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是每個人理論知識儲備增長的重要階段。英語是跨國交流的必備基礎,因此近些年來,我國學生接觸英語的年齡越來越早,人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日常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具有獨特的思維方式。思維導圖以一種直觀、簡單的方式將知識點或者文章主要內容進行呈現,對后續做題也有極大的幫助。本文即從思維導圖的含義和應用、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閱讀難題、思維導圖輔助英語閱讀教學以及學生將思維導圖充分應用于閱讀四個方面進行一些策略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李敏敏,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引言
高中階段是大多數人一生中知識儲備量最多的階段,也是多數人一生中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英語閱讀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難題,那么如何渡過這個難關呢?應正確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
一、正確理解思維導圖的含義,充分進行思維導圖的應用
思維導圖,英文名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很有效同時又很高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將思維以并重的形式與結構呈現于人們面前,它就像大樹一樣,從基本的中心點、樹根、樹干出發,到樹干的分杈,再到每一分杈的頂尖,然后到每一條枝葉,最后到每一片葉片。思維導圖是一個完整的結構模型,是一種思維的完美聯系。在日常的學習與閱讀中,思維導圖無疑是一種極好的輔助方法,以直觀的方式將閱讀的靈魂言簡意賅、生動形象的呈現于圖中,易于體現中心點,也易于將中心點進行發散,更易于后續題目的理解與作答。思維導圖可以運用于學習的方方面面、各個階段。
就小學的學習而言,先從學習母語開始,從每一篇優美的簡短小文章開始,老師先帶領學生將文章閱讀一遍,再進行結構、段落劃分,進而對全文進行理解。那是否可以嘗試融入思維導圖,教師先找出中心點,用一些學生都感興趣的優美圖案,將中心點先進行呈現,引起學生的好奇與興趣,再從文章所寫的不同方面進行枝干的劃分,讓學生擁有不同方面的想象空間,從而將興趣與課文相融合,將全文通俗易懂地理解到位,既不偏離文章主旨,又能得到很好的邏輯思維鍛煉。就高中英語閱讀而言,更是需要運用這種方法。面對無法全面理解的陌生語言,把握作者的思考順序更為重要,對后續做題也有直接的幫助,讓英語閱讀不再成為高中生恐懼的難點。
二、高中英語教學現狀與基礎難題
我國教育以大量的輸入為主,但是光憑借聽,學生難以學到知識的精髓,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程度下,記憶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高中英語學習狀態是通過大量背單詞、大量進行習題訓練,以達到考試成績優異的目的,久而久之,人文教育被一點點磨滅,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也將一點點固化,對學習越發感到枯燥乏味。高中英語閱讀是學生的頭疼之處,面對大量的單詞障礙,意思難以理解,錯題越來越多,興趣也越來越少。很多學生不斷進行單詞的背誦記憶,最終卻發現很難取得進步,同時還為單詞遺忘感到擔憂。
當代高中生為了學習進步,不得不起早貪黑,努力學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至高考完才能松口氣,英語閱讀是高中生的一大難點,英語閱讀題分值高且不易得。高中生在英語閱讀時,它始終不像中文那般,所有字詞都能看懂,進而文章能理解,高中生做閱讀題所需詞匯量很難儲備到位,這就需要一些技巧方法的融入。教師應努力尋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期學生的英語學習取得較大的進步。
三、思維導圖的參與,英語閱讀教學新方法
高中英語教師面對學生英語閱讀上的障礙也是頭疼不已,急需找到難題的解決方法,思維導圖便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思維導圖,運用簡單的符號,運用言簡意賅的語言,運用人類的思維邏輯慣性,將一個點進行發散,運用多方位思考,將一個點和多個點進行聯系,從而達到全面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這種方式是最完美的輔助手段,眾所周知,在英語中得閱讀者得天下,英語閱讀需要理解與速度的同時到位,英語教師更需要將思維導圖模式更好地融合于日常英語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有詞匯量障礙的同時能夠解決閱讀得分低的問題,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思維導圖模式的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把握英文文章的主流,英文文章的主要構成、寫作思維模式和大意。思維導圖是唯一一種方式在無法全文翻譯時還能把握文章主流的新方法,所以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結合思維導圖的運用,尋找出文章的共同特點,進行思維導圖的引用、繪制,在課堂中教授學生提取中心觀點與第二觀點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此方法,并將其運用于英語閱讀中,既得到思維的鍛煉,又能清楚理解文章,利于后續做題。
比如,教師在講解一篇英語閱讀文章時,可以不先教授學生生詞詞義,而是將學生不會的詞進行整理、總結,然后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這篇文章,帶領學生徒手作圖,從陌生文章中找到中心觀點,用簡便的符號先畫于紙張上,進行全文的大致瀏覽,觀察全文的結構,將各部分的小觀點,在思維導圖的枝干上進行整理,接下來再細看體現每個小觀點的段落,將一些主要單詞、句子進行梳理,然后初做課后練習,讓學生自行選擇答案,之后再回顧文章,根據上下文聯系去理解生詞詞義,再利用文章的主線,將作者的寫作思路以思維導圖的框架模式呈現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直觀理解。在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后,教師應先尋找一些文章脈絡、主流線索清楚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訓練,趁熱打鐵,學會運用這種方式結合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真正教會學生,破解學生的閱讀難題,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擁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之路充滿陽光與快樂,讓英語閱讀學習的枯燥乏味無處可存。
四、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閱讀,取得高分指日可待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知識的傳遞是雙向的,既要有傳授者又要有吸收者,知識才能繼承與發展。思維導圖是極好的學習方法,教師講課的同時無疑需要學生的參與,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互動會使教學雙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思考、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只有教師的單向講授、付出是遠遠達不到學生學習進步效果的。古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知識也是如此,教師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邏輯共同討論、共同繪制這一份思維導圖,共同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積極配合教師,積極融入課堂,積極思考,與教師完美進行思維的碰撞與融合,達到雙向的成功。
比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一篇英語閱讀文章的講解時,學生要一步一步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從中心點開始發散思維,先觀察教師的梳理順序,跟隨教師的思路主線,順著文章的脈絡,一點一點逐步理解,將文章大意搞清,再跟隨教師聯系上下文去主動猜測生詞詞義,并在知道正確釋義后牢記它。在課后,立即進行復習,爭取掌握并自行應用思維導圖去閱讀英語文章。認真閱讀教師推薦的文章,將每一篇文章都用思維導圖的樣式進行呈現,把握文章主旨,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尋找同類英語文章的思維模式,找到解析這類文章的思維導圖方法,在猜測的同時記憶新的內容,培養英語閱讀興趣,并以簡單、容易、有趣的方式成功完成閱讀習題。
結語
思維導圖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任務,是一項困難但有機會克服的任務,是一項深刻考查學生持之以恒精神的任務。思維導圖是英語閱讀過程中的福音,它雖然是一種輔助手段,卻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導圖可在英語閱讀中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便于教師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學習。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成功應用,需要教師對班級學生情況具體分析,需要學生的自我動腦配合與自我興趣的培養,方能從量變達到質變,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取得勝利。
參考文獻:
[1]郭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98-99.
[2]史珺.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Unit 4 Earthquakes為例[J].英語教師,2021(1):126-128,136.
[3]周梅,王玉宏.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研[J].成才之路,202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