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健康成長與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也是廣大政治教師利用政治課堂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時期。本文通過結合教學實際,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積極構建“有容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能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與心,外化與行,從而煥發政治教學魅力。
關鍵詞:有容課堂;高中政治;學科素養;有效途徑
引言: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學生為本,打造生本政治教學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始走入教育者及學習者的視線,相較于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更為靈活,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能,促使學生自主參與政治課程的學習。“有容課堂”的構建也是為了貫徹這種的教學模式,“有容課堂”指的是“有容量、有容錯、有容思、有容顏”的課堂,構建“有容課堂”可以充分奠定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當中,掌握必備的知識,養成學科素養,提升關鍵能力。基于此,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一談構建政治“有容課堂”的案例措施,希望能夠為其他的教育者提供可靠的參考。
一、立足學生主體拓展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綻放教學光彩
高中政治知識繁雜抽象,教師如果一味照本宣科后要求學生背誦識記,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壓力,學生陷入了“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怪圈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本能并未被激發,學習興趣低,課堂上的抬頭率也大大降低。而構建“有容量”的“有容課堂”,可以激發學習興趣。
“有容量”強調是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視頻、圖片、網頁等形式針對教材內容適當引入一些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例、話題,甚至是時事新聞等內容拓展教育資源,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采用議題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的運用所學的政治知識去分析評價解釋現象,自主地參與到教材內容的學習中去,從而綻放政治課堂教學的光彩。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框題教學中,本框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市場機制如何配置資源”,難點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教師首先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挖掘教材中“市場調節、市場體系、市場缺陷”綜合探究的板塊,先播放一則視頻:“疫情下的口罩風波”引入總議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源配置”。子議題1.為何各地紛紛出現“一罩難求”的現象?原本不生產口罩的企業為何極力創造條件轉產口罩?2.口罩產商河南“飄安”集團為何急于發表公告聲明?市場監管部門為何要處罰康達藥房?3.市場調節有何缺陷?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后自主對議題的展開探討,不僅感悟出市場經濟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三大機制來調節資源配置,還生成辯證看待市場配置資源的觀點。學會分析優點是主要的,同時也知曉了有關《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在深度學習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對我國的經濟制度自信、經濟理論自信,這樣通過議題引入、引導、討論,打造的“有容量”的有容課堂,擴展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綻放教學光彩,煥發政治教學的魅力。
二、堅持正確方向打造辯論平臺,引領辨析反思激活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維靈活多變,可由于他們的社會閱歷不多,往往對許多社會現象的看法存在片面性、盲目性。性格上又處在叛逆的階段。如果課堂上一味要求學生要怎么想,怎么做,學生不但不聽,還會對政治課的學習失去興趣。而構建“有容錯”的“有容課堂”,可以改善這種狀況。
“有容錯”指的是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范例展示不同觀點,引導學生進入辨析式的學習,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性活動。讓學生大膽的表達觀點、大膽的犯錯,包容學生各類的觀點差異、容許學生的犯錯,為學生提供“反思糾錯”的機會,引導學生在為辯論活動做準備時,便能不斷地反思自己的錯誤,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學習政治。也讓高中政治的教學向著“立德樹人”的目標更近一步。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中,有關“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教學中,教師采取話題教學的方式,導入了“全盤西化論”及“文化復古主義”兩種觀點,并提出問題“這兩種觀點有哪些局限性和不足的地方?”,利用一個有效問題,貫穿于整節課時的教學中,促使學生帶著兩種觀點問題積極的思考。一個是完全照搬接受外來文化,一種是完全排斥外來文化的封閉主義。由于學生個人認知、社會經驗差異,對待兩種觀點都有自己的見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容許學生犯錯。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性的活動,以“全盤西化論與文化復古主義哪種觀點優勢更強?”為主題,對兩種不同觀點進行分組辯論。學生在辯論中持有正、反兩方,為了辯論的課題尋取歷史的、現實的素材,進行適當的舉證,能夠自覺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外來文化。最后,教師可以設置反思環節,讓學生自己站出來談一談自身對于外來文化的態度,引導學生能夠結合實例正確分辨哪些是可學習和借鑒的外來文化,那些是應該抵制的文化。我們要如何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俗話說“真理越辯越明”這樣的課堂就成為學生真心傾吐心聲的平臺,學生們在自圓其說,互辯互證中,逐步說服自己,在自主糾錯、反思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不僅提升科學精神素養,還激活課堂氣氛。
三、提升關鍵能力增強學科素養,深度思維領悟外化實踐行動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經過以上兩個環節的體驗之后,政治課也就給他們留下不一樣的印象了,期待老師的到來,期待討論新的話題,期待再次展現自我,期待得到老師的激勵,此時構建“有容思”的“有容課堂”,將更有助于提升學生關鍵能力增強學科素養,外化引領行動。
