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荔瓊
摘 要:伴隨著新高考、新課程改革,中學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地理教學正進行著全面改革和優化,由此產生了多種與時俱進的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核心素養是最具先進性的一種教育觀念,在高中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落實核心素養養成,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及創新精神,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生解決地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并不斷發展其地理思維和地理品德。本文將從區域認知的視角出發,闡述區域認知的內涵和原則,分析其在高中地理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研究高中地理教學中以地理閱讀為有效手段,養成區域認知能力,進而提升地理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區域認知視野;高中地理;閱讀推動
引言:“地理核心素養”是指中學生在培養地理品德和學科思維過程中,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和學科特色要求。區域認知是地理核心素養養成中的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指導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區域視野出發,以區域為對象建立空間認知概念,教會學生從區域的角度認知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地理差異、地理過程和地理規律,以此不斷提高其解決區域地理問題的能力,形成地理實踐力,培養科學的人地協調觀。同時區域是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建構的基本單元,它可以有效地引導高中生遞進式理解地理知識體系,提升地理認知技能與思維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站在區域認知的視野,樹立高中生的區域意識,加強他地理區域認知,以此培養其地理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地理品德,完成地理教學以德樹人,以德選人的教育目標。
一、區域認知的內涵和原則
(一)區域認知的內涵
區域認知素養的核心是區域認知能力。什么是區域認知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中所提到的“區域認知”是指:人們運用空間和區域等觀點,認識地理環境和狀態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能力[1]。區域認知能力培養是一種引導學生更加全面、深刻的挖掘地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高中生按照區域的劃分更加深刻的理解每個區域中不同的地理現象和狀態,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區域認知的原則
區域認知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著一定的原則,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整體性與區域性相結合的原則[2]。高中區域地理是由不同尺度區域所構成的,教師應該堅持整體性和區域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單個知識的理解和加深中運用區域性的理念。第二,準確性與模糊性相結合的原則。在不同類型和尺度的區域進行認知時,學生所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必須是相對具體的,但是還要考慮地理事物和現象所需要的定位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準確的。第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高中地理本身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所以在進行區域認知的講解時,教師也應該保持相應的原則,以此提高高中生的實踐能力。
二、區域認知視野在高中地理教學工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教學知識體系及教學設計是為了學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層面,以此讓他們了解更多區域的差異性和可持續發展。以區域認知能力培養為中心,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增強其地理知識的儲備量,進而按照一定的區域特性,不斷整合、挖掘更加富有內涵的地理知識和技能,以此促進地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有利于提高知識遷移的效率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最終目標都是將其應用于實踐,進而形成科學的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能力的養成,有利于學生使用區域研究方法,遵循區域研究原則,利用區域實踐能力,對不同尺度的區域進行獨立而又系統地研究。所以在區域認知的視野下開展高中地理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效率,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知識遷移的效率得到保證,才能確保學習行為是有意義的。
三、區域認知視野下的高中地理閱讀推動式教學策略
(一)由泛閱讀轉向定向閱讀,構建區域地理知識框架
在傳統教育理念下,大多數高中地理教師在區域地理教學中,仍然采取泛閱讀的模式,忽略學生存在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條件的個體差異,只是制定學生閱讀的大致范圍與內容,對閱讀的教學資源不做深入的挖掘與開發。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有效地通過閱讀來完成區域方面的地理知識儲備,從而降低學習成效。所以在區域認知視野下,高中地理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應該重新整合教學資源,不斷梳理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內容,精選細選閱讀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專業閱讀,在閱讀中帶著預設的問題進行定向探究閱讀,進而構建自身的知識框架。高中地理要求教師在區域教學中要培養區域空間想象力與等級概念,完成區域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地理特征、地理過程等知識體系的建構,并且分析區域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專業而又系統的課堂地理閱讀有利于引導學生構建區域地理的知識框架,提高他們對區域地理的整體認知。
《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人教版高一必修二)該課為例,教師應該從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區域地理的知識框架充分,從《城市地理》和《華夏地理》等雜志選擇相關內容,利用閱讀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鄉村和城鎮的空間進行清晰比較,以此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區域地理的知識體系,構建符合其學習規律的鄉村和城鎮發展空間結構,進而提高他們的區域認知能力。
