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晶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物理理論基礎知識教學和實驗操作教學共同構成了物理學科的教學課堂。對于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來說,實驗操作就是對理論知識的印證和深化;對于實驗操作來說,理論知識是基礎,是進行一切實驗教學的開端。因此,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不能缺少實驗課堂的教學,反之,還應當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比例以及考核比重。本文將從物理學科教學思路、多元的實驗課程授課模式以及物理學科教學考核與評價這三個方面來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課程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價值與措施
前言:
物理實驗課程的實踐,一方面來依賴于學校所配備的物理實驗操作設備;另一方面,教師本身對于物理實驗課程的重視,以及教學考核和教學評價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十分重要的。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想真正落實好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難度更大。原因在于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通過實驗課程的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提升。這也正是物理學科實驗課程教學的終極目標。
一、轉變教學思路,將實驗課作為切入點
在傳統的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采用理論先行的教學方式,即先引導學生掌握物理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而在進行實驗課程的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忽視物理實驗課堂的重要程度。因此,為了落實物理實驗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嘗試轉換物理學科的教學思路,即采用實驗先行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可以將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作為物理理論學習的切入點。譬如,教師在進行某一個物理理論知識點的教學時,可以先簡單講述該理論的基礎內容,并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自行對該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和實驗課程的教學順序進行顛倒,并在教學過程中彰顯物理實驗的重要性。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中,教師可以先對時間、平均速度等要素的測量和原理進行簡單講解。并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中所要求的實驗工具,分別對小車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平均速度進行測量和計算。當學生完成測量實驗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其對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進行總結,并對于該章節的學習內容進行補充。
二、完善教學課堂,采取多元的授課模式
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模式有許多。一方面,這是由于實驗課程本身就是操作性質的課程,其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實驗課堂具備一定的教學空間。另一方面,多元的教學模式既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實驗課堂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的探索能力。因此,對于物理學科的實驗課程來說,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動的模式,即由幾名學生組成一個實驗小組,共同推進完成某一項實驗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來輔助實驗教學過程。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某一實驗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觀看結束后,根據自己對于微課內容的理解來進行實驗操作。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為例,在進行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該實驗的微課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實驗過程,并引導學生在實驗課堂中依照微課的內容來進行實驗操作。換言之,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就是對于微課內容的再現。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可以真正理解該實驗的內容要點以及與浮力相關的知識內容。
三、提高考核比重,更新教學的評價內容
在現有的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學評價和教學考核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因此,在提高了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比重和重要程度后,其教學考核和評價內容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更新。教師在物理學科的考核中,可以有兩種途徑來提高物理實驗的考核比重。其一,就是提高物理實驗題目在物理試題中所占的比例;其二,就是將物理學科的考核模式拆分成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理論知識的作答,另一部分則是物理實驗的動手操作考驗,同時還要求學生提交相應的實驗報告。對于物理實驗課程的評價內容,教師應當將學生在物理實驗課程中的個人表現和成績水平納入到評價內容中,學生也可以就物理實驗課程的優化提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物理實驗考核的比重提升和教學評價內容的更新,不僅是對于物理實驗教學課堂的完善,同時也是檢驗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成果。換言之,學生通過物理實驗的教學考核和教學評價,就能夠發現自己在物理實驗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在物理學科實驗中的雙重修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物理學科實驗教學中,物理實驗課程所考驗的學生能力與理論基礎知識所考察的范圍有所不同,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是否能夠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運用。即其應當不斷發掘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價值,其中不僅包括了學科本身的價值,同時也包含了學生能夠在物理實驗中得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符方陽. 巧借創新實驗提高初中物理課堂品質 ——以人教版”變阻器”教學為例[J]. 中學物理(初中版),2021,39(1):48-51.
[2] 張正嚴,張雪林,唐欣,等. 我國初中物理”學生實驗”變化研究[J].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21(6):86-89.
[3] 周斌. 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 考試周刊,2021(21):137-138.
[4] 吳毛順. 初中設計性實驗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育探析[J]. 科技視界,2021(1):1-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