計,本文將從問題設計的“相關性”“情境性”“層次性”“導向性”等方面,深入探討高中思想政治課問題設計的優化策略,進而為線上教學模式提供支持。
一、基于學生的現實境況,提高問題設計的“相關性”
線上教學的一大難點在于,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主動的投入課堂的學習中。線上教學打破了時空的界限,這也使得部分學生在線上教學中“自由地”游離于課堂之外。表面與形式上在打開線上教學視頻進行線上上課,而實際上卻或多或少的出現各自隨心所欲地“開小差”。因此在線上教學中,應進一步關注學生的現實境況,包括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面對的環境等等,使得線上教學的問題設計呈現出強烈的“相關性”。
“相關性”,不是單一的維度,它不僅涉及課程的知識點,更涉及時政背景、學生的心境等現實境況。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強調高中政治教學中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需要,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只有從學生出發,關注學生、關注時政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因此,單純的以教學知識點為問題設計的依據,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此次全面開展的線上教學中,突然的學習模式改變,讓很多學生無所適從,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推進中,應進一步關注學生的現實。例如,哲學版塊,在《價值與價值觀》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抗疫故事等的展示來進行問題的設計。一方面,抗疫故事等可以直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這個知識點,讓學生深入理解抗疫戰士的抉擇;另一方面,還可以直面學生的現實境況,讓學生不僅僅是思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這個知識點,也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理解現實的處境。更能夠解答學生對線上教學的困惑。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思想上理解線上教學的開展,在行動上參與線上教學的實施,在效果上提升線上教學的魅力。因此,打破線上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單一性,讓問題設計與知識、學生、時政等的多種因素聯系起來,提升問題設計的“相關性”,構建多維度的網格化關聯。
二、關注生活的具體案例,強調問題設計的“情境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線上教學區別于線下的課堂教學。它沒有更多的表情、語言等交互性符號,也無法直觀感受到學生的課堂狀態。因此,干癟的問題設計更容易讓學生出現抵觸心理,無心投入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有滋有味”的學習,需要進一步貫徹生活教育的理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因此,關注生活,挖掘具體案例,打破干癟的問題設計,強調問題設計的“情境性”尤為重要。
什么是情境呢?《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中提出情境的價值在于為實現“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情境”也就是“問題情境”。強調基于真實的問題背景,并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活動場域。而“情境活動”就是基于情境開展的活動,主要是在設定的情境下進行問題的解決或者完成相應的任務的活動。
因此,“情境性”,指向的是問題的設計依托一定的案例、故事、素材等等,而不是直接就知識點的簡單設問。問題的呈現是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展現,問題的解決也是在理論與實際的銜接中得以實現。“情境性”的問題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識,而且也更好地體會政治知識的現實價值,提升學生政治參與、理性精神等核心素養。
如何設置情境呢?依據知識應用和產生方式的不同,情境既可以是與日常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的“生活實踐情境”,也可以是源于真實的研究過程或者探索過程的“學習探索情境”。
例如,哲學版塊,《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教學中,以大學生村官的具體案例為背景,根據教學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了“生活實踐情境。”。主要有三個情景:情景1,青春正當時——出發;情景2,青春遇磨難——抉擇;情景3,青春休止符——懷念。伴隨情境的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設計。設計意圖在于通過序列化的情境,呈現序列化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情境中的問題,也是我們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學科重點問題。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故事情節的同時,入情入境地解決其中的問題,讓線上教學不再單調無趣,而是“有滋有味”,甚至出現“意猶未盡”的感覺。打破問題設計的直白性、突兀性,強調問題設計的“情境性”,并且努力構建有價值的復雜的情境,增強情境下問題探究的價值。讓線上教學更好的彰顯學科魅力,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的理念。
三、重視學生的個體成長,突出問題設計的“層次性”
伴隨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更多的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促進學生的個體成長。在線上教學的實施中,深切感受到了學生的“分層化”。活躍于線上課堂的總是那些“積極分子”,其余同學始終處于“沉默狀態”。這使得我們對于線上教學的有效性不得不深表憂慮。需要明確的是,線上教學面對的是學生整體,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應該是線上教學的參與者,每個學生的個體成長都需要我們投以最熱切的關注。如何使更多的學生參與線上教學,讓線上教學既有廣度也有深度?這就需要我們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的問題,突出問題設計的“層次性”。
“層次性”指的是在問題設計中:一方面,打破同水平的問題羅列,讓問題按照認知水平由低到高階梯式的分層呈現。使問題的指向對象更廣,以便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增強學生對自身的認可度,從而促進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另一方面,打破問題之間的單列式呈現,增強“問題鏈”的層次性呈現。讓線上教學在環環相扣的問題的引導下,增強層次感、節奏感、推進感。例如,在哲學版塊,《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教學設計中,以四個問題為線索,層層推進,引發學生探究、質疑。其中主要有,導學問題:“無論選擇哪種職業,怎樣才能更好地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呢?”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思考自身的職業理想,做到心中有主題。在故事主人公張廣秀選擇做村官后,進一步提出第二個問題:“村民為什么會把剛剛大學畢業的她當成自己人?”突出強調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實現價值。緊接著故事發生轉折,突然罹患白血病,病情緩和后的她,又該如何抉擇 ?是繼續工作還是選擇在家休養?于是,提出第三個問題 ?:“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這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反思人生價值到底如何實現,甚至有沒有可以兩全的方法?學生在問題探究中廣泛參與進來,人人“有話可說”。同時,隨著問題的層層推進,進一步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有成長的空間。因此,在線上教學中通過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課堂既有溫度也有深度。這種層次性的問題設計,既尊重學生的個體成長,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迫切要求,提升線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思考的。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關鍵一環就是問題設計。基于學生的現實境況以提高問題設計的“相關性”,關注生活的具體案例以強調問題設計的“情境性”,重視學生的個體成長以突出問題設計的“層次性”等幾個方面是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問題設計時需要重點關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個方面雖然各自有所側重,但是彼此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系。“相關性”是一個指導原則和方向,“情境性”和“層次性”需要在“相關性”的指導下綜合考量。“情境”要體現序列化、復雜化,也更好的彰顯“層次性”。問題的設計是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在復雜的情境下,設計有層次的問題。讓課堂既有體驗感,更有生成感和提升感。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教育模式發生了新的變革。線上教學的開展,讓我們更加全方位思考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實施問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線上教學中通過提升問題設計的“相關性”“情境性”“層次性”等,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讓高中思想政治課不僅僅是知識學習的學科課程,同時也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也是促進學生個體成長的生命教育課程。讓燦爛的陽光灑滿學生的心田,讓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任生貴.引入信息技術 , 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
[2]吳周民.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議題的問題設計[J].名師在線,2019(21).
[3]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4]朱小為.高中政治課堂問題設置的“去偽存真”[J].教學與管理,2017(31):69-70.
(作者單位:重慶市鳳鳴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