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學生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對于初中科學教學來說,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幫助學生掌握核心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科學基礎,因此在新課改發展下提出了深度學習構建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本文從深度學習構建的概述入手,分析初中科學與深度學習結合的意義,并詳細闡述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科學深度學習構建的策略實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 ;深度學習
引言:
目前初中科學教學中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老師保守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教材內容的不結合、教學模式的不改革創新等等都是學生未來科學發張路上的絆腳石,因此深度學習在初中科學中的應用是必然的,它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構建概述
深度學習是時代發展下提出的新型學習方法,它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學習,是以提升高階思維發展能力為目標的學習,是教師指導、學生理解的學習,它的主旨在于轉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它還強調了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知識在多方面、多層次的融合和深入,以及知識在不同學科之間的遷移和應用。
二、深度學習與初中科學緊密結合的意義
初中科學是理工類中的一門基礎綜合性學科,它包含了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多方面教學,它是初中學生系統學習科學知識的基礎階段,是學生未來探索科學的良好開端,它的主旨是培養學生掌握基礎自然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核心素養,因此,對于初中科學教師,教學具有更高的要求。深度學習理念構建教學方法是時代教育發展下的新型產物,它改變了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體,同時在教師向學生講授基礎理論知識中,能幫助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理解抽象概念,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初中科學與深度學習的結合是必然的結果,它們的聯系是具有重要教學意義的,能幫助學生在沉浸式深度學習中完成科學核心素養的培育。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科學深度學習構建策略
(一)、設計教學情境,激發科學興趣
傳統的教學是以老師為主導的,老師在講臺上自顧自的講,和底下的學生沒有過多的交流,這樣的教學模式不適合新課改教育的發展,而且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阻礙作用。初中科學作為理工類的綜合性學科,對學生培養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模式,利用教學情境設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化被動為主動。例如,在學習“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我模擬地殼變動的情境來理解巖石變形、巖層斷裂、海陸變遷現象發生的原因,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地殼變動,還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火山地震的積極性。
(二)、開展科學實驗,引導學生思考
科學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只靠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無法達到科學核心素養教育的目的,學生在動手實踐的操作過程中,不僅能快速的掌握基礎科學知識,還能實現深層次科學知識的拓展,提高自主動手探究能力,因此作為一名科學教學,要多開展科學實驗教學。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和反射”教學時,教師在向學生講完基礎理論知識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給他們不同的實驗材料,如一組學生利用透明的玻璃杯和鉛筆進行光的折射實驗,另一組學生利用太陽光和鏡子來完成光的反射實驗,在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所有實驗操作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和分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基礎理論知識的加深鞏固,并拓展融合深層次知識的學習。
(三)、聯系實際生活,加強科學聯系
科學出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與實際生活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關系,利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現象來輔助教學能幫助學生深刻的感受科學知識,實現生活化有效教學的實踐。例如,在學習“物質的變化”中,面對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的抽象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發生的典型事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如大自然中的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春暖花開、冰雪消融的現象就是熔化與凝固最完美的解釋;濕抹布擦過的桌子會變干、燒開的水在燒會變少是汽化現象;冬天玻璃窗上出現的水霧是房間空氣中水蒸氣在玻璃上發生液化而形成的;放在衣柜和書柜中的樟腦丸會變小是樟腦丸升華的結果;寒冷天氣中樹上出現的針狀霧凇是空氣中水蒸氣凝華所造成的。這些事例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更方便學生把科學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
(四)、巧用信息資源,創新科學教學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發展中,多媒體信息教學的優勢逐漸發揮,其所使用的電子白板、PPT、微課、動畫視頻等對教學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科學學科中包含許多抽象的概念、復雜的物體結構,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多媒體信息資源的利用能改善學生對抽象科學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信息手段進行授課。例如,在“氧循環和碳循環”的教學設計中,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完成預習工作,課上巧用圖形文字、動畫視頻來完成循環的直觀演示,課后利用PPT的學習鞏固加深。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重視深度學習理念在教學中的構建,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的主導,化主動教學為被動教學,并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刻掌握科學知識,逐步培養科學發展思維,一步步的完成學生科學核心素養形成的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蔡麗紅.初中科學概念深度學習的教學實踐[A].名師在線,2019(09).
[2]朱海榮.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初中科學深度學習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06):185-186.
[3]陳緒杰.初中科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