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初會
摘要:游戲教育的運用滿足了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它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幼兒的各種能力,還培養了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教學中的游戲教育不只是為了娛樂,更重要的是在游戲中啟發幼兒的智慧,引導幼兒走向健康和成熟,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收獲美好的童年。
關鍵詞:游戲教育;幼兒教學;寓教于樂
幼兒階段是幼兒身心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幼兒教學中,幼兒教師要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創新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充滿趣味的教學內容。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創新了幼兒教學模式,為幼兒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幼兒的學習體驗。本文通過對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的論述,探討游戲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一、創設良好游戲教育情境
游戲教育的開展離不開良好游戲情境的創設,情境創設是游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好的游戲情境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對游戲產生濃厚興趣,進而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然而當前的幼兒游戲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就是包辦代替,缺少自主游戲的快樂和愉悅心情,導致游戲教學效果不佳。所以,幼兒教師要重視游戲情境的創設,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吸引幼兒,提高游戲教育的質量。知識來源于生活,越是和幼兒生活聯系緊密的游戲情境和游戲內容,越容易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教師在游戲教育中可以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化游戲情境,通過游戲再現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活動,增強幼兒的生活體驗。
二、開展主題建構游戲活動
主題建構游戲融思維、操作、藝術、創作為一體,是幼兒創造性游戲的一種,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它強調幼兒的自主實踐。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鍛煉了幼兒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對構建材料的性質、方位、大小等抽象的概念也有了更直接、更深層次的認知,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建構游戲主題,讓幼兒在興趣的驅使下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在活動中愉快地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斷完善自己的建構思路,豐富建構內容,使幼兒的觀察能力、建構能力、合作能力取得質的飛躍。在以往的建構游戲中,很多幼兒教師過分追求建構的呈現效果,對幼兒存在過多的指導,總想著讓幼兒按照教師的想法來進行目標搭建,這限制了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還有些幼兒教師在建構游戲中“大撒手”,對幼兒不加干預,疏于指導,導致錯失很多教育的良機,使主題建構活動失去意義。為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建構活動中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尊重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對幼兒的搭建材料、搭建技能、搭建方案等進行必要指導,引導幼兒發散思維、積極思考,使幼兒的潛能得到激發和釋放。
三、實現角色游戲有效介入
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形式之一,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即使沒有小伙伴的配合,幼兒一個人也可以扮演多種角色,并且玩得不亦樂乎。所以,幼兒教師要將角色游戲有效地融入教學過程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游戲條件、靈活多變的游戲材料和寬敞安全的游戲場地,并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只有這樣幼兒才能自主選擇角色和合作伙伴,提高幼兒的責任意識。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教師應當成為和幼兒共同游戲的朋友或伙伴,要學會觀察和傾聽,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讓幼兒掌握生活中的基本規則,使幼兒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游戲結束后,幼兒教師的講評必不可少,要對幼兒的角色意識進行點評,幫助幼兒確認角色身份,以保障游戲的順利進行。教師對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也要進行點評,特別是對幼兒的出色表現要加以肯定和表揚,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四、充分利用民間游戲資源
民間游戲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對民間傳統文化的總結和概括,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童年的快樂,也是我們長大后最深的記憶。像吹泡泡、踢毽子、跳皮筋、丟沙包、滾鐵環、打彈珠等民間游戲,百玩不厭。這些民間游戲玩法簡單,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非常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這也是民間游戲能代代相傳的原因。在幼兒教學中,幼兒教師應該廣泛搜集本地的民間游戲,選擇適合幼兒實際水平和個性發展的游戲,讓幼兒可以在游戲中增強體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五、加強多元化的游戲評價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它能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快樂。很多幼兒在游戲中參與的時間很長,也有很多幼兒在游戲中只玩了一會兒,注意力就轉移了。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需要加強游戲評價策略的設計,從幼兒對待游戲的態度、持久性和耐玩性等方面做出客觀、合理評價,為優化游戲方案提供依據。在以往的游戲評價中,評價者只有幼兒教師,一切都是教師的安排,評價結果主觀性強,缺乏整體性和互動性。所以,對于游戲的評價也應做到多元化。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評,鼓勵幼兒對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向教師和其他幼兒抒發自己的游戲體驗,為幼兒提供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幼兒教師可以采用同伴互評或小組互評的方式,使幼兒能夠吸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幼兒教師還可以創造條件,請家長來觀看或參與幼兒的游戲活動,邀請家長參評,從家長的角度對幼兒和幼兒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虛心接受家長的建議,將幼兒教學工作做得更加完善,真正實現家園合作。
六、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特別是作為啟蒙教育的幼兒教育備受人們重視。幼兒的年齡尚小,心智還未成熟,各方面都需要幼兒教師的指導,在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對幼兒進行引導和幫助,讓他們更好地感知生活,并掌握更多的生活能力,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戴尚琪.幼兒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應用研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8).
[2]陳宏.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價值評價[J].文理導航,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