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慧
【摘要】根據最新發布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要求來說,在高中學生應該學會主動學習,并且結合所學語法應用到閱讀理解當中去,將學習與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活動中學習,并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心態高效進行高中英語學習。而且,高中的英語學習不同于初中英語,它的學習難度會加大,若只是一味地去累積大量的詞匯已經完全不能滿足明白一些句子準確含義的要求,這時,就需要語法來作為詞匯和表達的紐帶把他們鏈接起來,構成語義準確,條理清晰的語句。本文將從加強語法培養意識、提高語法教學策略,反思語法教學現狀三個角度來具體探究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學習活動觀;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引言
語法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核心內容之一。語法是人們經過反復學習,總結出的語言規律。巧妙地利用這些規律,可以更加方便我們對英語的學習。因此語法學習對學生學習英語非常重要。同時,基于英語語法學習枯燥難懂的學習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將綜合性的與教材內容有關聯性的,并且能夠提高學生能力的一些英語學習活動,融入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學會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更好地將知識進行應用,使學生能夠形成文化知識與實踐,三者融為一體的學習觀,即英語學習的學習活動觀。通過這種學習觀念的養成,學生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并且具有獨立分析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自己的多元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更好地加強英語學習能力,加強英語語法學習中的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
一、明確語法學習重要性,加強語法意識培養
在平常的英語課堂語法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激活學生的語感,以及對于語法知識的理解當中,而不應該機械性地將語法規則和用法生搬硬套到課堂上,如果在學生的語法意識以及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不加解釋與分析地進行語法教學,這樣的課堂往往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會使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還可以設計英語角,利用教材中的單元話題,對某一語法知識進行特定的對話練習。例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2“Healthy eating”這一單元的教學中,主要考到的語法是ought to的應用,學校可以每周設立英語角,根據教學進度,每周給英語角布置一個主題,例如在“Healthy eating”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就可以圍繞健康飲食這一話題,將自己平時的一日三餐分享出來,并在口語對話中充分使用ought to這一句型,并結合其他表示可能性的詞語,例如,must,need,should,perhaps等單詞的用法,將膳食計劃分享出來。英語角的設立,不僅強化了對本單元語法知識的教學,而且能讓學生對同一類的單詞有一定的認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而且還加強了同學們的口語知識,并通過英語角這一形式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提高了學生人文素養。
二、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提高語法教學策略
在新時代下的英語課堂中,教師教學應牢牢遵循教育部所提出的高中英語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來教學。正確的做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重新設計課堂,審視學生的需求,有效地將課堂內容進行整合,并通過不斷優化改革教學方式,實現英語教學課堂的高效性與有效性。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圍繞主題語境,基于口頭和書面等多模態形式的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闡釋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評析語篇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度,進而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個人觀點、情感和態度。具體的策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說。
1.構建與課程目標一致的課程內容和方式。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其一致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具體來說,在高中英語的語法課堂中,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將語篇閱讀的主題含義引領,通過整個閱讀語篇來將文化語言以及學習策略融合到其中,進行創新性的英語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參與具有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并且在這個活動中要側重引導學生從活動當中學習和發展語言能力,不斷攝取其他國家的文化營養,促進自己多元思維以及良好品質的形成,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塑造自己完備的人格,同時保證自己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提高。英語學習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落實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實施好英語課程需要有機整合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以實現目標、內容和方法的融合統一。
2.以主題為引領,以活動為重點,整體設計教材學習單元。(1)借助母語語法,激活學生的語法知識。眾所周知,對于學生自身熟悉的語言來說,通過其作為基礎來學習另一個國家的語言,具有極強的便捷性。一般而言,對于有語言相似性的科目來說,學生對于自己熟悉的會更加偏向去學習。例如,對于我國學生來講,在漢語與英語這兩者中表現就較為明顯,英語中與漢語所不同的現象,尤其是相似而又有區別的現象,學生則更難以掌握,因此會常常出現中式英語的問題。針對學生在初期階段更傾向于利用漢語來學習英語的這一特點,我們要有意識地將英漢進行比較,找出他們的異同點,并以此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這是一種排除漢語干擾,在基礎階段逐漸形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同時還可以利用中英之間的相似性對英語學科的語法進行學習。
例如, 一般而言,對于英語中與漢語中相同的現象,學生易于掌握,而在英語中與漢語所不同的現象,尤其是相似而又有區別的現象,學生更難以掌握,例如,描述交通擁堵時,學生往往會將“The traffic is heavy/busy.”誤譯為“The traffic is crowded.”,將“給你”誤譯為“Give you.”。因此,針對學生在初期階段更傾向于利用漢語來學習英語的這一特點,我們要有意識地將英漢進行比較,找出他們的異同點,并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這是一種排除漢語干擾,在基礎階段逐漸養成一種良好的學英語的有效方法。
(2)運用語篇教學,發展學生的語法技能。對于一個詞來說,將其運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往往可以使同一個句子表現出不同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語法和生詞融入一個句子中,運用到整個語篇里,在語篇中學會理解,不斷發展學生的語法技能。
將英語語法結合到句子文章中去學,才能夠使學生對語法知識真正掌握。尤其是對于時態的學習,例如,英語必修二的unit 2“The Olympic Games”,這一單元主要強調的是對于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的學習,這個語態看起來很復雜,但真正將它運用到句子中,則可以分為一種時態和一種語態,即在將來的時態中利用被動語態對句子進行描述。而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將一個普通的句子轉化成一般將來時,再改為被動語態,這樣的調整更容易與學生理解。例如,將“They finish the project in five years.”轉述成一般將來時描述出來“They will finish the project in five years”再將其改為被動語態即為“The project is going to be finished in five years.”這樣的做法就是將語法應用到具體的語篇中,更容易學生理解與應用。
三、針對英語學習活動觀,對教學理念做出調整
要明白教學中哪一點的不足,就應該針對其不同環節的教學特點,對教學內容做出調整。在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學習,其次要注意實踐,最后將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學習類活動主要包括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基于語篇的學習活動。遷移創新類活動包括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造等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結合學習,應用實踐以及遷移創新三大英語學習活動觀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識結構開展描述、闡釋、分析、判斷等交流活動,逐步實現對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內化,鞏固新的知識結構,促進語言運用的自動化,助力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使得枯燥冗雜的英語語法教學變得條理有目的。
結語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固然重要,但是掌握語法能夠讓學生更準確地明白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高中英語語法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的語言內涵以及語言所要表達的人文情感。在語法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加強語法意識的培養,其次,要充分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提高語法教學的策略,通過構建與課程目標一致的課程內容與方式,以及對于教材學習單元的整體設定來充分使學生的語法技能得以提高,最后再通過創設語言情景對學生的語法體驗進行深入培育。語法可以連接學生詞匯的應用與語言的表達。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盡量少出差錯,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石瑛.如何有效開展高中英語的語法內容教學[J].高考,2021 (7):29-30.
[2]王勤.淺析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校園英語,2021 (2):182-183.
[3]陳燕.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語法學習活動的設計[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2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