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卡 魏加興 湯志堅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提升高校黨員發展質量,是高校肩負的重要任務。情感體驗影響著人們的認識和態度,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進和深入,而目前高校黨員發展過程的情感體驗沒有被重視起來。本文將探討情感體驗與高校黨員發展質量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服務設計的理論和工具對如何強化黨員發展過程的實際情感體驗進行討論,為提升高校黨員發展質量,端正入黨動機和初心,進一步推進黨員從材料上入黨到思想上入黨的轉變提供有效策略。
關鍵詞:黨員發展;服務設計;情感體驗;黨建思政
0 引言
黨員發展和培養是圍繞思想轉變、思想進步開展的,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范圍內的深入開展,對高校黨員發展工作的要求和培養黨員的質量也進一步嚴格。情感體驗是影響人類心理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產生于認知的過程,并對認知起到重大影響。加強發展過程的情感體驗,可以促進被發展對象思想上的轉變。服務設計是一種設計思維方式,它以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價值為研究方向,從而提升用戶體驗。通過運用服務設計的理論和工具,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情感體驗,在培養中端正入黨動機,在培養中樹立初心使命,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服務設計與高校黨員發展工作的有機結合,為豐富新時代背景下的黨建思政研究提供新的理論支持。
1 目前高校黨員發展在情感體驗方面的主要問題
新時代發展黨員的核心是提升發展質量,而提升質量不僅要求黨員從組織上入黨,更要從思想上、政治上入黨。根據實際經驗和網絡數據調查,基層黨支部的培養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疏忽了被發展對象成長過程的情感體驗,影響情感體驗的主要問題存在以下四個方面:
(1)發展過程存在多個“空檔期”。如從提交入黨申請書到組織安排談話的一個月內,談話后到被列為積極分子的數月內等。好的情感體驗具有持續性,頻繁的“空檔期”會使得入黨熱情降溫。
(2)培養過程缺少針對性。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如談心談話和培養教育考察等,通常是以一對多的形式進行,無法照顧到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使得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缺少針對性,個體“存在感”缺失。
(3)教育過程的環境局限。高校黨員發展的過程中,培養教育的場所多局限在高校內部,而人的主觀情感體驗是一種自我察覺,是大腦通過感官對外部環境的一種感受狀態,環境的溫度、氣味、視覺、歷史都會對人的心理活動和情緒產生極大影響。
(4)可觸動情感體驗的環節缺少交互。如談心談話、參加培訓班、做思想匯報等,這些關鍵節點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被重視,多數環節僅以單方面提交書面匯報為結束,被發展對象在培養過程中缺少與黨組織的交互,難以觸動情緒。
情感體驗的缺失影響思政教育效果問題,影響黨員發展質量,并引發出入黨動機不端正,黨員起不到應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等問題。
2 服務設計與黨員發展工作的融合
服務設計通過規劃服務,結合環境做專門的配套設計,以提升服務的效率和用戶的滿意度,為雙方創造共同的價值。1982年美國學者最先提出服務設計的概念并應用在營銷和管理方面,它是伴隨經濟轉型而產生的設計新領域,隨后在教育、衛生、交通、政府等公共服務領域中被廣泛應用。運用服務設計的理論和工具可以有效解決高校黨員發展情感體驗缺失的問題。在黨員發展過程中,用戶是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個體,服務的提供者是高校的黨務人員,圍繞加強用戶體驗為中心,研究影響情感體驗不同因素之間的交互關系,找到關鍵接觸點并進行專門的設計,從而提升培養全過程的情感體驗。
3 運用服務設計加強黨員發展情感體驗
3.1 以用戶為中心
傳統高校黨員發展工作以完成既定的流程為工作中心,注重過程的真實性和材料的完整性,在服務設計的視角下,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充分尊重用戶,以用戶聽得懂、能理解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以用戶為中心的黨員發展如圖1所示,在黨員培養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用戶的個體差異、用戶所處階段的不同,給予用戶側重點不同的培養方式,以“空檔期”為例,當入黨申請人處在“空檔期”時,應盡快安排專門的談心談話,并組織其參與到實踐學習中去,保證用戶的情感體驗得到持續刺激。
3.2 協同創新
傳統黨員發展工作以黨組織提供培養并進行考核為工作方法,被發展對象被動接收信息,在服務設計視角下,強調復雜系統內的流程編排和交互,以便用戶和提供服務者共同創造價值。協同創新模式下的黨員發展,需要所有參與者進入設計流程中,并進行深入交流,以黨員發展五個階段為例,如表1所示。
在協同創新培養模式下,服務提供者要對用戶實施有效的培養策略并進行考核,用戶也參與到決策的制定中,并將自身的成長和取得的成果進行反饋。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方式建立兩者之間的深度溝通,確保黨組織的教育能夠及時傳達,被發展對象的訴求也能夠充分表達,進一步加強并鞏固情感體驗。
3.3 繪制高校黨員發展路徑圖找尋接觸點
高校黨員發展的服務路徑圖,即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用戶在服務全過程中,與服務提供者、環境等影響因素進行交互的方式。繪制服務路徑圖,能夠幫助我們梳理接觸點,更好的統籌全局,對整個黨員發展過程洞若觀火。繪制的過程要結合實際情況,可以以時間線為主軸,充分考慮接觸點、用戶行為、場所、目標體驗、痛點等關鍵因素彼此交互的關系。繪制的過程亦是對黨員發展流程的熟悉與凝練,以遞交入黨申請書階段為例,擬繪制服務路徑圖如表2。
通過繪制詳細的黨員發展服務路徑圖,可以有效指導具體工作的開展,使得被發展對象在黨員發展全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可以被預期、可以呈現、可以導向。結合實踐經驗進一步優化服務路徑圖,不斷完善和優化整個流程,最終形成黨員發展系統化、品牌化、可復制。
3.4 強化接觸點的情感體驗
服務過程可解構成單項接觸點和交互的過程,所有的接觸點和交互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服務。在繪制服務路徑圖的基礎上,將所有存在的接觸點找出并進行描述,根據預期情感體驗要達到的效果進行精心的設計。例如在遞交入黨申請書時,目標是營造熱血沸騰的、心潮澎湃的情感體驗,可以將場景設置在專門布置過的報告廳或者烈士陵園,營造莊嚴的氛圍,主持教師通過講好一堂黨的故事,充分激發愛國情懷,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下再進行入黨申請書的遞交儀式,對端正入黨初心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運用服務設計的思維方式和工具加強黨員發展情感體驗,是提升高校黨員發展質量的有效途徑。黨務工作者在充分尊重被發展對象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接觸點進行設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強與被發展對象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黨員培養過程的思想轉變,進一步鞏固思政教育成效,發揮情感體驗教育的巨大價值。
參考文獻
[1]謝敏振.政治上入黨:新時代提升黨員質量的重要舉措[J].理論導刊,2020,(12):30-35.
[2]白園園,毛拓藝,王碩,等.民辦高校黨員發展質量問題探索[J].決策探索(下),2020,(11):21-22.
[3]羅悅,孔靜,劉昕,等.高校中青年教師發展中共黨員問卷調研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8):53-54.
[4]周靜.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現狀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1):51-53.
[5]羅仕鑒.《服務設計研究現狀與進展》序言[J].包裝工程,2018,39(24):2.
[6]高穎.基于體驗價值維度的服務設計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7.
[7]雅各布·施耐德,馬克·斯迪克多恩.服務設計思維[M].鄭軍榮譯.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