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琳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服務也應該逐漸多元化和多樣化,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基于網絡環境的圖書館服務,不僅能帶給師生多樣的閱讀體驗,還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推動學校文化藝術的發展進程。本文從網絡環境出發,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特點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幾點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以促進高校圖書館在學校育人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網絡環境;讀者服務;閱讀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師生的學習佳地,也是學生打好知識基礎的重要環境。但由于受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影響,很多師生不愛到圖書館,認為麻煩,沒必要,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想法和態度。為了優化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管理人員必須站在網絡信息化的角度上,積極改進服務方式,為廣大師生構建網絡圖書館,促進他們閱讀資源的共享和傳播,大家攜手共創有文化的閱讀環境。
一、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意義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已經逐漸被高校所淘汰。只有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管理方法,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進一步推動網絡信息的發展效率。眾所周知,網絡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的日常交際、溝通服務,都離不開網絡服務。同樣的,在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中加入“網絡管理”,不僅是新時代的需求,也是每個師生應該重視的問題。在現代網絡技術的支持下,“讀者服務”更加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圖書管理人員要充分地發揮網絡環境的優勢,適當的時候加入計算機管理模式,對廣大師生提供完善的圖書館閱讀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網絡環境的資源優勢,保證圖書館文獻資源形式的多樣化和有效化。
二、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特點
(一)傳播渠道多樣化
在高校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圖書管理人員主要肩負著“分類圖書、為讀者提供圖書渠道”的責任,這種讀者服務范圍比較狹窄,不利于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而基于“網絡環境”的圖書管理服務,比傳統的服務多了很多資源優勢,內容包括“電子書資源、影視劇資料、圖片聲音資源”等,極大的豐富了讀者的視覺需求。圖書管理者可以把這些資源制作成 DVD、磁帶和光盤,方便閱讀者借閱,供學生閱讀和下載。這種多樣化的“傳播渠道”,能讓高校圖書館具有網絡資源優勢,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二)服務素質有所提升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大都采用面對面服務,閱讀者有什么需求,就向圖書管理者提出來,再由管理人員幫助解決。這種管理辦法雖然比較到位,但是大大減少了圖書館的服務時間,不利于人員的流動和管理。加之每天圖書館的人員流動量較大,如果不及時處理讀者的問題,很容易造成圖書館資源的浪費。如果通過“網絡資源管理”,就能增加人工智能化的圖書管理服務,極大的提高了服務質量。
(三)提供個性化的讀者服務
高校的圖書管館員應該經常從網絡上學習圖書的管理條例,不斷增強自身的素質、服務態度,給廣大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提升他們來圖書館閱讀的興趣。讀者通過進入圖書館網站,也能自行搜索自己需要的服務,比如“查閱資料、借閱書籍、整理閱讀筆記”等,這些都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讓多樣化的閱讀服務通過網絡得以實現。
三、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
(一)注重網絡元素的引用,提升師生的閱讀興趣
既然引入了“網絡環境”的服務理念,圖書管理人員就要以網絡環境為依托,從網絡上尋找各種有價值的閱讀資源,主動的向讀者提供各種服務。在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服務訓練,對讀者的“年齡、專業、學術水平”等進行分類和整合,以便下次能快速地鎖定想要查詢的信息,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圖書館也可以開展文獻資源訂閱活動,每個月或者每個周開展一次閱讀動員會,動員廣大師生一起參與閱讀,建立高校特色化的圖書館數據庫。
傳統的圖書資源數據庫,數據比較單一,難以對圖書進行批量的搜索,而且搜索效率極低。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先利用計算機網絡,對本校的圖書信息進行數據收集和分類,包括本地資源和網絡資源等,方便后期需要和管理。學校要對圖書館館員進行定期的網絡技術培訓,讓每個管理人員都有較強的管理素質,學會主動幫讀者解決其遇到的各種問題,實現資源的互利共享。必要時還要轉變傳統的服務模式和圖書管理理念,引入新時期的管理形式,為廣大師生提供“全面性、有效性、指導性”的讀者服務,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還可以開展自助服務系統。師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身份認證和支付手段,在“自助服務機”上操作,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圖書和學習資料,減少咨詢的時間。圖書館還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文件傳輸、自助打印等服務,方便廣大師生的需求,增加圖書館內的人員流動量。每個人都可以辦理圖書館身份卡,充值并選購上網套餐,在自己的業務系統里查看圖書借閱的情況,以及搜尋圖書的存放樓層,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的運營效率。對于不會使用自助服務系統的學生,管理人員要耐心和悉心的指導教育,幫助其找到解決的辦法,提升自己的服務素質和水平。
