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 劉轅
[摘要]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統一的教育宗旨與目標、共同的教育內容與實質、相似的教育方式與歷程,這為兩種教育融合提供了可能。當前,兩種教育在具體的融合過程中存在教育理念與教學實際存在一定的分歧、教師促進兩者融合的意識不強等問題。據此,文章提出兩種教育融合的路徑:加強思想引領,樹立科學有效的融合理念;堅持理實一體,構建互融課程體系;突出價值引導,創新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注重隊伍建設,打造專業精干的創業師資。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路徑
[作者簡介]錢俊(1981- ),男,江蘇揚州人,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博士,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劉轅(1982- ),男,江蘇揚州人,澳門城市大學商學院在讀博士,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澳門? 99907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江蘇省高職院校社科應用研究協同創新基地“高職院校‘大思政研究協同創新基地”(項目編號:蘇社聯發〔2020〕96號)、2019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校構建‘普惠性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9SKSZ094)和2021年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自主創新基金項目“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XJNUJKYA21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1)18-0064-04
青年應成為創新創業主力。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847萬人,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就業壓力日益增大。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創業帶動就業”。2020年,《教育部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指出,“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創業平臺建設,舉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和支持更多畢業生自主創業”。高職院校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為社會發展輸送了數以億計的職業化人才。
當前,高職生在創業過程中容易出現創業價值扭曲、創業動機不正、理想信念模糊、意識形態不清等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將其融入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是矯正大學生創業價值觀偏差的必然選擇。因此,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實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緣起
2019年,《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授基礎知識與培養專業能力并重,強化學生職業素養養成和專業技術積累,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由此可見,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強化專業能力培養,實現“專業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1.統一的教育宗旨與目標: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創業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由此可見,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統一的教育宗旨與目標,都要求學生具備愛國、創新、實踐、誠信、責任等品質,這有助于兩者實現有效融合,加快培養一大批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熱愛祖國的創新型人才。
2.共同的教育內容與實質:注重正確價值觀引導。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客體,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影響著學生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價值觀念以及世界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處于成長關鍵時期的青年學子來說,教育者應給予充分引導和精心栽培。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要求較高、內容豐富,既要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要求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形成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積極創新和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可見,兩種教育相互融合有利于實現大學生“專業成才、精神成人”。
3.相似的教育方式與歷程: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林希元說,“自古圣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國家層面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重視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和實踐養成相統一,重視政策保障、制度規范和法律約束緊密銜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
可見,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相似的教育方式與歷程,均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困境
如前所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上的一致性為兩者融合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具體的融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教育理念與教學實際存在一定的分歧。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的教育熱點,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從目前的教育開展情況來看,兩者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際存在一定的分歧,導致融合困難。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對創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僅僅將創業教育作為提升畢業生就業率的途徑和方法,導致學生不想創業、不敢創業。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將創業教育簡單地理解為創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只注重創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存在功利化和工具化傾向,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職業素養,導致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出現偏差。
2.教師促進兩者融合的意識不強。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質量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重要保證。
目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專業性不足、實踐能力不強和創業經驗缺乏等問題,而且將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合的意識不強,制約兩種教育的融合進程。高職院校缺乏專門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創業教育教師大多來自經濟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的教師或者由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兼任。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理解不夠充分,在教學中沒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有機融入創業教育,不利于大學生正確創業意識的形成。
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路徑
“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是實現“一技之長+綜合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之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業教育提供價值導向和行為引領。高職院校要認識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間的融通性和契合性,探索兩者融合的有效路徑。
1.加強思想引領,樹立科學有效的融合理念。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創業教育的思想基石,創業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應通過樹立科學有效的融合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匡正高職學生創業的認知誤區,使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業價值目標、創業價值評價和創業價值選擇,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家國情懷的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教育者要認識到兩種教育之間的目標一致性、內容互融性和方式相通性,規避傳統創業教育“重技能培養、輕精神涵養”的弊端,堅持培養德才兼備創業人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僅僅依靠創業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價值觀等缺一不可,而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只有將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合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切實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
2.堅持理實一體,構建互融課程體系。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實現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融合,課程建設顯得極為必要而迫切。
推動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合,必須堅持理實一體的理念,即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構建在教學目標上、教學內容上互融的課程體系。首先,在目標維度上,正確認識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未來理想,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律,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業教育“知、情、行”的內在認同機理,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引領。其次,在內容維度上,堅持“術”與“道”相融合的理念,挖掘豐富多彩的教育素材,把內容講深、講透、講實,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中接受“創業之術”與“創業之道”的洗禮,從而厘清價值取向。
3.突出價值引導,創新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注重讓學生‘敢闖會創,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業能力”。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是價值活動以及價值關系產生的基礎。實踐決定著主體價值觀的生成、發展與實現,決定著主體價值觀的基本指向。因此,實踐是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不可缺失的核心環節,是提升兩者教育質量最有效的途徑。
高職院校重視實踐課程和實踐活動的開展。首先,在實踐中要將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緊密聯系起來。一是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匡正大學生創業行為中可能存在的價值取向不明、是非判斷不清、職業道德缺失等問題。二是堅持知行合一,在創業教育中嵌入實踐課程模塊,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業雛鷹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等實踐活動。三是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性的創業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其次,在校內外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校內的創業比賽、創業交流會,校外的創業實習、創業訓練等,增強對創業精神、道德素質、創業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同時,大力宣傳創業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進事跡,強化榜樣引領作用。
最后,利用學生公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發揮“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積極開展“學習型宿舍”“實踐型宿舍”“紅旗黨員宿舍”“創業型宿舍”等特色宿舍的評選,營造創業精神、職業素質養成的良好環境,培育德才兼備的創業人才。
4.注重隊伍建設,打造專業精干的創業師資。“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促進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融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至關重要。
首先,培育教師把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合的意識。教師群體在大學生創業中的作用體現于“創業之術”與“創業之道”的率先垂范。創業教育教師必須樹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識,了解學生的現實需要,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有意識地在教學各個環節將兩種教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創業、休學創業與在校創業等困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其次,打造一支理論素養高、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不斷加強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推進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系統化培訓,建立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制度。
[參考文獻]
[1]李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生創業教育全過程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10-12.
[2]王占仁.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爭論與反思[J].教育發展研究,2015(Z1):113-119.
[3]劉麗紅,曲霞.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同構共生[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1):103-109.
[4]張天華.論高校創業教育的系統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5):25-30.
[5]姚圣卓,王傳濤,田洪森.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0(13):69-74.
[6]張雪梅,徐建軍.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就業關系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22-25.
[7]張天華,田慧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創業教育機理與機制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4):63-69.
[8]張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以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4):61-64.
[9]錢俊,王庭俊.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大學生農村創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9(1):67-71.
[10]徐付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高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探析——基于高職院校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視角[J].職教通訊,2017(23):74-77.
[11]張繼中.論現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1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