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道
摘? 要: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初中學生養成遵守紀律、服從裁判、待人禮貌、顧全大局的良好作風。初中體育教師努力發揮體育教學中具有獨特優勢的教學內容,并且將其貫穿和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起到育人作用。本文探討在體育的教學目標中滲透育人功能;在體育的教學內容中體現育人功能;在體育的教學方法中提高育人功能。
關鍵詞:初中體育;育人功能;方法
奧運之父顧拜旦有一句名言:“體育是培養優秀公民的最好方式。”完善人格,首在體育。初中時期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階段。體育鍛煉既能促進學生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生命力;又能讓學生在運動中得到樂趣,從而形成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同時還能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認知技能、社會參與水平,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結合學科的特點,把學生引導到健康有益的體育活動中來,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精神,勇敢頑強、積極向上的性格氣質,不怕困難、永不服輸的競爭意識。發揮體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并不是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喋喋不休地重復某一守則,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努力發揮體育教學中具有獨特優勢的教學內容,并且將其貫穿和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起到育人作用。
一、在體育的教學目標中滲透育人功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提高,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學生又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嬌生慣養,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經受不起挫折和打擊,不能較好地面對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所以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都需要長期的努力,必須持之以恒方能見效。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中就要滲透育人功能,就要在教學目標中把運動項目、內容的難易、運動量的大小,由簡到繁地安排好,從而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精神、博大的胸懷和社會交往能力。
教學目標就是教師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初中體育教學除了增強體質和體育知識、技能外,還應有利于學生品德的發展。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實現學校體育的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的形式和途徑,對學生進行感化、引導、培養、教育和訓練,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學生培養成體格健壯、品質優良、均衡發展的有用人才。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認知目標及技能目標,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目標。
例如,在教學“足球腳內側傳接球”一課時,我就制訂了這樣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應的足球腳內側傳接球運動技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
二、在體育的教學內容中體現育人功能
教學內容的創造性學習有利于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學生在學習某一體育項目的技術動作時,往往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從掌握一般技巧到超越一般技巧,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意志鍛煉和提高的過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在反復的身體練習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刻苦、頑強、果斷、自信等意志品質。
1、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學習方式,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身體練習通常是在集體之中進行的,而學生的發展是需要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實現的。通過交往認識他人,認識自己;通過交往尊重別人,互幫互學;通過交往表現自我,與人競爭。在體育運動中,學生往往張揚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如:合群與不合群、好動與好靜等等。在體育運動這個教學內容中體育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互幫助、相互指導、相互保護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教學內容中增強團隊合力
團隊合力和個人的優秀不是一回事,當一個運動員拿到球之后不傳球而是只顧自己單打獨斗,這樣的團隊很難取得最終勝利。學生是團隊中的一個成員,甚至會是一個團隊的領導,在體育團體項目中要理解團隊精神,樹立正確的團隊意識,團隊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尊重、相互合作去完成一項任務。另外,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成員之間發生意見分歧時,要整合各方意見,不要固執己見;要學會協調各方利益,最終實現共贏,實現合作價值的最大化。
例如,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我就經常舉行團體比賽:接力跑、拔河、雙人乒乓球、雙人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等。因為這樣的團體比賽可以增進學生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團結友愛的美德。總之,在體育的教學內容中,我會合理地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作為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使他們的合作意識、意志品質得到全面培養。
三、在體育的教學方法中提高育人功能
教師的教法和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好的課堂氣氛能夠有效地提高育人功能。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要重視正確的講解和示范作用,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端正學習態度,啟發學生的積極性思維。體育教師要善于根據體育教學任務、學生實際和具體條件選擇正確的教法,使教學具有啟發性。另外,體育教師組織教法要多樣化,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愿望。如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富有游戲性、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練習情緒高漲,使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張有弛,節奏鮮明,有利于激發學生自始至終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習,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想學、樂學,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主動狀態。如球類課教學中,適當加入游戲和教學比賽,能使學生情緒高漲,氣氛活躍,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從塑造學生的任務和未來的需要去考慮學校體育教學,體育課不僅向初中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學習體育文化、提高運動技能及增強身體素質,更要把意志品質、德育、美育貫穿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這是體育課的優勢所在,更是其他初中課程在育人方面無法相比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