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古詩詞教學為例,論述依托特色作業提升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依托特色作業,激發學生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依托特色作業,提高古詩詞的學習效率;依托特色作業,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融合學校特色主題活動,延伸古詩詞學習內涵。
【關鍵詞】特色作業 自主學習能力 詩詞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5-0083-03
在現用的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共收錄112首優秀的古代詩詞,與之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古詩詞數量增加了55篇。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如何能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率成為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使命和教研課題。自主學習是一種備受現代教育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獨立地思考問題,通過自主分析、主動探索、多維實踐、勇于質疑、大膽創造等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2001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要求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育中學生接受學習、被動學習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色作業作為傳統作業新的嘗試和有益補充,是我校的特色教學之一。在教學古詩詞的過程中,我校通過特色作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深入的探索,達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古詩詞效率的目的。
一、依托特色作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主動學習,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特色作業相較于傳統作業,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有益補充,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強有力手段。特別是古詩詞教學,因為涉及史實和典故,所以對理解能力還比較低的小學生來說,艱澀難懂,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特色作業對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異常重要。
在教學統編語文一年級古詩《小池》時,教師可以設計給詩文配畫的特色作業,讓學生根據想象,結合古詩的意境,畫一幅圖畫,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增強自己對古詩文的理解。(如圖1)大多數小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摒棄灌輸式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對圖畫、實物比較感興趣的特點,設計特色作業,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學習。
例如,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畫畫、喜歡隨手涂鴉,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古詩插圖,或通過詩文配畫的趣味性特色作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古詩詞的學習、研究,激發自主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依托特色不僅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情感基礎,而且轉化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
二、依托特色作業,提高古詩詞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古詩詞教學大多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者機械誦讀,這樣的教學方法缺少靈活性,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心理,學習古詩詞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特色作業,促進學生發展思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統編語文一年級古詩《春曉》時,教師可以設計對句作業和連句作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圖2)
學生通過對句練習和連句練習,充分體味古詩中上句與下句的格律和對仗關系,感受古詩平仄相對、語意相對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習古詩詞的效率。
又如,在教學統編語文六年級古詩《春夜喜雨》時,鑒于六年級學生對古詩詞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教師可以設計“飛花令”特色作業,讓學生寫出帶有“花”字或者是帶有“春”字的詩句。“飛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種文字游戲,通過“飛花令”特色作業,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復習以前學習過的古詩詞,增加對古詩詞的記憶,大大提高了學習古詩詞的效率。(如圖3)最后,對寫出詩句最多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獎勵。
有趣的特色作業,不僅避免學生出現死記硬背、機械誦讀的現象,還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參與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主動發現學習古詩詞的樂趣。
三、依托特色作業,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它蘊含著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古詩詞鑒賞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語文能力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底蘊,在語文學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要依托特色作業,先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覺學習、研究大量古詩詞,從而實現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
我校為學生設計了一系列開放性強的特色寒暑假作業,如《我的紅豆故事——快樂寒假》《我的紅豆故事——快樂暑假》,這些頗具特色的寒暑假作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例如,在這些特色暑假和寒假作業中,專門印制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二維碼(如圖4),提示學生假期觀看這一古詩詞欄目。《中國詩詞大會》欄目通過參賽選手對詩詞知識的比拼,以及專家的講解和賞析,讓觀眾感受到學習詩詞的樂趣和古詩詞意境之美,達到涵養心靈的目的。學生通過觀看這一古詩詞欄目,欣賞古詩詞永恒不朽的藝術魅力,豐富古詩詞知識,感受古代詩人的家國情懷。
此外,在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特色作業:要求學生用小卡紙記錄、收集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并進行背誦,幫助學生積累古詩詞知識。(如圖5)
學生通過假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既充分感受到古詩詞文化的藝術魅力和博大精深,又增加了古詩詞知識的積累和儲備,從而實現古詩詞鑒賞能力的發展。
四、融合學校特色主題活動,延伸古詩詞學習內涵
學校是教育工作者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教育活動的組織機構,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我國的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課堂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校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舉辦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在實踐中思考、探索和創新。我校通過大力營造古詩詞學習氛圍,將古詩詞學習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濃濃的古詩詞學習氛圍中,提升對古詩詞意境、內涵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例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誦讀古詩詞的熱情,我校舉辦了古詩詞背誦主題活動——“我是中華經典傳承人”紅豆挑戰賽。這個主題活動以競賽的形式呈現出來,鼓勵所有學生都報名參加,只要學生能熟背一篇古詩文就能涂紅一顆紅豆。集滿80顆紅豆,就能成為學校“中華經典傳承人”,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品。
學習古詩詞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背誦、誦讀上,如何讓詩詞文化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技能也非常重要。這不僅是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學校的主題活動是特色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它不僅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引導和激勵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古詩詞學習當中。例如,我校舉辦了詩詞創作主題活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自己學過的詩詞知識,對古詩詞進行仿寫或者改寫,進行二次創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圖6)
學生的作品雖然稚嫩,但這是學生從詩詞鑒賞者轉化為創作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強化了對詩詞意境美、音韻美、情感美的理解和感受,還體會到了詩詞的創造美。
學生在參加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古詩詞學習效果也得到了強化。
古詩詞文化歷史悠長、博大精深,它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完成。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特色作業,通過特色作業引導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自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分析、主動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古詩詞鑒賞能力。
【作者簡介】趙德英(1968— ),男,壯族,廣西天等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南寧市濱湖路小學,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