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琴
摘? 要:精準擴大有效投資是內蒙古“十四五”時期穩增長、調結構、轉動能、促轉型的有效途徑,是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內蒙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抓手。因此內蒙古要保持足夠的投資速度和強度,努力優化投資結構,積極進取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一要把準方向,精準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二要打通渠道,以多元化投資主體和多樣化投資渠道保障資金支撐;三要保障要素,堅持資金、土地、能耗、水資源等要素跟著項目走,確保形成有效投資;四要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努力優化營商環境。
關鍵詞:內蒙古? 有效投資? 精準? 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在高速增長時期還是高質量發展時期,投資在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拉動作用毋庸置疑。內蒙古“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有效投資快速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精準擴大有效投資是內蒙古“十四五”時期穩增長、調結構、轉動能、促轉型的有效途徑,是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內蒙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抓手。
之所以需要“擴大”,是因為目前作為欠發達地區的內蒙古,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仍然是“第一動力”。近年來內蒙古經濟下行壓力大,經濟增長速度遠不如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西部平均水平,發展方式仍然存在路徑依賴,粗放式、投資驅動式的發展模式仍未改變,其中“第一動力”投資出現斷崖式下降。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2011年的27%下跌到2018年的-27.8%,由全國首位跌至全國末位,2020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2019年又下降1.5%。同時內蒙古新產業新動能培育處于起步階段未成規模、民生社會事業尚存短板、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因此投資增長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巨大。之所以強調“精準”和“有效”,是因為目前內蒙古投資結構尚待優化調整、投資效益仍需提升,存在投資規模大的領域投資效益較低而效益高的或亟待發展的領域投資缺口無法滿足的供需不匹配、投資管理利用方式粗放、民間投資活力尚未充分釋放等諸多問題,因此內蒙古穩投資要從原有的“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突破投資領域的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制約,在投資過程中精準設計謀劃、科學研判決策、依法依規管理。內蒙古積極進取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保持足夠的投資速度和強度,努力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主要聚焦以下四點發力:
一、把準方向,精準聚焦產業提質增效、公共服務提標擴面、基礎設施提級擴能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穩投資重在精準有效,精準投資重在把握方向,要按照習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部署,在投資領域率先做到“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緊緊圍繞“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服務。結合內蒙古優勢特色基礎,在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現代能源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在“僵尸”企業投資、“三高一低”產業投資和重復投資要盡快釋放被占用的稀缺資源,以投資結構優化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為融入新發展格局創造新優勢。圍繞補短板和新型城鎮化及產業布局的要求,在“兩新一重”“三農三牧”、創新驅動、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提升投資的精準性、有效性和普惠性。在國家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大潮流中搶抓機遇,投資一批公路、鐵路、機場、水利、管網、信息、物流等重大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力實施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基建工程,積極構筑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和帶動能力。提高站位放寬視野,時刻與頂層設計看齊,圍繞國家重大建設規劃,積極構建內蒙古以產業創新類、生態環保類、科技攻關類、公共服務類、基礎設施類為主體的重大項目庫,做到項目接續、壓茬滾動發展,持續高質量拓展投資空間。把準投資方向,就是要做到致力于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致力于服務高質量發展,政策定方向,市場為導向,將有限的投資發揮更大效用,在投資項目的初選、評審、決策、管理、風險把控、退出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到精準嚴格且科學有效。
二、打通渠道,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渠道多樣化,為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撐和保障
目前內蒙古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雖然有了很大提升,但受體制機制障礙、市場環境不優、政策體系不健全、金融發展滯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仍然存在著渠道不暢、主體單一、與實體經濟發展要求不協調、不適應等突出問題。打通融資渠道需要政府與市場共同發力:一方面,在堅持嚴控地方政府隱形債務不松懈的前提下,強化政府有效投資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一般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國家各類資金,充分發揮“紅黑名單”的作用,及時撥付資金并保證直達項目。完善政府投資基金的績效評價工作,真正實現“四兩撥千斤”,有力撬動社會資本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同時從全區層面進一步完善金融協調機制、金融監管機制和金融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源頭活水作用。鼓勵包括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風險投資、基金等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對民營投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并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支持各類社會資本組建中小企業融資擔?;?