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民
【摘? ? 要】本文主要以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為重點進行闡述,從問題導學,啟迪學生思考;持之以恒,培養學生思考習慣;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營造氣氛,體現教學趣味;深入討論,轉變教學思維幾個方面進行深入說明并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養成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062-02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Zhangwang Primary School, Dagou Town, Huining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Lim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it guides students from problems, inspires students to think;perseveres, cultivates students thinking habits;teamwork, cultivates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creates an atmosphere, and reflects the interest and depth of teachingdiscuss and change the teaching thinking to provide in-depth explanations and discuss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Development measures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步嚴格,每一個行業在招聘人員時,不僅要求招聘者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求,還要求招聘者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在平時工作中對于多個問題進行處理和分析。所以在人才培養期間,應該注重人才綜合能力的形成。結合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顯著問題,因此每個數學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確保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以下是筆者進行的具體分析。
一、問題導學,啟迪學生思考
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沒有深層次研究,就難以全面掌握數學知識要點,增強數學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傳授式教學模式,把教學概念與公式教授給學生,學生缺少時間思考。此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不夠深刻,難以真正把知識點運用在實踐中。要想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自主處理數學問題,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法,對學生思維進行啟迪,要求學生在思考問題期間,逐步挖掘數學知識內涵,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保證設置的問題要難度適中,不然會引起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二、持之以恒,培養學生思考習慣
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持之以恒地教學,長時間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因為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學習存在反復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重點強調難點知識,而學生取得的學習效果是有限的。教師要正視這一個問題,以持之以恒的教學心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確保小學生思考能力得到質的飛躍。與此同時,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貫徹在教學環節,安排核心討論主題,盡可能運用疑問式和反問式的語言,給學生提供思考機會。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期間,教師不要過于急躁,由于學生學習會受到學習習慣與經驗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大化的學習成效,所以教師要適當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學生意識到長久堅持勢必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主題活動,對學生現有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檢測和強化,保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能力檢測總是通過試卷的形式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情況。然而會產生負面影響,學生以題海戰術的方式得到成績,不能切合實際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題海戰術的方式占據了學生學習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生思考時間不夠充分,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處理問題期間形成獨立思考意識,教師通過此項活動,分析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短板,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在講解“統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計班級學生興趣愛好的統計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過程設計,落實統計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磨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毅力,在此期間教師觀察學生存在的不足,針對性地指導和糾正,確保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四、營造氣氛,體現教學趣味
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如果在學生學習知識期間,僅僅把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與此相反若學生自主地分析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就能夠主動處理多種類型的問題。教師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潛移默化地給學生貫徹自主學習意識和興趣,作用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賦予小學數學課堂一定的趣味性,可全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證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比如在“加減法”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生動的畫面,畫面中包含小猴子吃香蕉的場景,由此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自主地探索猴子吃香蕉的個數以及剩余香蕉的個數,加深學生對加減法的了解。在課下,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和家長一起到商店購物,要求學生注重家長購買商品的數量,自主設計數學問題,強化加減法知識的運用,啟迪學生思維,挖掘學生學習潛能,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深入討論,轉變教學思維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討論過程中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所以在平時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出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之后,提出難度稍大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討論活動與分享學習感受,促進數學課堂活動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轉變教學思維,讓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人,發揮教師自身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職能,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利用網絡設計微課視頻,把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充分體現出來,給學生提供多次觀看和思考的便捷條件,及時鞏固和運用知識點。
比如在講解“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相關知識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確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趣味性和生動性。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已知一個長方形長是6厘米、寬是7厘米,你們能夠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嗎?一個正方形邊長是3厘米,這個圖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這樣直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深入討論,最終以小組的形式得出最終答案,比一比哪個學習小組的成員計算的答案更準確,進行鼓勵和贊揚。在此期間,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指導,使學生進一步分析面積計算的過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話題,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啟迪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了解,深層次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的世界,挖掘數學世界的奧秘。注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的形成,給學生帶來優質學習體驗,多個層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辛巧燕.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
[2]王建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分析[J].新課程(下),2013(09).
[3]任玉芹.淺議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J].好家長,2015(50).
[4]羅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01).
[5]江文財.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3).
[6]董娟.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
[7]辛巧燕.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
[8]蘭世鳳.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策略[J].山西青年,2016(02).
[9]劉香花.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
[10]朱克明.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7(05).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