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多數高中學校都在音樂課程中設置了音樂歌唱教學模塊,在這一教學措施中,能夠體現出社會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能夠展現出在高中時代基礎性的特點。從中我們足以清晰看得出歌唱模塊在我國高中音樂教學中仍然有著重要主導地位,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歌唱模塊同時也是教學重難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學情,并尊重每一名學生的需求,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便能夠增強學生的歌唱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中音樂?歌唱模塊?音準問題?優化措施
從其根本上來說音樂教學和普通學科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音樂藝術屬于一門藝術類型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音樂藝術知識應用水平都應該有著較高的教學要求。現如今在學校音樂教學中,唱歌教學模塊音樂教學逐漸發展成為了主要音樂教學內容之一,并且音準問題也成為教學中一普遍現象。學生在聲樂音準掌握方面一旦出現問題時,就很容易就會出現高音跑調的尷尬狀況,那么將直接影響到唱歌模塊的學習質量。所以,在音樂教學中首要應解決學生的音準問題,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和分析出現音準問題的具體原因,之后結合分析結果創設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質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針對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中音準問題展開探討,并給出了幾點可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一、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的意義
切實有效的音準教學,是提升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的關鍵所在。音樂歌唱模式從本質上來看就具備很高的表現性質,表現層面包括:情感表達、面部表情、呼吸節奏等多個方面內容。高中歌唱教學有著多種的形式,如獨唱、合唱、小合唱、重唱等。并且高中音樂教學內容也是有著多樣性,如經典音樂、民歌、流行音樂等。在音樂教學中充分融入這些豐富多彩的的教學體驗形式和活動內容,將大大有利于提升學校歌唱教學的音樂趣味性和教學新鮮感,也更好地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探索欲,和其對歌唱的具體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進一步了解和探索歌唱中氣息的轉換、吐字清晰、控制表情等方面的掌握。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今后的舞臺表現力。所以,在能夠給人們帶來享受和感悟的同時,還能幫助人們抒發情感和調節情緒。那么高一學生正是處在剛進入高中的階段,學習壓力逐漸的增加,那么學生就可以在歌唱中,舒緩自身的壓力和不良情緒,從而為今后的積極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二、高中音樂唱歌教學模塊中學生音準不足問題的有效解決策略
(一)重視訓練基本功增強專業知識
由于學生本身對音樂專業知識的了解不夠,學生就很難掌握聲帶發音和控制的力度,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音準出現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能夠更加重視學生基本功的培養和訓練,特別是應加強鍛煉學生的氣息掌控和音樂專業知識,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掌握水平和質量,使學生能夠明白音準的含義,并能夠知道該怎樣解決自身的音準問題。所以,學生的專業知識足夠充足,有利于解決音準問題[2]。
例如:想有效增強學生的感受氣息,教師應該可以嘗試采用自己吹一根蠟燭或是自己吹一個氣球的訓練方式,從中可以幫助學生自己感受各種氣息的逐一調節,在學生已經能夠初步熟練掌握各種控制性的氣息調節方法后,可以自己構建逐一調節提升一個層次的氣息訓練方法,接下來主要可以鍛煉的是學生感受氣息的調節持久性。并且應充分注重在鍛煉時學生發聲氣息的調整方法以及在集中鍛煉時的學生發聲協調狀態,同時讓學生從中感受自身發生器官和音樂旋律的共鳴,以便能夠更好的控制發聲,從而能夠在歌唱時保障音準準確。
(二)創新教學手段
對于剛進入高中階段的高一學生來說,有著一定較強的自主意識和競爭意識。那么高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歌唱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音準訓練。音樂這一門學科的主要特點就是體驗和比較,這兩者同時也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所以說當教師在讓每個學生進行音樂歌唱技能及音準訓練時,可以先考慮讓每個學生對這些音樂作品進行較為深度的教學分析,之后可以綜合運用良性雙向競爭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充分表達對這些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使學生在長期、反復的審美訓練中,真正感受出歌唱教學的意義和含義以及歌唱過程中音準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適當的把它融入一種游戲式的教學模式,以便我們能夠在最大化的程度上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和產生學習音樂興趣,讓廣大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盡情學習音樂,也同樣能夠有效提升廣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高中音樂教師能夠運用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來開展高中音樂音準模塊的教學,那么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
例如:在我們學習湘教版高一民族音樂教材第三十二單元中《遼闊的草原》時,要能讓學生較為準確的演唱這首歌曲,教師在音樂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先嘗試讓每個學生具體閱讀一遍歌詞,然后聽一遍民族音樂,使全體學生充分了解我國草原少數民族的各種音樂表現形式和文化特征,然后在課堂請幾名同學一起闡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如:"通過閱讀歌詞能夠充分感受到作品所塑造的草原形象美和意境美",在閱讀歌詞中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歌詞作者對草原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向往和追求",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闡述再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通過歌曲意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整首歌曲進行劃分,每一排都有相應的演唱語句。讓學生進行接唱比賽。從而以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良性競爭中能夠彼此互相學習,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歌唱技能及歌唱的準確性,也調動了學生之間的感情。最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表現進行剖析,使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突破和改善,尋找適合自身的最佳表達方式,增添歌唱歌曲的感染力。
(三)注重歌曲合唱教學
在眾多傳統演唱教學形式中,合唱教學可以準確說是一種十分極具演唱藝術性和表現形式的一種演唱教學方式,同時也是培訓學生音準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具備演唱音域寬廣、演唱體裁多元和演唱準確等特點,利用合唱的這種教學方式就更能夠有效地地培養學生的現代音樂藝術審美感受能力,能更加有效的培訓學生的音準。所以,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多加合理的構建合唱教學模式,以便能夠培養學生歌唱興趣,增強學生的演唱自信心,并挖掘和促進學生的潛能。合唱教學形式,也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從中感受和諧合作樂趣,增強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音樂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那么首先就要要求教師能夠做一個盡職盡責的人,然后能夠在平時的實際教學中,不斷尋找和創設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最好是能夠讓學生學會用音樂的手段,來解決音樂歌唱中存在音準的問題。從而能夠使廣大學生教師能夠在深入學習中國音樂的整個過程中,充分深入感知和深刻體驗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并能夠逐漸解決音準問題。并且在本次音樂團隊合唱中充分親身體驗感受到了音樂團隊的強大合作力量,使我校全體學生時刻都能沉浸在音樂團隊合作音樂的美好當中。
參考文獻:
[1]梁曉輝.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中音準問題的解決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20,(8):182+188.
[2]曾慶亮.多措并舉,提升高中音樂歌唱課的教學效果[J].藝術評鑒,2019,(16):125-126.
貴州省遵義市南白中學?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