、產業發展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等。依法依規加強PPP項目投資和建設管理,在PPP項目可行性論證、審查、決策、遴選、實施、監管過程中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條例,同時結合內蒙古財力有限的實際,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盡可能進一步規范創新推廣PPP模式,在更多領域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健全完善在線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最大限度發揮社會資本在補短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作用。針對基礎設施領域,穩妥推進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工作,推廣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示范,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依托“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等合作載體,深化與國際金融組織合作,進一步吸引外資,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在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全方位大力度地擴大投資規模。
三、要素保障,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土地、能耗、水資源等要素,確保形成有效投資
內蒙古部分重大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相關要素保障不力、前期統籌不合理、溝通機制不暢等問題。為確保投資的有效性,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參考其他省區市做法,堅持八大要素即資金、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數據、市政配套、人才、重大協調服務跟著項目走。在保障土地要素過程中,一定要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統籌長遠用地和近期用地,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拓寬用地思路,盤活存量土地,增加用地有效供給。加大有效投資用地保障,以效益為導向加快建立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在最新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騰出用地,優先保障投資效益高的項目。對于投資效益較低、生態環境污染較大、低水平同質競爭的企業建立科學合法的土地退出機制,騰出土地以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在保障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過程中,優化有效投資用能、碳排放、環境容量等配置。在符合地區能源、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控制的條件下,依法依規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指標需求,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積極探索市場化交易的調節手段,發揮內蒙古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作用和優勢。要素保障過程中要打造全流程服務,全方位跟蹤、協調、支持,實實在在服務項目落地推進,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確保投資效益和效率全面提升。
四、優化環境,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完善和用好各類招商平臺,千方百計優化內蒙古營商環境
有選擇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于污染環境、產能過剩、價值鏈低端的企業堅決不引,對于符合內蒙古戰略定位、比較優勢、高附加值的重點領域大力引進并優化服務,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協調服務能力,提高招商項目履約率,強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突出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推動多維聯動招商。政府在推動發展過程中要從原來的簡單“抓項目”進一步轉變職能,轉向提供優質服務“抓環境”。就算本身沒有好的資源,只要有好的環境,就能吸引好的項目、好的資源;反之,本身有再好的項目,如果環境欠佳,資源和項目就會逐漸流失,因此必須盡快補齊內蒙古營商環境欠佳的短板?!笆奈濉睍r期內蒙古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深化改革,做到改革到位、政策落地。目前內蒙古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單純出臺幾條優惠政策、抓幾項便民措施,僅僅局限于“放管服”改革措施,而需要在市場準入、投融資體制、產業政策配套、人才激勵、基礎設施、減免稅費、公共服務等領域全方位發力,綜合施策全面深化改革。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領域,確保政府服務效能實現最大程度的提高,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業稅費負擔實現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場主體活力得到充分激發釋放。在深化產權制度改革領域,通過落實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和政策,實現企業家人身權、財產權得到法律保障,為企業家營造合法公平的法治環境,通過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保護和激發企業家精神,真正做到讓企業家舒心創業、放心發展、全心投入、安心收獲。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領域,確保在全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使用生產要素時各類所有制經濟依法擁有平等使用的權利,真正做到市場競爭環境公平、公正、公開。全社會自上而下切實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營造讓企業家心安、創業人員心動、科技人才心寬、黨政干部心暖的氛圍,吸引所有能夠創造財富惠及民生的源泉涌入內蒙古,充分迸發全社會各種要素的活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田曉明,劉軍. 找準供需結合點精準擴大有效投資[J]. 北方經濟, 2017,(7).
[2]趙云平,張捷. 在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尋求新作為[J]. 北方經濟, 2020,(11).
[3]安靜賾. 擴大內需 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 內蒙古日報[N], 2020—12—8.
[4]海山. 內蒙古投融資現狀、問題及建議[J]. 北方經濟, 2017,(5).
[5]安靜賾.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下大氣力破難題、補短板[J]. 北方經濟, 2018,(4).
[6]王連英. 內蒙古打造資本市場發展的金融服務新格局[N]. 內蒙古日報, 2019—2—11.
(作者單位:內蒙古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