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兩林
摘要:在現階段的社會制度下,道德與法治是社會公認的合理秩序,也是每個個體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將法治教育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相結合,是開展普法教育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助于引導兒童對自己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必須遵守的道德和法律規范形成基本的認知,從而減少其步入歧途的可能性,推動其身心的健康成長。有鑒于此,本文將以《人大代表為人民》一課為主要教學案例,探討如何從兒童的立場出發,科學高效地開展法治教學工作。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法治教學;兒童立場;教學方法
引言:
能否向公民普及法治觀念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在法治層面的建設水平,而公民法治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教育事業的中要推動力量[1]。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已大致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制基礎已十分穩固,但公民的法治素養仍舊不高。法治素養的形成和提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因此,對于公民的法治教育應當從小學階段開始。在現階段的國內教育體系中,作為法治教育之重要載體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已成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但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其認知能力和社會經驗都極為不足。因此,如何從兒童的立場出發開展法治教育、普及法治觀念已成為現階段教育工作者亟需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從學生的發展規律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以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人大代表為人民》教學為例,該課致力于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主要職責以及其他公民參政議政的權利和責任。但從教學內容上分析,本節課的內容實際上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疏離感”,部分教師往往利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枯燥且抽象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導致法治教育無法真正有效地落實,法治觀念也難以在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
基于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削弱學生與教材之間的“疏離感”,密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材內容、理論知識之間的聯系,而不僅僅停留在政治理論知識上的傳授。比如,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角度,將教學重點置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了解和價值取向、民主意識的形成之上。
具體說來,教學目標的制定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首先,為培養學生搜集材料和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從相關報刊書籍或互聯網上查閱和收集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的信息,并從中提取與本課相關的資料,了解人大代表的構成和產生方式,對人大代表所擁有的職責形成基礎認知。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訪問身邊的人大代表,通過實踐更深刻地了解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責的過程和體現,更深入地理解人大代表為人民的真正含義。最后,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合作探究、實地尋訪等活動,從中了解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公民意識、民主意識等[2]。
上述目標的制定是在順應學生的發展規律、認知能力和學習情況的前提下落實的,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現技能與能力的形成、情感和價值觀培養方面的目標。
二、從學生的社會認知出發,選擇信息化教學資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為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穩固的技術支撐。為了密切學生的社會生活與教材內容、抽象的法治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如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全方位地將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和聽覺信息,使小學生更易于接受。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期間的一些新聞采訪片段向學生展示諸如人大代表的構成、職責等知識點以及人大代表為人民的真實含義。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一些人大代表的履職故事或者他們所提出的建議議案,使學生能夠將實際生活中人大代表的構成、產生方式、履職故事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一一對應,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記憶該課的主要知識點。
三、從學生的真實體驗出發,開展貼切的探究活動
小學階段的法治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說教層面上,將難以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開展探究類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深化對本課知識點的認識和記憶。
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現場模擬活動,通過構建學習情境來引導學生在演繹的過程中感悟人民代表大會的莊嚴感和神圣感,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流程,從而充分發揮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的生命力和活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探究活動,比如帶領學生走訪社區的人大代表,通過訪談的方式傾聽他們的履職故事,了解他們所提出的建議議案。在訪問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一份小報告,并開展一場以“人大代表為人民”為主體的報告會,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社會實踐成果以及情感和法治認知[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法治教育需要立足于兒童的立場來展開。只有在契合小學生的發展規律、社會認知和真實體驗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向學生普及法治理念。
參考文獻:
[1]袁濤.基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與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16):165-166.
[2]管葉青.讓法治教學接上童氣——以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人大代表為人民》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1(12):71-75.
[3]魏軍.芻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教學[J].家長,2021(2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