(二)由碎片閱讀轉向系統閱讀,掌握區域地理探究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調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工作時,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造性,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區域地理知識體系,形成自身對區域地理的認知能力[3]。在區域認知的視野下開展高中地理課堂閱讀教學活動,教師應該綜合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閱讀能力差異和閱讀興趣,根據教學知識體系的難易點,構建閱讀資料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定向系統閱讀,以此取代學生的泛閱讀與碎片閱讀,通過提升閱讀效率,形成閱讀習慣,養成自覺閱讀意識,來培養學生區域探究興趣與區域探究能力,形成區域探究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類型齊全色彩豐富的地圖,來培養學生區域地理空間認知能力,引導他們掌握區域學習應該具備的識圖和用圖能力,進而讓他們在系統閱讀的過程中形成區域地理在空間和時間上動態演變意識,進而更加靈活地探究區域地理發展過程等知識。系統閱讀要求教師要從學情與生情出發,針對性選擇有效閱讀資源,構建階梯遞進式的閱讀進階,提升學生的區域探究能力。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一課為例(人教版高二必修3),教師可以利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的《新疆專輯》和《甘肅專輯》,將雜志內容根據教學需要,將雜志內容拆解為“新疆的油氣資源”“甘肅地貌對交通的影響”等閱讀單元引導學生系統化閱讀。此類系統閱讀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區域自然資源的利用原則。其次,利用系統閱讀方法,將“新疆的油氣資源”細分為“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新疆的油氣儲備”“新疆的油氣開采”“新疆的油氣產業”“新疆的管道建設”等微專題閱讀內容,讓學生由微觀到宏觀的角度,由細到總的閱讀延伸模式,培養區域研究方法。以此讓學生在空間區域的視野下理解不同地區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選擇原則。當然課堂系統式閱讀不應該局限于紙本,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手段搜集相關閱讀素材,以小組合作式的集體分工式閱讀來完成組合式系統閱讀,進而掌握養成有效高效的區域地理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由自發閱讀轉向驅動閱讀,加強區域地理持續學習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綜合學科,其所涉及學科核心素養與高中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指導他們的日常生活[4]。例如天氣與地理要素,農業生產的關聯,以及自然災害和地理要素的關聯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激發高中生的區域地理學習興趣與探究動機。為了解決地理學習中的疑難點探究和案例驗證,學生會在地理教材外自發地進行地理閱讀,此類閱讀居于興趣與愛好為出發點,局限于個體能力與素材庫,具有泛閱讀、淺閱讀、碎片閱讀、隨機閱讀的特征,閱讀效率低,無法與地理學習形成雙向互動式反饋推進。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站在區域認知的視野下,加強引導對學生的閱讀引導。在課堂教學中,要選取代表性區域為閱讀單元,濃縮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從地理知識體系充分,讓學生帶疑問進行探究閱讀。在課外要選取相應課外讀物,做擴展式系統閱讀,形成課堂內外雙輪驅動閱讀。學生在地理閱讀過程中閱讀興趣與能力形成良性循環,完成隨機閱讀--自發閱讀--自覺閱讀--拓展閱讀的進階,將閱讀模式由自發閱讀提升為興趣與任務驅動型閱讀,進而形成持續學習能力。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人教版高二必修3),以該課為例,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防治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案例,在日常生活中觀看新聞時可能會涉及我國治理沙漠現象的政策和手段等等,但是單單依靠課本教材的文本內容,很難讓高中生理解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和基本手段。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播放甘肅或新疆地區的治沙脫貧案例,讓學生感受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嚴重危害,進而理解我國制定相應防治政策的重要性。同時在課外閱讀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國國家地理》《大唐西域志》等相關讀物來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區域研究興趣與能力,完成學習驅動。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動下,高中地理教學活動落實區域認知能力是較為重要的,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區域認知素養,還可以幫助學生完成以具體區域為對象的實踐力落實,進而形成科學人地協調觀,養成地理品德。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從區域認知視野出發,以地理閱讀為手段,以地理區域為對象,以區域認知能力為目標,構建課堂內外雙重驅動的地理閱讀模式,使得高中生形成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引導學生不斷培養綜合思維能力,提升地理實踐能力,最終促成核心素養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向代文.高中地理區域認知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劉暢.以地理微課為載體的高中生區域認知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顏慧.基于區域認知能力培養的高中地理圖像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4]韓麗.基于區域認知的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案例設計[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第二批)中學地理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科研課題《基于區域認知素養的高中生地理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項目編號:ZXDL-2019012);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讀思達”課堂教學樣態實踐探究》(項目編號:Fjjgzx20-07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