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英
摘要:微課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探索知識點的積極性,但是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網絡上相關的教學案例比較少,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時,正處于探索的階段,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存有一些問題,影響了微課教學的水平。要想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微課學習中來,教師需要對微課現存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積極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改善,促使學生在微課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實施路徑
近年來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講課方式帶來了巨大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將微課積極應用到課堂上,力求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然而微課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導致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夠,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因此,本文主要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路徑進行了分析。
一、加強教師對微課的認知,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首先,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校內的語文教師參加微課教學培訓,在培訓上讓微課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將自身的講課經驗進行詳細講解,促使教師在培訓上提高自身對微課的認知。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存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對培訓教師進行提問,解決自身在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將一些值得學習的講課方式記錄下來,根據自身所帶班級學生的現實學習情況,進行適當更改,提高微課教學的質量。
為了防止教師在微課培訓的過程中出現遺忘或者錯聽的情況,學校可以讓培訓教師將自身的講課內容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在培訓結束后,可以讓教師將多媒體上的內容拷貝過來,在課余時間進行不斷研究。學校可以不定期組織相應的管理人員旁聽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微課使用情況,將他們的講課現狀進行詳細記錄,在記錄的過程中將微課的引入方式、學生的配合情況進行全面描述,在聽課結束之后及時上報給學校,學校將管理人員的聽課情況進行分析,將經典的微課教學案例挑選出來,然后在給語文教師開會的過程中,將這些微課教學案例進行分享,可以是優秀的案例,也可以是存在問題的案例。對于那些優秀的案例,可以讓其他語文教師相互進行學習,對于那些存在問題的案例,可以讓語文教師結合小學講課的內容,共同探討解決的辦法,這樣不僅是更好的微課教學方式,還有助于教師在解決微課講課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
二、采用提問的方式,增強課前預習的針對性
以往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時,也會在課前通過電子設備,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微課觀看內容,然后在課堂上對班級上的學生進行集體提問,由于班級學生的人數比較多,教師在提問的環節很難將每名學生都照顧到,從而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有效地參與到提問環節中來,久而久之,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課堂提問規律,在進行課前微課學習時,不能以良好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影響了微課課前預習的質量。因此,為了讓班級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都能很好地投入到微課學習中來,教師可以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集體,在分集體的過程中,將那些語文基礎優秀、語文基礎一般的學生有序組織起來,這樣學生在預習微課的內容時,可以相互學習其他學生探索問題的方式,拓展他們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教師將學生分好集體之后,可以根據集體的數量,結合下節課要講述的內容,給他們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預習完微課視頻之后進行解決,在課前讓課代表將他們完成的筆記收集起來,上報給教師。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明白自身學習的重點,還有助于教師通過學生的筆記,分析他們在聽取完微課之后,在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設計課堂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講到《望廬山瀑布》一課時,教師可以將藝術特色、古詩講解以及重點詞匯在不同的微課視頻中進行講解,微課視頻的數量不要過多,避免增加學生課前預習的壓力,降低了他們的預習積極性。當教師將微課視頻制作好之后,可以結合微課中的內容,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李白創作這首詩的背景是什么?”“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什么?”“古詩中的‘香爐’‘三千尺’‘銀河’等分別是什么意思?”然后給每個集體設置三個左右的問題即可,讓他們將自己負責的問題、視頻講解的內容以及答案在筆記本上完成,第二天早上上交給課代表。
三、利用微課豐富課堂資源,拓展教學內容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上的信息豐富多樣,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根據課本上的內容,拓展相應的課外知識,在課堂給學生播放出來,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全面透徹的認識。
例如,在講到《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小興安嶺的視頻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促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的自然環境、地勢地貌等形成全面的認識,當學生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自身將自身對小興安嶺的認識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要求在講解的過程中,與課本內容相符合。這個時候就會有學生說到:“小興安嶺在我國的東北地區,那里樹木繁多,每年有四個季節,在春天積雪融化、樹木發芽;在夏天樹木茂盛,草地上長滿了各種野花,在秋天樹葉變黃,果實成熟;在冬天山間雪花飛舞,漫山白雪。”這樣,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不僅對文章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梳理,還有助于鍛煉他們的文字組織能力。當學生回答結束之后,教師應及時根據他們的語文基礎進行分層點評,對于那些語文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對文章中的某些語句進行變更,讓學生當堂進行更改,促使他們在更改的過程中,激發自身遣詞造句的能力,在學生組句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將自己更改的語句放到段落中進行朗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時,應全面分析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增強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崔愛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微課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少年,2019(1):102—103.[
[2]王紅偉.讓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光”[J].中華少年,20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