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麗
【摘要】寫作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關鍵性位置,是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英語教師承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需要采取高級的授課手段,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寫作,都是大部分學生的薄弱環節,而基于閱讀文本展開寫作教學,能夠有效引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掌握寫作技巧,繼而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本文闡述了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展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了這一教學策略的優勢,并提出了相應的授課方法,以期廣大同行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閱讀文本;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引言
針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開展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有效吸收英語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應用這一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促使其提升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激發寫作思維,提升寫作水平。教師應當合理發揮該授課方法的優勢,借讀助寫,積極創設高效的課堂氛圍,引領學生深刻感悟英語閱讀知識,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一、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優勢
1.閱讀文本能為寫作提供英語文章的基本結構。基于英語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語言,其在語言運用方式上與我們自己的語言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此很多學生在寫作環節,時常摸不清寫作結構,存在套用中文結構運用于英語寫作中的現象。而運用閱讀文本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明晰文章結構及其邏輯性,更加清楚在寫作中如何安排語序和架構,從而幫助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開展關于“I have a nice house”的教學時,其中關鍵詞為“nice”,充分展現了為什么是個很棒的房子。這樣的結構與漢語有很明顯的差異性,為此在課堂上,教育者應當追著指引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和分析文章結構特點的習慣,并掌握其寫作手法。可見,運用閱讀文本式能夠有效為學生提供英文文章的寫作結構,而進一步促進其文章結構意識。
2.閱讀文本能展現英語句子間的銜接方式和邏輯關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在寫作時,時常會出現句子沒有銜接性,句子之間邏輯性不夠強等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學生對英語文章沒有深刻掌握其結構以及邏輯性。對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英語寫作邏輯性的訓練,促使其不斷積累寫作經驗,而進一步掌握句子之間的關聯性。利用閱讀文本式教學,幫助學生從文章中的結構形式及邏輯關聯來吸取寫作的技能,從而提升自我寫作水平。例如,在仁愛版講解“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 or”這一課內容時。其中課文“I'm not quite myself today”“Oh?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I'm afraid。”該句式以對話方式,形成了有效連接,引領學生明晰文章前后順序,以及銜接方式。尤其是作為剛剛步入式初中階段的學生,結合閱讀文本教學法,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文章展開分析,從而了解結構特點,及句子的連接方式。
二、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策略
1.以優秀文本為范例學習文章結構。初中生因難以掌握英語文章的基本結構,以及句子銜接性等方面的問題,致使其用英語寫作時常會出現結構混亂、語序缺乏邏輯性的現象,而這直接影響了寫作質量。形成這上述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生對段落結構的了解有所欠缺,通常教師只是單純地口述講解,學生不了解清晰具體的寫作技巧,從而制約了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豐富且優秀的文本供學生學習,帶領他們分析其寫作結構與手法,從而了解到英語寫作中要注意的點,掌握英語文章結構。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問題:即使很多學生已經學習了寫作的知識點,但是在寫作時依然不知如何運用這寫知識點;還有的學生本身已具備一定詞匯量,但是在寫作時,時常會出現中英文直接翻譯的情況,導致整體語序不夠順暢。總體而言,這些都是因為不熟悉英語文章的結構造成的。在接到一個作文題目后,都會構思文章的中文內容,之后轉為英文寫下來,這便致使作文欠缺一定的銜接性、邏輯性。
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閱讀文本法,對上述問題一一突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將一些優秀文章帶到課堂上,供學生參照和學習,并引導他們逐句逐段進行分析,明晰各個句子間的連接方式和詞句的運用形式等。同時,可以將學生日常寫作的文章與本次作文作對比,從而使其更加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清楚依據英文邏輯創作的文章和由中文翻譯成英文的作文的區別,引領他們深刻體會到英語寫作中如何更好地銜接句子,以及如何促使段落根據合理化。
2.以閱讀內容為基礎實現素材積累。在運用閱讀文本式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明白只有加強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及理解能力,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寫作,只有注重對閱讀內容的積累,才能豐富寫作技巧及經驗。在實際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站在寫作角度展開文本分析,促使其根據教材主題進行延伸性練習及寫作思維的訓練。
例如,在學習“We have different looks”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以此主題展開對學生延伸思維的鍛煉,針對“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Olympics?”與“like playing soccer”這幾篇講述奧運體育運動的文章,教師可以結合該單元的其他文章,一同展開寫作結構和內容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針對每一篇主題課文,找一篇相關主題的課外文章,在分析和學習教材內容的情況下,讓學生將閱讀文本中精彩或是具有特點的句子摘抄下來。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也能提高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能幫助他們積累英語詞匯,學會獨立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提升整體上的段落布置能力。此外,也可以根據教材文章,進行續寫或改寫的方式,來展開寫作練習,指導學生將自己的運動經歷或愛好寫入作文中。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不僅能夠積累寫作經驗,亦能強化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可以說,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既能形成互補,也能融為一體,因此,以閱讀文本為基礎開展英語寫作教學,有助于推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學效果。
3.以英語文本為載體培養英語思維。想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才能促使其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文。任何一篇閱讀文本都有自己的主旨和敘事內容,通常情況下,人們習慣于在開頭或者敘述過程中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以此為主題進行寫作。這個特點在英語文本中不僅體現于段落和句子中,在句子的結構上也有所體現。而在寫作中如果抓住了這一特點,并能很好地運用,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語境感。為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內容,竭力營設有效的語言氛圍,繼而強化學生的直觀體驗。
例如,“We had a wonderful party”一文主要講述了生日聚會,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文章情景,一邊分析課文一邊學習其語言運用特點,從多方面訓練他們的英語能力,激發他們的英語思維。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文本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供學生觀看,視頻課件能夠進一步為學生營造具有真實性的語境,以此鍛煉他們的聽、說、讀能力。通過模擬情境的口語練習,加之多媒體技術創設的語言環境,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提升其寫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正是培養學生預感及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而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科目,教師更要傾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來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同時,鑒于英語具備較強的綜合特性,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要求較高,涵蓋了聽說讀寫的訓練。而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直接展示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運用閱讀文本式手段,進行全方位提高學生寫作思維及能力的教學。在具體授課中,老師要積極借助文本教學的優勢,引領學生掌握英語寫作的結構和語句的連接方式,從而使其在不斷積累閱讀經驗的同時學習寫作技能,進而實現對其寫作能力的提升。總之,初中生寫作環節薄弱的問題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要學會善用閱讀文本,開發學生的英語思維,繼而實現讀與寫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玉玲.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析[J].寫作(中旬),2016(12):69.
[2]宋世珍.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37):79.
[3]朱小花.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析[J].人文之友,2019(5):204.
[4]田喜娟.談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0(11):71-72.
[5]仲艷芳.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芻議[J].中學生英語,2019(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