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豹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數學課堂保存一份童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份純真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自信,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游戲活動、交流活動等來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感悟能力,使數學學習變得更簡單。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立足于學生本我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174-02
Build Education with Childishness, Enlighten Mind with Activities
(Daitou No.1 Central Primary School in Xiuyu District, Putian City,China)HUANG Renbao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urses, teachers should preserve the innocence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feel the joy and confidenc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this innocence, by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game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etc,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mathematics knowledge, making mathematics learning easier. Only such a class is a class based on the students' self.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ower grades; Classroom activities
每個小學生都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內心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育中感受到內心的渴求。每個教師都應該有一顆尊重學生的心,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活動啟發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也應如此。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數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等自主和諧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基于低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比較少,接觸社會范圍比較窄,同時他們具有好奇、好動、好勝、注意力不穩定等特點,所以開展實踐活動要格外注意。有效的數學活動課是培養他們主動探究和主動創新的自由天地。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逐漸形成數學素養。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枯燥的理論講解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在課堂中如果少了那樣的一份純真,這樣沒有針對性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筆者基于低年級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在低年級教學中滲透各種活動,讓課堂教學煥發生機活力,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啟發思維
數學學習需要實踐性的參與。在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動手實踐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內化知識。當前,數學課程學習任務緊張,很多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大量地講解,教師的思想充溢在每個學生的腦海中。這樣的學習是一種理念上的缺失,既沒有體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沒有提高數學教學的成效。真正的數學學習應該是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基礎的。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總結出實用化的理論,才能夠凸顯數學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僅要依靠各種實踐活動,而且還要認真地研讀文本,尋找數學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契機,適時地展開教育。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地認識人民幣的面值,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充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提供一次實踐交流的機會,我們模擬一個場景,老師開了小超市,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很多人民幣,那么你們能夠用這些人民幣買到你想要的物品嗎?”在教師的“超市購物”活動引導下,學生可以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不僅如此,學生更樂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強,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比較枯燥,他們不能正確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小學數學教師在展開實踐活動的時候,要關注到每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要激發起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力求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感受到自己參與的快樂和滿足感,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
二、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學習
小學生最喜歡游戲。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便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采取游戲教學法的時候要關注到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太過于稚嫩或者是過于拔高的游戲活動都不適合學生的成長和思維發展。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的時,要讓學生真正地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具體的課程實踐中,教師不妨采用一些角色扮演游戲或者是競賽游戲激發學生的思考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積極地思考和感悟數學的精神。與此同時,教師還需關注游戲設計的時間、內容、層次,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同學們,今天老師讓大家開展一次游戲活動,游戲的內容便是搶答題競賽,我們按小組來進行搶答,老師出題,看哪個小組的成員能夠最先計算出題目的答案,我們就給哪個小組加分。”以這樣的游戲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強,而且學生在搶答的過程中會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快的方法,從而得出準確的答案。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開展游戲活動除了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中感受到學習的滿足,還能讓學生個性思想得到更充分地發揮。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游戲是啟發心智與興趣,達到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這不僅是數學教學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素養的需要,我們應該讓數學課堂保留一份天真的色彩。
三、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個性提升
數學學習同樣需要交流和討論。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已經邁得很遠,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深入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開展一些課題交流活動,給學生做出一些科學的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投入交流討論活動中,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也應該參與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讓學生在一道題目中尋找更多的解答方式,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在一題多解中得到發展。
例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在這樣的交流中得到個性的提升。“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今天,老師給予大家這種學習的機會,我相信我們同學都能夠找到運算的規則也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為大家設計了幾道題目,希望我們小組成員能夠集體完成。試題如下:(1)29+34-9;(2)87+32-17;(3)我們班級當中一共有45個人,而其中有17個人選擇了數學興趣小組,剩下同學的一半選擇了語文學習小組,那么你知道有多少人選擇了語文學習小組嗎?”
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在交流中,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解答辦法,這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在這樣的交流中交換意見,在不斷思考中尋找更多的解答問題的方式,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大有裨益,不僅如此,每個學生還能在交流活動中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感受到參與交流活動的快樂和價值。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缺少的便是一份童心和對學生的一份尊重。教師可以通過活動的形式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學生在活動中會更具有智慧。那么如何開展活動呢?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內心需求出發,在交流活動、游戲活動以及實踐活動中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尋找課堂屬于自己的那份光輝,讓每節課都能為學生的智力發展而服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這樣的課堂中感受到更加鮮活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柴春梅,任振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
[2]黃玉霞.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有效方式[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