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麗
摘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初中化學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深度學習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隨著對核心素養培養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實施化學教學的時候,探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基礎上,鼓勵與支持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中來,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引領學生構建起整體的知識框架,以及帶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便于之后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本文將主要淺談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作用;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59
從學習層面上而言,深度學習指的是,基于在一定的理解的學習基礎上,學習者可批判性的看待新的知識內容,并將其融入原先的認識結構中,探尋知識間的內部聯系,將此進行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總結與歸納結論和解決問題。將大量實踐調研表明,深度學習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廣度理解與應用,能夠為教育教學服務提供可參考性的方針。
一、深度學習理念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作用
雖說,近年來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引發了不少的教師都在嘗試課改,然而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還有著很大一部分教師思維還沉滯在“應試化”,過度的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一直在采用單一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無法有效的引導學生把學習的內容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而深度學習理念認為,學習不單單是獲得知識,而是要在此之上進行多元化智能的創新與發展。
初中化學學科的顯著特點是概念繁多、關系錯綜復雜,而且還比較抽象,依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難以完全將這些概念知識領會透徹,更別提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再加上初中化學教學具有較強的研究性和實驗性,經常性地需依靠實驗探究過程來學習相關化學知識。顧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遵循深度學習的理念,在其映照下,教師應與學生攜手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借助于實驗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現象的神奇與美麗。
二、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1.注重淺層學習,奠定學習基礎
雖說在《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已有結合知識內容性狀特點,分為了“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等五大部分內容。然而這畢竟是籠統的,不是具體的。為了促進深度學習,教師在目標設定時不僅要依照新課程標準,更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將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可接受能力水平有機結合在一起,使之形成適宜學生現階段學習與發展的三維培養目標。淺層學習,即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其本質與深層學習并不矛盾。初中化學伊始,有大量的知識需要學生去記憶與理解,如:元素符號、儀器的名稱等。因此,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習慣出發,多樣化地使用教學方法,搭配組合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為后續的學習打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設教學情境,引發感知體驗
學生要獲得理性知識必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作為基礎,其主要來源于生活經驗和初中的原有認知,可能對有些概念和認識是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而且化學實驗的學習需要學生首先了解化學實驗的目的、掌握化學實驗的方向和任務、對每一個步驟都有大致的了解、相鄰兩個步驟間銜接的重要性,完成基本實驗框架的構建。正因如此,教師的教學應基于啟發性教學原則,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廣泛利用互聯網開放式平臺搜索教學資源,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一同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如教師在講解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示實驗步驟的動圖、或是幾分鐘實驗過程片段,將直觀形象的畫面呈現給學生,引發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情緒變化,抓住有效的教學時機,這時教師也可向學生拋出問題,促進師生課堂互動的展開。
3.穿插習題講解,綜合運用知識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注重鍛煉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往往有時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會過于注重學生對化學方式的學習、化學實驗知識的學習,忽略了課堂實踐的鍛煉,這是切不可取的。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知識的講解時,應有指向性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對習題進行求解,且要在一旁發揮指導與督促的作用,對于實踐活動偏離主題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予以糾正;且當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循循善誘地去引導學生的思維。雖說初中生自身已擁有一定的自制力,但幾個學生在一起難免有時會思想拋錨,這時教師就要起到督促作用,點名要求小組成員去總結本小組的實驗結論與展示成果,并主張全體同學自由地發表意見與觀點,促進實驗進程的持續推進。
4.知識總結聯系,構建整體框架
深度學習要求學習者能對新舊知識進行總結聯系,也就是說學生要將已累積的知識儲備、學習經驗,融會貫通地對新知識點進行處理,同時也要聽從教師的指導,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上進行精細的加工。計算題可以說是初中化學學習中的一大難點,往往要計算出結果,需要套用多個化學方程式。教師在課程講解到一定階段時,有必要結合綜合類的題目,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總結,回顧相關物質元素特點和反應規律,以及配平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同類型題的解題方法等,形成專題式的復習,與學生一同梳理知識脈絡,有效地提升學生知識面的深度與廣度,促使學生可在腦海里建構起整體知識框架,便于進行知識遷移和應用。
5.理論聯系實際,知識學以致用
生活與化學的學習可謂是息息相關的,生活現象中蘊藏著許許多多化學問題,等待著去發現探討分析。而且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要將化學應用于實際,只有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才能真正實現其學習的價值,正所謂學以致用。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由實際生活現象進行問題情境的導入,促使學生對知識擁有一種初步熟悉的感覺。另外,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機械式的作業,來努力為學生創造富有實踐性的習題,引發學生靈活地向外發散思維,能夠更深層次地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深度學習理念的提出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一定要基于此理念之上,引導學生深層次的去思考與探究化學的實際,從而整體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韓承晉.促進深度學習的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07):31-32+54.
[2]韓承晉.促進深度學習的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