“有容思”指的是豐富學生的思維發生,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上思維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了解學生“如何想”,引導學生深度感悟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促使學生知道“怎么做”,做到內化與心,外化與行,進而構建“有容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也在不斷地發展,教師也在“學生的回答”之中了解到學生是“怎么想的?”,有利于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授課的方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問題,如學生在學習過“市場調節”的相關知識之后,能夠合理地分析某一行業的市場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來調節配置資源,促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能夠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并在實踐中有所體現,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堅持實事求是,樹立法治意識,能夠自覺參加社會實踐,進而完善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又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有關“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及政府的經濟職能”,可利用多媒體導入問題情景“2020年我國應對抗擊疫情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成就‘中國奇跡’?”為什么中國政府能發揮舉國之力有效調動各方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而西方許多發達國家卻無法做到?通過設置這些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聯系實際分組討論,在思考探究當中,教師應積極點撥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發揮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所具有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顯著優勢。堅定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最后,再適時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社會調查、研究性學習、各種志愿者活動,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努力踐行愛家、愛校、愛國。這樣通過堅持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相統一,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有信仰、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從而綻放思政課的德育魅力。
四、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完善評價模式增強學習動力
高中生在學習高中政治時,由于每個人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思維方式、個性的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政治學習中難免的會展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而部分教師可能在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下,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的體系過于片面,不利于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情,甚至會造成學生“功利性強”的心理。而構建“有容顏”的“有容課堂”有利于完善評價模式增強學習動力。
“有容顏”指的是教師在以案例為載體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教師應關注每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實施分層教學,能夠客觀的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讓學生也作為“評價的主體”參與到學業的評價當中。如前文設置的辯論活動中,教師最后交由學生評價便是一種有效地評價模式;這樣的課堂師生關系民主、和諧,氣氛活躍并能對學生做出合理評價,使學生增強獲得感、成就感,增強學習政治的動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代精神的精華》的教學中,有關“哲學”的內容過于抽象,部分學生依據自身的記憶力,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了哲學等相關的知識,但在具體的政治練習做題中,卻不能融會貫通,只能做一些基礎性的習題,而無法分析一些觀點類的問題,而有的學生則是能夠理解“抽象的哲學知識”,但卻不能靈活的運用術語表達或是怯于表達,而針對學生此類差異,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層次化教學、評價。先從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引導理解能力弱的學生聯系生活如消費、選舉等理解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影響著政治、經濟,而針對怯于表達的學生,教師則讓學生多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了解學生的水平。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設置層次化練習,讓每位學生政治學習水平都能有所提升,并針對學生的水平提升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使學生對自己的進步充滿信心,不斷增強學習的動力。
結束語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構建“有容課堂”,是以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是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有容量、有容錯、有容思、有容顏”四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相互統一,通過豐富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評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能與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由“怕上”到“想上”再到“愛上”。由“聽者”到“說者”再到“踐行者”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與心,外化與行,從而煥發政治教學魅力。
參考文獻
[1]陳立新.高職政治教學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探究[J].國際公關,2019,No.92(08):96.
[2]柳金平.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相關問題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4):73.
[3]賈艷紅.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淺談[C]//2019年
作者簡介:倪朝虹(出生1973年5月).女,籍貫(福建省福清市)民族:漢、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職務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