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柴德君 董春雪 龐志娟 張鳳嬌

摘? 要:目的:探討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肌肉骨骼康復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齊齊哈爾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2017級、2018級2個年級共107名學生,以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作為研究對象。2017級46人為實驗組,2018級61人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法。結果:在期末課程考核中,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核、實踐能力考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法在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普及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 混合式教學模式? 肌肉骨骼康復學?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6(a)-0116-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uper Star Learning in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Course Teaching
HU Bin? CHAI Dejun? DONG Chunxue? PANG Zhijuan? ZHANG Fengjia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uper Star Learning APP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7 students in 2017 and 2018 were selected from the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major of School of Medical Technology in Qiqi har Medical College. The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cours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17th session, 46 people we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18th session, 61 people were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hybri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Superstar Learning APP. Results: In the final course examinati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ixed teaching method of Superstar Learning APP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uperstar Learning APP; Blended teaching model;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對課程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對促進教學改革也有積極的作用。近些年,國內外同行研究一致認為,在引入混合教學法之后,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考核分數遠遠優于傳統教育,并且在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問題理解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能力方面均得到了提高[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齊齊哈爾醫院醫學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2017級、2018級2個年級共107名學生,主要以肌肉骨骼康復課程為研究的主題。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法。兩組的課程內容、上課時間和教學大綱相同,在年齡、性別、學期前模考成績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1]。
1.2 研究方法
根據本校醫學技術學院的肌肉骨骼康復課程大綱及以臨床實踐為基礎的教學任務,兩組學生的授課內容、課時設定以及教學大綱都相同[1]。
1.2.1 對照組
理論教學主要采用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模式;實驗主要采用見習和病歷分析的方法。
1.2.2 實驗組
實驗主要是見習及病案分析的方法。實驗采用基于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課前:課程組教師將課前開發和整合的教學資源(包括課程大綱、考試大綱、電子教案、PPT課件、微視頻、音頻和其他內容)上傳到班級共享資源空間。教師在上課前通過教師終端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學生,學生可以在上課前使用移動終端進行自我查詢預覽。
課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通APP可以很好地進行課堂教學管理。首先,傳統課堂是教師口頭進行點名,在使用學習通應用程序之后,課堂簽到已成為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的組成部分。通過登錄APP,教師可以快速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節省時間和精力[2]。其次,在課堂討論、提問和課堂測試等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應用上的統計分析趨勢進行有針對性的授課,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參與度[3]。
課后:課后考核與反饋是基于平臺的混合教育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擴展和加強。首先是教師的反饋。單元學習后,教師會設計各種學習任務,以在平臺上上傳或繼續發布任務,學生可以使用泛雅學習平臺或學習通手機APP移動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并提交[2]。學生可以多種形式提交作業,包括文件、錄音、照片和PPT。教師為學生的作業評分。教師還可發布消息,以針對學生遇到的關鍵問題發表評論和反饋,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和吸收知識點。
1.3 評價方法
完成所有教學內容后,2個小組將進行綜合評估。測試內容圍繞網絡平臺教學的效果和不足分別進行了問題設置[4]。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組成績為(81.01±3.69)分,對照組成績為(75.67±3.35)分,兩組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學生評教兩組評教比較
如表1所示,除第8項教師的綜合素質沒有統計學差異外(P>0.05),其余項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混合式教學模式類型
在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下,移動端學習比PC端更加靈活和便捷,并且混合學習越來越與移動端集成。當前,用于移動設備的教育功能開發有2種主要類型。一是教育功能與社交軟件開發相結合。如騰訊推出的專業在線教育平臺“騰訊課堂”。教師在線上提交相關課程的授課申請,獲批后,學生可以在該平臺選修課程[5-6]。二是專業教育應用程序的開發。近些年,諸如學堂在線、超星學習通、智慧樹、MOOC、S0OC、SPOC、高校邦等教育應用程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結合哪種移動教育功能載體,教師都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和課程的性質進行選擇[3]。
3.2 混合式教學優勢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使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研究了肌肉骨骼康復學混合教育模式。兩組的最終成績差異不顯著,但評教和評學實驗組的表現優于對照組。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混合教育具有以下優點。混合教學是一種獨特而新穎的過程。學生不再是沉默的聽眾,而是直接參與課程研究和管理。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醫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熱情,消除簡單的面對面教學的無聊感。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新想法的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在線查找,準確性和時效性強,且節省了教師的精力和時間,去改進混合式教學方法和內容[4]。此外,可加強學生互動。在課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研究和協作以完成彼此的實驗和操作,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移動端的混合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本文對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對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對現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中的延伸,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更好的教育服務,還可以解決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由于病例少、招生規模大而存在的突出教學問題,同時也為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李淼林,李長玉,戴海燕,等.基于“三位一體”的汽車構造課程混合式教學初探[J].高教學刊,2020(33): 125-128.
[2] 唐明利.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海外英語,2020(21):131-132.
[3] 徐茜,周玥,王司曄,等.3Dbody輔助教學軟件聯合CBL在肌肉骨骼康復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交通醫學,2020,34(3):324-326.
[4] 魯海,鄭芳芳,張靜怡,等.微視頻在高職院校肌肉骨骼康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20,7 (4):131-132.
[5] 陳莎莎.康復運動對慢性心衰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合肥:安徽中醫藥大學,2017.
[6] 賀月月.CBI視角下中醫院校雙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