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花
摘要:新時代,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們開始嘗試將核心素養教育觀念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實現教學創新。小學階段是學生獲取知識與能力較為重要的時期,數學教師可以秉承核心素養教育觀念實現教學改進與創新,探索出一些高效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逐步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數學素養也隨之升高。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實踐教學經驗闡述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創新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核心素養教育觀念獲得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認可,成為指導教師實現教學創新的重要理念。小學數學學科教育活動非常重要,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獲取相應的數學知識,還能夠為學生的生活提供一些服務于便利。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秉承數學核心素養教育觀念進行教學創新,促使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實現的基礎上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一、組織游戲活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論性較強,對于學生而言略顯枯燥。游戲活動是一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方法,對于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游戲活動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去獲取更多的知識與能力。具備了數學知識與能力的小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升高,對未來的生活打下了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因數與倍數”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上課時先展示出孫悟空、豬八戒和唐僧三人的圖片,問道:“哪位同學可以說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學生立即說出了師徒、師兄弟關系。緊接著,教師又借助班級隊形排列的問題促使學生說出乘數、乘數與積之間的關系,并由此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的理解和認識,數學教師設計了一些找茬游戲活動,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找茬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鞏固因數和倍數知識點,也由此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
二、創設激趣情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乏味的活動很難快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趣的活動卻可以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知識的傳授方式十分關鍵,同時也是教師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究。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提出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可以將知識融于情境中,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激趣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以及提高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之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數學素養也由此的意識升華。
例如,學生在學習“小數除法”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上課時先展示出淘氣打算去買牛奶的圖片,鼓勵學生根據圖片將整個故事講解出來。學生對于編故事十分感興趣,各抒己見,并將圖片中的一些數學信息也納入其中。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編排故事中的問題展開提問,引導他們應用已有的知識點幫助淘氣解答問題。由于問題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能夠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在計算時遇到了阻礙。教師隨之根據學生的疑惑,鼓勵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以此講解“被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激趣情境的創設使得數學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由此升高了。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進程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為教師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也獲得了學生們的高度認可。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合理化地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創新,將枯燥的數學知識以形象化的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究數量之間的規律的基礎上高效獲取數學知識。
例如,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先借助信息技術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片呈現出來,鼓勵學生結合圖片回答“正方體和長方體分別有幾個面組成,以及每個面的特點是什么”。很多學生結合圖片快速展開思考,并給出了答案。隨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將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展開的整個動態過程展示出來,促使學生主動地說出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相對應的面,并促使學生嘗試計算出制作紙盒所需要的的紙板面積。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可以游刃有余。隨后,教師將幾名學生在計算表面積使用的不同方法通過對比的方式展示出來,促使學生評選出最優計算方法,并引導他們推理出了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公式。正是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學生們獲取數學知識的方式變多,運算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習質量也隨之升高了。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一些基本特點與心理實現教學創新,以此促使他們在獲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數感、運算能力等素養也隨之升高,為其后續學習打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小玲.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中華少年, 2020(12).
[2]張昆.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 科學咨詢, 2020, 000(005):113.
[3]薛珍. 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小學生(下旬刊),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