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娣
摘? ?要: 在現階段 “互聯網+” 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在混合式教學理念下,教師如何實現課堂教學和線上學習的有機結合,構建大學英語視聽說線下線上有效課堂。結合本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改實際,運用教育生態學理論分析大學英語視聽說混合式教學整合發展失調的原因,從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優化措施,構建大學英語視聽說生態化課堂,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 ?大學英語視聽說? ?生態構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教學方式的引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發生變化,新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大學英語生態化課堂的構建創造條件。基于在線課程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信息化和生態化相結合,對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學生態系統進行解構,創造混合式教學的生態環境,優化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結構。
1.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的重要性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理念不斷更新,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需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研究的焦點,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通過不斷優化多模態學習資源,營造網絡化生態教學環境,構建多維互動課堂,完善合理的生態教學評價制度,實現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1)協調師生的主客體生態位
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對大學英語進行“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通過生態位體現,從課堂的掌控者變成構建者和引導者、監控者,主導作用不僅表現在將課堂中課程時間、課程資源及學習任務進行碎片化,還要掌握軟件使用和了解網絡資源,對線上英語聽說資源進行選擇和構建,以及對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習進行監督和測評。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按照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需要,充分體現學習主體地位,參與線上線下教學全過程,積極投入視聽說課程學習中,使混合式學習順利開展,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2)豐富教學資源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的優化,教材配套的相關英語教學素材的擴展,共享教學網絡平臺的創建,信息化英語聽說知識的挖掘,視聽說課程的教學形式的更新,不斷豐富教學資源。教師是學習資源的制作者、提供者及學習任務的布置者,教師制作或搜集與課程知識點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例如微課視頻、慕課視頻、學生音頻等,通過指定的網絡教學平臺分享給學生,并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教學資源做出及時的評價反饋,便于教師對教學資源做出更新調整,提高學生對教學資源的接受性和選擇性。
(3)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的單一教學評價體系,以期末考試成績為終結性評價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考查實際聽說能力。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中,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成果展示、階段性測試等多方面的成績為教師評價提供了依據,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在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小組合作狀況等方面為學生之間的互評創造條件,學生通過線上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評價自我學習程度,在線上線下教學方式下,教師評價、生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為一體的形成性評價,不僅體現教學評價制度的多維性,還讓學生重視英語學習,真正增強混合式教學效果。
2.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生態失衡現狀分析
大學英語視聽說的生態系統由多個教學要素構成,各個教學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教育生態學中的三大生態因子是學生、教師及多媒體設備、信息資源和教材組成的生態資源[1](88-92)。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到視聽說課程中,課程教學環境發生變化,打破課程的生態平衡,導致課程的生態結構處于失衡狀態,教學系統的各個要素之間出現了失衡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教學模式與教學環境失衡
在實際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過程中,一周安排為2個課時,班級人數一般在35人左右,教師需在一學期32學時內完成5個單元的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有3個部分,教學任務比較重,無法保證大部分同學參與課堂活動,不少教師重視課堂表現,課堂以操練聽力技巧和口語表達句式為主,甚至忽視網絡學習平臺建設。雖然部分教師認識到課程教學方式的重要性,采用多模態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等,學生學習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未借助線上教學的優勢,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課程教學資源不能展示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獲得有效性知識比較有限,并且置于固定的課堂教學環境中,一定程度上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學生一旦離開課堂這個花盆,缺乏學習主動性,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甚至出現考試前“抱佛腳”的狀況,就形成了失衡的群體生態“花盆效應”。未能緊密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造成教學模式與教學環境不協調,未達到新時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要求。
(2)生態主體關系失衡
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混合式教學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出現了變化,改變了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的現象,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僅僅利用教學資源的展示形式,沒有發揮信息技術的優越性,教學方法得不到創新,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視聽說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課堂學習氛圍表現較差,師生在課堂中角色定位不明確,造成教師和學生主客體關系失衡。隨著大量信息設備涌入,大量教學資源融入視聽說教學中,學生不能有效地篩選,甚至過度地依賴,喪失自我思辨能力。學生與計算機及信息設備的互動增多,師生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較少,在網絡化生態課堂中表現出積極性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狀態[2](140)。此外,師生的信息素養較低的現象比較普遍,難以實現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數據化發展,造成課堂生態失衡。
3.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大學英語視聽說生態課堂
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在很多英語類課程運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剖析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生態失衡的原因,實施生態化教學實踐,創建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生態平衡。
(1)教學環境生態化
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依托,全面融合網絡信息化技術,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構建課程的“生態化”教學環境。在課前預習環節,采用自主式教學方式,教師將預習任務呈現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以小組形式或自學方式做好課前的預先準備,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或其他及時與學生進行在線溝通交流,保證學生參與課堂聽說活動。在課堂教學環節采用項目式教學方式,學生完成課堂內容學習后,利用網絡下載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難度適中的視頻和音頻資料,進行深度學習。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提供指導和支持,及時觀察學生在視聽說課程任務中個人參與情況和輸出質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后環節采用合作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合理安排口語和聽力的復習任務,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通過學生的課后問題反饋,進行線上線下的師生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實時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師生與教學環境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動態發展。
(2)教學內容生態化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前、課中、課后教學內容相融合,構建大學英語視聽說生態化課堂。課前整合視聽說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包括課堂學習資源+課外學習資源+教材資源+數字資源、自制學習資源+他人學習資源等多種形態[3](16-17)。首先,課前布置教學內容的任務和要求。學生需要在學習平臺上完成相關聽力理解題和口語話題,對于教學任務中的重難點展開線下小組討論,熟悉單元話題及語言點,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其次,課中內容加強知識運用。導入豐富的英語課堂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動畫、語言等方式直觀地呈現,采用話題討論、任務驅動、小組展示等方法加強課堂知識的輸入,分配好線上與線下的學習時間與任務,將所學內容運用到實踐中。最后,課后拓展知識應用。在給養充足的生態課堂,學生有機會將獲得的資源轉化為相關的學習內容,教師合理補充英語聽說練習材料,并且督促學生做好線上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教學評估生態化
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學評價體系日益完善,為了科學評價學生線上和線下學習情況,實現學習過程性考核與期終考核相結合,融合學生自我評價、同伴評價與教師評價,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模式,構建生態化的教學評估環境。在視聽說課程中,對學生線下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查,包括課前預習的效果、課堂聽說活動的參與和合作程度、課后的問題答疑和任務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全面評價等。運用網絡技術的及時性與科學性,準確收集學生線上學習的所有信息,包括學生的線上簽到情況、線上聽說任務的完成程度、章節測試等。通過課程學習中的多維度考核,反映出學生口語和聽力成績的變化過程,及時督促和鼓勵學生的線上線下學習。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成性考核對學生進行評估,期終考核形式是將期末考試和線上測試相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綜合性評估,全面考查學生的聽說水平。
混合式教學模式給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優勢,培養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建立良好和諧的生態主體關系,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課堂教學相互融合,營造動態發展的生態化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聽說水平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培養,維護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生態體系,推動視聽說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馬悅.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堂的生態建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9).
[2]霍美寧.生態學視角下大學生英語教學創新問題探討——評《大學英語生態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03).
[3]章艷樂.基BL和CL理論的大學英語一體化學習模式實驗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9).
[4]王曉霞,王學風.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大學英語聽說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文化,2019(3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