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亞琴
摘要:小學階段是教育啟蒙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小學數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而計算題是小學數學練習題中的必做題,也是每一位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題目。對學生來說,計算題的運算方法一直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運算法則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偏小,心智和邏輯思維都還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計算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計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師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一、小學生加減法計算中最常見的錯誤類型
(一)計算法則運用錯誤
計算法則運用錯誤是小學數學計算錯誤中常見的錯誤類型之一。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以內容講解為主,對計算法則的講解照本宣科,甚至要求學生背誦計算公式和法則。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單一地講解數學公式和法則,會容易讓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抗拒的心理。若學生不能充分地理解計算法則的意義,教師便無法開展計算訓練。學生只有充分理解了計算公式和法則的概念以及運用價值,在解答數學計算題的時候,才能夠充分運用計算公式,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進退位錯誤
進退位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計算內容,以個位進到十位,十位退到個位為主。小學生邏輯思維尚未成熟,在解答計算題目的時候,無法理解進退位的概念,甚至對計算題目產生畏懼的心理。進退位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個位和十位,只要學生掌握了其中的規律,這類題目就會迎刃而解。
(三)心算口算運用錯誤
小學生容易在心算口算的時候出錯。心算和口算的其作用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計算問題。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學生正確地運用口算和心算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充分靈活運用口算和心算,而是盲目追求解題速度,那么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生很多數字運算的錯誤,這都是因為口算心算不熟練的緣故。
二、小學數學加減法計算錯誤產生的原因
(一)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數學學習中同樣適用。說到底,數學中的學習細節是由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的。人的思維不同,學習能力就不同。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從小學開始,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出現差異。許多數學天賦比較好的學生成績比不上資質一般的學生,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不一。學生學習能力不強,但是可以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積極向上地學習,在后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一定會有顯著提高。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礎薄弱
雖然數學在生活中廣泛運用,但是學生很少參與生活實踐活動,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薄弱。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開始都講解概念,學生在課堂上突然面對新的知識點時,完全處于茫然狀態。這主要還是因為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數學基礎較為薄弱。
(三)粗心大意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導致有些學生在做數學計算題的時候,無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做題粗心大意。教師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將法則和公式流利背誦,甚至達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但是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生審題不仔細,容易將加法看成減法,減法看成加法。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太過于粗心大意。若教師此時不糾正學生的錯誤,就很容易讓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三、提高小學生數學加減法計算能力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在現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除了教授學生學科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對學科知識充滿求知欲望。學生如果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者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自然也就不愿意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以鼓勵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口算心算訓練
計算可分為口算、心算、筆算??谒愫托乃愕膮^別在于出聲,口算是出聲計算回答,心算是不出聲計算??谒闶菍W生在做計算題的時候,直接報出答案;心算是學生不借用計算工具,只運用大腦進行計算的方法,主要靠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口算的題目較為簡單,學生能夠脫口而出答案;心算的題目較難,需要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谒?、心算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在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口算、心算訓練,先從簡單的口算、心算開始訓練學生快速反應能力和思考能力,然后再通過筆算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常規教學中,口算、心算一般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練習。因此,小學生從最初的口算、心算到筆算,一步步積累基礎知識,為后續應用題計算打下基礎。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練習,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學生的基礎
數學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鞏固學生的基礎。小學數學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能力都是鞏固基礎的重點。雖然數學教學主要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應用題型中,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學生如果對題目理解不透徹,就無法解答題目,容易造成計算錯誤。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不能簡單地將學生的計算錯誤歸咎于他們做題時粗心大意,而是應該對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類型進行具體分析,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祥珍.小學數學計算錯誤的歸因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7):30-31.
[2]劉艷嬌.小學生計算錯誤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1):52,78.
[3]郭偉彥.小學數學教學中減少學生計算錯誤的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2019(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