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基
摘 要:幾何圖形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對學生抽象思維培養、空間感知能力提升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學生基礎知識、思維能力、認知水平等因素影響,學生在學習幾何圖形概念時出現難以理解、應用能力不足的情況,這不僅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還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鍛煉和發展。基于此,教師應該對當前學生幾何圖形概念學習現狀加以了解和分析,并根據書本教材和學生學習實際,對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增進學生理解、掌握和應用的基礎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本文對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14
伴隨著現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和掌握,還要側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空間能力,以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并為其后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然而在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中,由于知識點內容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的特征,僅仰賴小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無法準確理解和把握,再加上教師所運用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合理,致使學生幾何圖形概念學習興致不高,也降低了幾何圖形教學質量,迫切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教學方法,促進幾何圖形概念教學高效展開[1]。筆者聯系幾何概念,對當前幾何圖形概念教學存在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從實物觀測導入、引入生活經驗、開展實驗活動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有效概念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發揮參考作用。
一、幾何概念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的幾何圖形知識內容比較多,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等等。小學幾何圖形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空間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然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認知水平也比較低,在對幾何圖形概念學習時容易出現理解不清、概念混淆等狀況,不僅嚴重挫傷了學生幾何圖形學習自信心,還極大降低了數學教學質量[1-2]。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內容,并貼合學生學習實際對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學生思維品質得到有效培養。
二、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現狀
現階段,教師開展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幾何圖形概念知識時,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體現不夠明顯;并且教師單方面的知識教授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師要深入貫徹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凸顯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并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機會,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相應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活動也會更加有序和高效開展。(2)教學方法單一。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具有抽象性特征,對學生思維和空間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為了幫助學生更高理解和掌握,教師要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對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應用,助力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然而實際情況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師要結合教材知識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對教學方法選擇和運用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3)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注重教授學生幾何圖形概念知識,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并為學生后期圖形知識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從當前幾何圖形教學情況來看,整體教學質量還不夠理想。基于此,教師要貼合教學實際,制定科學合理幾何圖形概念教學設計,并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自主思考和實踐操作,助力課堂教學目標更快更好達成[2]。
三、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方法探析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教師要高度重視,并聯系課堂教學實際和學生學習需求,對幾何圖形概念教學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同時,深入貫徹和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將更加貼合小學生幾何圖形概念學習的實物觀測、實踐操作、應用訓練等方法滲透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幾何圖形概念教學目標更好達成,具體內容見下文。
(一)通過實物觀測,導入幾何圖形概念
小學階段學生思想只能夠對具體的、真實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而在對抽象性較強的幾何圖形概念進行理解和掌握時存在較大難度。為幫助學生更加準確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概念,教師要從小學生心理特征出發,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和巧妙設計,通過將抽象性的圖形概念知識直觀形象化,增進學生理解和把握,幾何圖形概念教學也會變得更加高效,學生數學圖形知識學習自信心也會增強[2-3]。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認識,并且將實物觀測教學方法融入其中,讓學生對這些圖形特征進行觀察和總結,有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課堂教學所需幾何圖形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學生獲得直觀圖形認識以后,就可以向學生展示圖形實物,讓學生充分觀察實物特點,然后輕松引入幾個圖形概念,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增進學生圖形概念理解。
(二)組織實踐操作活動,加深學生概念理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和喜歡新鮮事物的個性特征,這要求教師必須貼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其創造更多親身參與和實踐操作的機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透徹理解幾何圖形概念知識。此外,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教師開展教學要充分重視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并有效組織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思考和親身操作的機會,教師則從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并促進課堂教學目標達成[3]。具體實踐中,一方面需要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對幾何圖形概念教學進行科學組織和規劃,尤其是在實踐操作活動設計上,既要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又要貼合課堂教學要求,使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對幾何圖形概念知識準確掌握;另一方面為了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和高效進行,教師還要將小組合作、設置問題等教學方法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感悟和理解幾何圖形概念。針對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析問題的思路,并且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實踐操作活動中。學生在邊觀察和邊思考中也可以把握到概念核心部分,實際運用也會更加科學合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