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群才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思辨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能力,若想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相關教材進行問題教學,借助相關問題,開闊學生的思路。基于此,本文根據教學實踐,探討了初中物理問答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問答教學? ?策略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若想進行課堂問答教學,首先應該結合相關的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初步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其次,為了滿足學生的整體需求,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設置不同層次的物理問題,幫助學生突破瓶頸;最后,教師還可以進行實驗教學,借助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一、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初步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剛剛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習,對相關內容還不了解,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循序漸進,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講述相應的物理知識,并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入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物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拓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大家在說話的生活,我們可以聽到什么?”學生回答:“聲音。”教師可以繼續追問:“那么,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此時,學生會感到疑惑,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撫摸自己的喉結,感受說話時喉嚨的振動,使學生明白聲音是通過振動發生的。教師還可以繼續問學生:“那么,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呢?”學生搖搖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相關內容,使學生了解即將學習的知識,為接下來的教學創造便利條件。
二、設置不同問題,進行分層教學,幫助突破瓶頸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應該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也開始利用課堂問答教學模式,但是忽略了學生能力之間的差異性,一些較難的問題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自信心,一些過于簡單的問題又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問題,幫助學生突破瓶頸。
如在教學《光的反射》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對于光,你們知道哪些?”有些學生回答:“光速。”此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我們之前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接下來我們將學習光的反射傳播。”然后,教師可以設置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如光反射的條件,光的反射角,以及光的其他知識。教師為學生設立相關的學習計劃,不斷幫助學生突破自身的瓶頸,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帶領學生實驗,進行問題探究,培養思辨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結合物理小型實驗進行直觀教學,針對相關的實驗提出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借此培養學生的物理思辨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參與其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平等師生關系。
如在教學《歐姆定律》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實驗視頻,然后借助相關視頻,講解相應的知識,帶領學生進行現象分析。在學生進行理論探究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特點,帶領學生進行實驗,并且對實驗進行改進,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記錄相關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若想進行課堂問答教學,首先應該結合相關的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初步了解相關內容;其次,教師要滿足學生的整體需求,并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設置不同層次的物理問題,幫助學生突破瓶頸;最后,教師可以進行實驗教學,借助相應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為接下來的物理教學創造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杜玉珍.初中物理開放性問題的設置與實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24).
[2]江銀燕.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2).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