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軍
摘要:使用作文教學來對語文課文教學進行滲透,對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通過課前對教材進行研究分析,在課文內容中選擇讀與寫的結合點,來將課文內容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讓學生在對其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提升讀寫能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課文教學;滲透
作文教學在課文教學中通過對課文特點的分析,來將課文內容作為學生寫作的重點。語文教師在課文內容中通過將讀寫結合點進行仔細選擇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進行有效借鑒的對象和依據(jù),并讓學生對其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練習的過程中將學生語言的組織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有效的結合。語文教師在對課文內容進行選擇時,要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生活、思維空間能夠進行較大擴展的內容,這樣學生在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寫作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思維散發(fā)的更加廣闊。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寫作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來與課堂中的課文教學進行結合,以達到學生學寫結合的目的。
1.把握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寫作的表達能力是其進行關注的重點。通過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得出,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是重點,而學生對內容的表達是難點。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如果有需要進行理解,想象內容的知識點,那么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提示和點撥,以便于學生在以后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打下扎實的基礎。
2.外延想象,開展課文學習后的續(xù)寫活動
一個人的想象能力決定了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上限,小學語文教師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先引導學生逐步的去理解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并掌握這種內容的寫作方法,以此來讓學生發(fā)揮出充足的想象力來對課文進行改寫或對其內容情節(jié)進續(xù)寫,這樣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并進一步提升語文寫作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凡卡》時,教師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帶領學生學生文中的知識點,在讓學生對主人公凡卡的悲慘命運進行仔細體會的同時引導他們將這種體會應用到寫作的過程中去。在對學生的課堂寫作進行指導時,語文教師可以先將課文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思想觀念作為寫作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充分的進行想象“凡卡在鞋店收到了退回信后,店老板看到了這封信,他又會如何對待可憐的凡卡”。通過對這些場景進行外延想象,來將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激發(fā),進而提升他們的寫作欲望,從而讓其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
3.在分析課文結構特征時,滲入作文構思
每一篇課文都由科學合理的結構層次組合而成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議論文常用的結構方式;而事情的發(fā)展、經(jīng)過、結果是記敘文中常用的方式;在課文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空間順序以及邏輯順序,能夠讓文章更加的層次井然、詳略分明,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寫作時進行構思的借鑒。與此同時,為了讓文章更加的嚴謹、中心內容更加的突出醒目,那么就要在課文中對過渡段,總起句及小標題進行應用,這樣可以有效的為學生在寫作列提綱時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在對一篇課文進行分析時,通過文章內容的結構特色以及段落層次等來讓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將作者對文章的構思技巧應用到自身的寫作過程中去。語文教師讓學生在進行寫作之前,對學生理清思緒、編好提綱再動筆的習慣進行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4.體會情感,提升學生寫作的情意
通過教學中的實踐證明了,閱讀者的寫作興趣在很大程度是在對文章的閱讀過程中進行激發(fā)的,因為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對自身的生活進行感悟,才寫出了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作品,而文中那一個個逼真的場景、傳神的人物形象以及優(yōu)美的詞句,都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精神刺激,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寫作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將平時課文教學過程中作者的情感升華點進行發(fā)掘,并抓住能夠引起學生情緒的興奮點。通過引導學生,來讓其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喚醒學生寫作的動力。
5.進行適度安排
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進行寫作訓練時,要考慮學生訓練過程中的松緊程度,一堂課40分鐘,如果將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講解,那么必然會出現(xiàn)學生聽不懂、學不會的問題;如果將知識點對學生進行簡要的講解,又會讓學生出現(xiàn)知識不夠無從下手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要對作文訓練的內容難易度進行把握,較難或較易都會讓學生的思維固化,出現(xiàn)“費時低效”的現(xiàn)象。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必須要將其全面融入進講讀過程中,就地取材不能左拼右湊。適度,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目標,它需要老師對教材進行全面的深入分析,并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以課文內容為素材,在適宜的時機對于學業(yè)進行作文訓練。
結論
在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將課文作為學生寫作的突破口,來吧寫作訓練滲透進課文教學中去,以此來對課文的“典型”優(yōu)勢進行發(fā)揮,讓學生通過作文訓練來對課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繼續(xù)放大,讓學生在學習后能夠進行舉一反三,實現(xiàn)讀寫結合。
參考文獻:
[1]許源添.在單元課文教學里如何有效滲透作文教學[J].讀天下(綜合),2019(21):0204.
[2]李淑娟.課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互相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10):83.
[3]鄢耘.語文課文教學中應當如何滲透作文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2,2(14):20.
[4]劉云.在初中語文課文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之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20):162.
[5]林淑茹.在課文教學中有效滲透作文教學[J].家長(上旬刊),2019(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