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區別于其他學科,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學科特點,針對學生實際,靈活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優化教學,實現教學目標。新時代信息技術如何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筆者結合實際提出了下述幾點教學建議,以期能為教育教學事業作出貢獻。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多元評價;教學效率;策略
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信息素養的發展起到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是新時期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傳統的教學中存在著的問題,給學生提供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大膽地進行實踐與創造,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技術的啟發下進行踴躍的思考,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1合理地使用競賽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強調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檢驗理論知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競賽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都比較強,通過競賽的手段,可以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讓學生不自覺地思考如何才能夠更好地思考信息技術知識與技巧的應用方式,從而讓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吸取更多的知識,獲得信息技術學習的成就感。
2少講多練,精講多練
在當前,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只要充分概述了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就可以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和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然而,他們忽視的是,比起理論知識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更重操作,需要讓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來獲得操作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做到少講多練,精講多練。課堂的教學要分清重難點和主次,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在實踐中帶領學生成長。同時,教師需要增加一些自主操作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課堂主體性,積極參與到各項練習和操作的活動中,提高操作能力、獨立分析和獨立解決的能力。
3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加自由,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建屬于自己的學習天地。為了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能夠發揮所長,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成就感,教師要善于進行科學的分組和合作,教師要巧妙營造學生自學和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為初中生建立一個自由、協作、研究式的學習模式,其間注重啟發式和探究性教學,充分調動學生間的合作參與度、探究積極性。文采出色的學生可以負責編輯文字;美術特長生可以設計網頁版面;打字快的學生可以進行文字錄入等。在合作中,學生增強了表現力和感染力,培養并提升了恰當合理地使用技術的能力。
4更新理念,激活課堂氛圍
教學對師與生都是一種考驗,教師們對學生提出要求的同時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能做到與學生一樣,尤其是引導學生創新、舉一反三,靈活使用所學知識時,自己能不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一個等待考證的問題,由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履行自身職責,認真教學,創新教學,與時俱進,不斷進步,發揮教師示范帶頭作用,成為學生學習效仿的對象。同時,以游戲資源為教學素材,鼓勵學生動手制作也是不錯的手段。
如,在學習《分析數據(一)》這一課內容時,學生需要熟悉公式與函數,設計數據分析表,學習難度較大,為此筆者適當地穿插一些動畫、音頻,創新了知識呈現方式,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刺激;進行了合作探究教學,合作的對象是師與生,由此拉近了師生關系,營造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實踐練習,要求學生依據成績表篩選分值,進行數據分析;課后小結,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建議,實現了師與生的協同發展。
5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相比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學科,信息技術更加偏向于實踐,需要學生經過不斷的實踐體會才可以掌握知識。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沒有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只讓學生記憶理論知識,增加學習難度的同時還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在新時期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要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應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親自實踐,加深對知識的體會,深化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從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制作多媒體網頁》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些網站的元素較多,有視頻和背景音樂等,這種就是多媒體網頁,請大家嘗試制作一下吧。”我講完后將課堂的時間交給學生實踐,學生根據學習到的知識親自實踐。一段時間后,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體會,深化掌握了信息技術的知識,從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6以多元教學評價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與其他學科相比,作為綜合實踐類的課程,初中信息技術在評價的內容、方法等方面有著獨特性。通常來說,評價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業、思維、行動等方面進行評估,所以教學評估包含了知識技能、思維方式、情感價值觀等多個層面,但實際教學中評估重點立足于語言評價和成績評定。這種具有功利性且單一的評價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信息技術創造力的提升。所以,對于信息技術者們學科來說,更加需要教師的多元評價,重視學生的操作過程和大膽嘗試,指導學生挖掘潛能,使其能夠通過不同的評價來提升學科能力。一方面教師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對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的思維、問題分析方式、操作能力等要素做出合理的評價;另一方面按照階段性評價體系,對學生操作任務的實踐進行分層評價,從而鼓勵學生持續地構建學習動力。
結語
當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要點理應著眼于實踐和創新,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提升現實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學科特點,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創新教學策略,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和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松.探析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外企業家,2020(02):190.
[2]張紅娟.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