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與高中數學深度融合背景下,德育與高中數學教學有機融合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此也為新課改針對高中數學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此也為高中數學教學所提出的主要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實踐發現,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立德樹人思想理念的滲透,可實現學生創新理念的培養,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針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將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作為重點,加強立德樹人思想理念的滲透,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數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7-0048-02
收稿日期:2021-06-25
作者簡介:吳海燕(1984.11-),女,江蘇省南通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在
素質教育全面推行背景下,要求所有學科需將落實素質教育作為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根本基礎.因素質教育的核心即為德育教育,因此,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實踐過程中需積極探討落實德育的有效途徑.高中數學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學科素質綜合發展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數學學科也應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重任,促使學生可在扎實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道德品質,塑造健全人格.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重要意義
首先,立德樹人為高中數學學科自身要求.針對現階段高中生而言,除應重視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外,也應積極主動參與至課堂學習活動中,借此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于乏味的公式、圖表及數學概念中對數學自身的魅力加以體會,還可感知數學學習樂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推動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此針對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提升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次,立德樹人可推動素質教育工作的展開.我國新課改持續深化背景下,德育教育成為師生關注重點,同時也成為新課改的重要內容,而立德樹人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需全面滲透至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借此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知識水平提升的同時,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探究水平,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僅有如此,方可從根本上推動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由此可見,立德樹人思想針對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而言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立德樹人滲透策略
1.充分調動多方面教學資源
新課標背景下,教師為實現數學教學過程中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則需從多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以此方可收獲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教師主要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合理運用數學應用題.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用題種類諸多,因此,教師可以多樣化題目內容為依據,將德育內容同題目內容有機融合,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解答同稅率相關的應用題時,便可融入社會時政要事,促使學生通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對現階段社會形勢形成認知,以此推動學生責任感、民族意識的強化.其二,應關聯學生日常生活,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此部分內容時,教師應告知學生需對圖形中的各項數據加以嚴格校正,以免對計算結果正確性產生影響,教師可引入校園花壇建造的案例,通過實際生活的關聯,幫助學生認知到嚴格計算多項數據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認真、嚴謹的做事風格.其三,設計德育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德育實踐活動的設計,不僅可增強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實現學以致用,也可使得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中逐漸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函數的應用》此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將學生劃分為三組,同時要求三組學生分別對如下幾種投資方式的獲利情況加以計算:一為每天獲利40元 ;二為第一天獲利10元,隨后每天的獲利均比前一天增加10元;三為第一天獲利0.4元,隨后每天同前一天相比而言,獲利翻倍.教師借助此活動的設計,可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對函數增長趨勢差異性加以體會,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也可對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加以感知,推動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2.全面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品質
分析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發現重視求真務實,要求學生須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參與至數學學習過程中,僅有如此,方可對學習成果的有效性加以保障.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須對立德樹人理念內涵加以明確,并于課堂實踐中,設計相應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推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首先,教師在數學知識傳授時,除應將公式應用技巧向學生傳授外,還需引導學生共同推算公式,促使學生通過公式的自我推導獲得數學能力的進步,還可幫助學生對于公式形成更深層次的認知.其次,高中階段學生興趣尤為廣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公式推導過程可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再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函數的基本性質》此部分內容時,便可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的應用完成函數圖像的繪制,以此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后,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分析傳統數學教學活動發現,并未對學生個體特征予以足夠重視,限制學生想象力發展,此對學生終身發展將會形成阻礙,所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時,需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能力,僅有如此,方可對學生健康成長予以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直觀圖》此部分教學內容時,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憑借單一的教具觀察法,學生難以從不同角度出發,對立體圖形形成更為全面的認知,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形成固有思維.分析新課標要求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借助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的應用,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調動.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學校建筑物作為對象完成直觀圖的繪制,借此還可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建筑設計思想,為學生今后建筑知識的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3.合理引入歷史資料
學生成長過程中,榜樣的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學生健康成長而言,榜樣更像是一盞明燈,激勵學生勇敢前行.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引入歷史資料,以推動學生健全道德觀念的樹立,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所引入的歷史資料可為著名數學家的光輝事跡,也可為數學發展歷史等,教師借助此類歷史故事的講述,推動學生端正、積極學習態度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堅定學習信念的養成.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公共圖書館資源的應用,將圖書館所具備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借此,除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外,還可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二項式系數的性質》此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便可鼓勵學生至公共圖書館查閱楊輝三角,學生通過書籍翻閱發現楊輝三角同歐洲相比而言提前四百多年,借此推動學生形成認知,即我國古代數學便已在世界中處于領先地位,深化學生祖國文化認同感.分析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發現,其中涉及諸多抽象數學公式及數學理論,此類抽象知識的背后為數學家歷經千辛萬苦的研究與發現.數學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卻不為人所知,此時教師便可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查詢與之相關的課外知識,借此不僅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還可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若發現教材中并未提及相應的數學家優秀事跡,教師在備課階段便可利用圖書查閱、互聯網資源等渠道,收集資料,在課堂中向學生講解,幫助學生認知到每一個數學知識的來之不易,在此過程中學生還可形成只有不畏辛苦,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方可解決問題的堅強品質,促使學生可以堅韌勇敢的品質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全面提升學生道德水平.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作為重要教學內容,這不僅可同新課改教學要求相符外,還可同學生發展規律相契合,推動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多個教學環節著手,設計新穎有趣的數學教學策略,借此可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推動學生良好道德素養的形成,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韋國亮.“立德樹人”視角下高中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14):1-2.
[2]常慎義.立德樹人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9(04):50-51.
[3]張瑜.立德樹人對高中數學教育的作用[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12):194.
[4]李鳳偉.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04):92.
[5]孫新建.立德樹人在高中數學教育中的作用[J].新課程(教師版),2019(03):22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