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作為最廣泛的藝術形式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愈加的被人們所重視。我國的音樂歷史發展悠久,對于民族音樂的傳承更需要注重。在現在這個快餐文化的大環境下,我國的青少年更偏向于對流行音樂的喜愛,這對于我國民樂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近年來高職院校逐漸加強對于民族音樂的發展教育,不僅可以對于音樂教學體制進行補充,更是對于民族音樂傳承有著推動作用,本文通過高職院校民樂教學的手段進行分析,探究最為適合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傳統文化;民族音樂;高職院校
一、民族音樂的價值
民族音樂從學生的自身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國家情懷,還可以提高對于音樂品鑒能力。音樂的發展是貼合著歷史進程而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類型是多種多樣的,老師可以通過對于不同類型的音樂進行對比,讓學生們了解民族音樂的底蘊,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增加國家情懷都有著推動作用。在倡導全面綜合素質教育的今天,民族音樂對于教育的發展也有著一定促進作用。通過與其他音樂進行對比,豐富學生們的音樂知識,提升對于民族音樂的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大多數是積極向上的,這與學生們的成長是相互符合的。高職院校開展民族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同時感悟其帶來積極向上的思想,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水平。
二、高職類院校開展民族音樂教學的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及風俗,也有著獨特的民族音樂,都具有著很強的民族性。在高職類院校開展民族音樂教學時要注意貼合當地的風土人情,讓學生在了解其民族文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民族音樂的教學不僅是充盈學生們對于音樂體系的理解,更是對于民族文化的一種培育。音樂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是沒有限制的,音樂是人們精神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這對于學生是具有吸引力的。讓學生通過民族音樂了解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對于國家歷史的傳承有著積極作用。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學生們所接觸的音樂類型多種多樣,加強對于民族音樂的推廣,也會使的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 學生通過合理的民族音樂學習,可以培養其想象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對比加強對于西方音樂的理解。在固有的音樂教學模式中,學生很容易產生一種自我認知,缺乏對于音樂多樣化的理解,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搭建更為廣泛的音樂藝術體系。
三、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教學手段
(一)創新民族音樂教學模式
高職類院校音樂教學要和民族音樂高度結合,以民族音樂其底蘊及多元化為根本,在專業音樂教育中融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多樣性的民族音樂課程,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理解民族音樂帶來的文化內涵及多樣化的藝術風采。例如,在公共藝術鑒賞課中,補充民族音樂的教育內容。可以通過以某個音樂因素選擇相對應的曲目,在學生鑒賞過程中,了解民族音樂的藝術特點,提升對于音樂鑒賞的綜合素養。在一些民族樂器上,也可以當做課程進行講授,讓學生領悟其演奏技法,進一步增加對于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充分肯定民族音樂對綜合素質教育的影響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要對民族音樂有著整體認知,理解民族音樂對于文化的推動、經濟的發展及專業推廣等方面的作用,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設計中為民族音樂創造有利環境,讓民族音樂的作用得以展現。這不僅是要在高職類院校音樂教育中加大民族音樂在其中的占比,還要改變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讓民族音樂普遍教育特點得以釋放,在高職類院校的專業課程中加入民族音樂鑒賞課,制造優良的民族音樂教學環境。高職類院校應要加強對于民族音樂教育的資金注入,扶持民族音樂健康發展。
(三)創新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
高職類音樂教育中,對于民樂音樂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一定要要以有趣性及溝通下作為根本進行創新改革,摒棄傳統固有單調的理論與音樂品鑒為主題的教學手段。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根據所聽曲目發揮想象力,說出對于民族音樂的理解,增強民族音樂教育的趣味性。再借助多媒體、微課、劃分組別等教育手段,讓學生可以將民族音樂進行立體具現化,增強其音樂吸引力。組織以民族音樂為主旨的活動,例如舉辦民樂大賽等方式,推廣民族音樂的發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整體素養。
總結:綜上所述,民族音樂對于高職類院校音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補充音樂體制的同時對于民族音樂都有一定的理解及運用,對于我國的音樂歷史也有著一定的教育作用,增強學生們的民族精神。民族音樂教育目前是需要被重視的,加快教育模式的變革,讓民族音樂充分與音樂教育融合,提升我國高職類院校音樂類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雪萍. 中國傳統音樂在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957-959.
[2]賈仕延.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的傳承[J].明日風尚,2018(17):245.
[3]王靜宇.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實踐方法[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2):65-68.
[4]張春生.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161-162.
作者簡介:尚凡榆,1989.04.23;性別:女,籍貫:陜西長武,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 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現有職稱: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音樂學和學前教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