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
【內容摘要】在素質教育的推進作用下,高中階段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在開展文化知識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也進行了系統的培養和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興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地理知識和素養的提升,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 ?學生探究能力 ?培養
引言
高中地理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包含著廣闊的地理知識和人文文化,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開展地理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一種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真正提升和發展,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地理水平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加長遠的發展。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先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還保留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觀念,授課時更注重將地理考試的重點內容教給學生,讓學生重點學習和記憶,在地理教學時,采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地理知識點全部直接灌輸給學生,沒有運用相應科學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進行引導和鍛煉,忽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的作用,剝奪了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機會和權利,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地理知識的記憶和學習,導致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降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阻礙學生長遠的發展①。因此,要想改變現狀提升學生的地理水平,教師一定要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提升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意識,改變錯誤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水平,從而對學生地理探究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促進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增加地理課堂趣味,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拓展地理教學內容,利用有趣的地理知識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提升地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探究興趣和欲望的激發和引導,可以使學生產生不斷研究和探索的動力,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地理學習探究中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探究的動力和熱情,提升學生探究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使地理教學效率事半功倍。地理知識本身就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地理知識和內容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意識,提升地理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更好地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內容進行學習,鍛煉學生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地理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地理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②。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摒棄傳統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注重地理課堂趣味性的提升,關注學生探究興趣和動力的培養和提升,在地理教學中,要結合地理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探究心理,豐富地理知識和內容,利用地理知識中新鮮有趣的話題來激發學生深入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從而更好地達到地理教學的目的。
三、創設問題探究情境,提升學生探究意識
在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地理教學,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探究意識的培養不能依靠教師口頭的教育,要通過一些巧妙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意識和思維,使學生主觀上有一個探究的想法和欲望,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地理教學內容,合理開展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或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或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研究的能力③。例如:在《為什么市區氣溫比郊區高》的問題探究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和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對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找到相應的問題答案,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同時,還有效的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提升地理教學的效率。
四、開展多種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豐富地理教學的模式,利用生動先進的教學模式,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作用是非常關鍵不容忽視的,只有開展豐富的精彩的教學模式,才不會讓學生喪失探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積極地思考,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和探究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④。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教學模式,開展地理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理解。教師可以利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高中地理教學,例如:在《地球的運動》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來還原地球運動的場景,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和了解地球運用的方式、規律和相應影響,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同時,開展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將理論知識進行更好的還原,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鍛煉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地理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五、創設探究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與探究是當前教學方式中常見且具有較強教學效果的新型教學方式。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注重教學質量與結果,卻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雖然在應對考試時表現比較優異,然而其綜合能力卻存在一定的劣勢。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與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方向,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與探究,一方面促進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并發展其綜合素養。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十分重要,首先合作小組的組織與確定對探究任務的成功與否起到直觀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注重觀察與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科學地進行分類,繼而對其進行合理的分組。分組期間要保證每個學習小組內均以不同性格、不同學習能力以及不同基礎能力的學生為組合,這種組合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提升,同時有效強化帶動作用,促進強化學生平均能力的提升。其次,在探究任務的布置問題上,教師要注重任務布置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第一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第二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第三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研究任務的設計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學習效果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再次,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并非是將學習的任務全部交予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將正確的探究方式與探究途徑教與學生,引導學生善于運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等輔助學習工具,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分工合作意識,從而促進提升任務探究教學方式的運用效果。另外,對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總結與評價環節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評價體系不僅是促進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必要途徑,更是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身不足并掌握正確改善方式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探究任務布置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綜合素質起到較強的輔助作用。
六、豐富地理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探究水平
提升學生探究學習能力,還要開展多種地理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鍛煉和提升,增強學生的探究水平。任何學科的學習,不僅要依靠扎實的地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更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鍛煉,才能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在實踐中提升技能和水平,更好地將知識進行應用。地理教學也不例外,只學習地理知識不進行實踐應用,最終還是會重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使學生變成只會考試的機器,缺少靈動性和創造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時,要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開展地理知識問答大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的學習和掌握,并查找相關的地理書籍和材料,豐富自身的地理素養和基礎,進行地理知識的比拼,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地理水平的提升⑤。
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良好探究氛圍
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師生關系的構建,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積極地探究的氛圍和環境,利用氛圍和環境促進學生對地理進行學習和探究。師生關系一直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學生若是主觀上對教師產生反感和排斥的情緒和心理,就會影響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動力和積極性,導致地理教學效果難以提升。因此,教師要注意師生關系的構建和維護,多關系和鼓勵學生,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同時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探究氛圍,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和環境中,潛移默化的進行學習和探究,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促進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趣味,豐富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活動,創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全面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
【注釋】
① 魏軍武. 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J]. 學周刊,2020(16):65-66.
② 馬奔峰.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J]. 當代教研論叢,2020(01):91.
③ 黃芳. 高中地理教學中識圖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197.
④ 孫列武.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策略[J]. 新課程研究,2020(01):89-90.
⑤ 史香君. 指向思維能力培養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J]. 中學課程資源,2019(12):52-53.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