(二)完善網絡元素的內容,培養師生的閱讀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具有很多的閱讀資源,包括教材、印刷資源、網絡資源和學校報刊等。在這種情況下的圖書管理模式,需要管理人員推陳出新,根據本館的歷史文化和積淀,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普及,高校師生對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需求不斷擴大。只有不斷調整,不斷適應,才能發揮出信息化的管理優勢和作用,培養師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一些對閱讀資源有高要求的專業,需要學生不斷積累社會文化知識、時政熱點知識等,才能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
基于網絡環境的圖書管理,有很多資源學習渠道,比如“電子雜志、博客”這些新時期的閱讀題材,都在我國發展得如火如荼。圖書管理者要依據館內的工作性質和任務,創新個性化的網絡信息服務,營造良好的圖書館環境。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展“手機圖書館”的推動服務功能,在每個師生的手機系統上安裝“手機圖書館”,方便機主的信息查閱和閱讀書籍。“手機圖書館”的功能主要有瀏覽信息、借閱書籍、信息查詢等,只要是師生的需求,都可以加入到手機圖書館的欄目中,使校園文化更加的豐富多彩。在圖書館內,管理人員要做好監督閱讀的作用,如果發現“大聲喧嘩、吃東西、破壞圖書”等現象,管理人員要及時的制止,并給予教育引導,加強維護圖書館的館內秩序。對于不服從管理人員安排的,收回其借閱圖書的資格。
(三)優化圖書館讀者服務,建立網絡閱讀新平臺
隨著高校教育的發展,僅靠給學生講解書本教材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學生面臨著走入社會的挑戰,很多問題都需要自己選擇和處理。為了優化圖書館讀者服務,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將圖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建立網絡閱讀新平臺,為學校的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提供有力的條件。雖然引入了“網絡資源”的服務理念,但很多高校的服務觀念滯后,圖書館讀者數量較少,甚至難以滿足學生日常的學習需求,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還有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自身的服務素質不夠高,缺乏專業的圖書管理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推諉扯皮,無法解決師生產生的疑惑,同時也無法使用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服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學校要推出嶄新的閱讀計劃,先從掌握讀者的信息需求開始,引入各種圖書資源,開展全方位的圖書館閱讀服務,同時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效率。無論是老師,還是行政教輔人員,還是上課的學生,只要是持有身份證件的,都可以對圖書館的書籍進行借閱,只要按時歸還,都能免收借閱費用。再次,授課教師應該積極堅持學習理念,在每堂課上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讓每個學生都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則是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定期做好筆記和記錄,將圖書的借還狀況納入信息系統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四、結語
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是學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圖書館內的“服務觀念、基礎設施、人員管理”等,都是圖書館管理人員需要重視的。在信息化時代逐漸發展的今天,只有注重網絡元素的引用,完善網絡元素的內容,才能從本質上提升師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師生的閱讀能力。當圖書館管理人員做好優化圖書館讀者服務,使得閱讀服務落實到位,就可為廣大師生建立網絡閱讀的新平臺,實現圖書館在育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梅芳.自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如何做好網絡輿情防范對策研究[J].卷宗,2020(6):8-10
[2]顏昌貿.“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綠色健康網絡建設與管理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20(3):11-12
[3]溫春梅.關于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討[J].卷宗,2020(9):28
[4]李曉妹.淺議運用計算機網絡提高高校圖書館編目工作效率舉措[J].信息記錄材料,2020(8):110
[5]宗斌.網絡環境下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分析[J].傳媒論壇,2020(14):84
[6]彭祖會.泛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4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