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紅
摘 要:在數學學習的領域,深度學習可以體現出數學學科學習的本質,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實踐能夠有效地改善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凸顯出數學學科核心理念,從而讓深度學習逐漸受到教育者的重視。新時代的教師和學生都對教育有著更好地期待,實現素質教育,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本文就數學深度學習的必要性、高中數學教學深度學習的影響以及促進數學深度學習高中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數學教學;研究;必要性
深度學習作為素質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能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注重學習本身的意識,以此來實現學生能力的發展。數學深度學習更加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以理論學習為基礎,根據高中深度學習的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提出利于高中數學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以此來研究深度學習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最終實現深度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分析數學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一)深度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新課標中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就是深度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教學時注重數學學習內容之間的關聯,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擁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深度學習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知識,讓學生擁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更深層次的思考收獲不同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十分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樂學的思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數學深度學習是時代發展和進步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所以教師一定要進行深度學習理念的滲透,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緊隨新課改的發展方向,以此來培養出適合社會生存的創新型人才。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系統性的進行數學的學習,教師還要注重教學的邏輯性,讓學生能夠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還要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的學習。
(二)深度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要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夠對問題有一個獨特的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實現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有效地解決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度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度的思考數學問題,數學知識深入思考很多次,必然能夠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并且收獲不一樣的見解,這樣也就實現了深度思考的意義。深度思考能夠讓學生反復進行實踐,學生就能夠在獨立思考的氛圍內獲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養成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最終實現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探究促進數學深度學習的高中教學策略
(一)全面宏觀把握,開展單元教學
高中數學的內容多且知識點也十分的復雜,所以教師在進行深度學習教學觀念的滲透時,首先要審視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對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做到了如指掌,之后要對數學教育的內容進行分解,要制定每單元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在目標的指引下更好地學習每個單元,教師還要注重單元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建立起各個單元之間的聯系,逐步地進行單元教學的推進,從而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在開展單元教學時,教師要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采用逐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深度學習,同時還要依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還要注重學習知識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在采用深度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知識框架的構建,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完整的數學學習體系。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就要運用深度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本章知識的回顧和總結,學生能夠準確地掌握相應的知識。
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必修一的教學時,教師就要注重深度學習方式的開展,讓學生通過簡單的知識也能夠實現深度學習。首先,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必修一所學的內容,本書主要是從集合與函數的概念入手,然后給學生講述一些基本的初等函數,最后實現對于函數的應用,教材的設計就是一種逐層遞進的方式,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本書的教學,讓學生明白深度學習的學習方式,這樣教師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全面的宏觀把控,將整本必修一的教材與深度學習的教學方式相融合,以此來實現深度學習的方式。教師還要注意單元教學的開展,讓學生明白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在進行每單元的學習時都會主動地進行深度學習,通過深度學習掌握單元之間存在聯系的內容,久而久之深度學習的方式習慣性的應用于學習中,實現深度學習方式的習慣養成教育。實現了將高中數學與深度學習相融合。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單元目標,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三章的學習掌握與函數相關的知識,在每個單元結束后帶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函數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更加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
(二)設置問題意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教師要通過高中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地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意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前進,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問題的難易度,盡量不要選擇一些難度較小且無價值的問題,這樣會導致學生習慣簡單的問題,從而不會深入的進行探究,不利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的習慣。當然,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可以用在課程之初,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問題進入到學習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的緩沖點,更加的利于學生參加到數學學習過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在課程的中間過程,教師也要偶爾的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問題的解答,以此來確保學生正常的聽課狀態,避免學生出現走神的情況,同時也更加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課程的結尾,教師要以問題式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實現深入的思考,從而體現出深度學習的價值。
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必修三的教學時,本書只要涉及一些算法統計概率的內容,這些問題是比較抽象的,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問題的情景來激發學生深入的思考。首先對于第一章算法初步,教師可以利用割圓術帶領學生走進本書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問學生“你知道什么是割圓術嗎?”、“你又知道最初的算法是怎么樣的嗎?”,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更好地將學生帶入到學習過程中,同時也能夠啟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讓學生從深層次上學習文章的內容,這樣也就實現了深度學習的目標。而對于第二章統計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利用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實現自身素質水平的全面發展,教師還要注重利用問題情景變抽象為形象,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自己的思維上加深對于本章的學習,從而擁有較好的學習氛圍,也能夠將較難的知識利用問題的意境進行深層次的學習。而對于第三章概率的教學時,教師怎樣注重利用問題的情景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讓學生在課后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反思,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自己的反思實現深度學習,在更深層次內實現自身框架的構建,學生也能夠在自己總結反思的過程中對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構建數學思維導圖,完善知識體系
高中數學知識紛繁復雜,教師需要學生擁有整合、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讓學生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引入思維導圖的概念,讓學生能有一個正確的知識體系,通過思維的有序性提升自己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認識思維導圖,明白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和框架,并且讓學生學會構建數學概念圖集思維導圖,從而學生就能夠實現知識之間的連接,從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知識點的遺漏問題,讓學生實現了自身知識網絡的構建。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時,要讓學生進行一些知識的回顧,這樣就能夠不斷地對學生的記憶進行強化,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教師還要以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可視化,這樣學生才能夠明白自己的所想所學,自然學生也就有了進行深度學習的基礎,從而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在擔憂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時,要將思維導圖分為舊知識的回顧、新知識的概括以及對新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實現更深層次的發展,這樣學生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實現思維層次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必修五《數列》的教學時,教師就要讓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首先可以從第一章的解三角形入手,讓學生簡單地進行正余弦定理以及應用事例的繪制,這部分內容能夠實現學生對于舊知識的回顧,當然也能夠讓學生對舊知識有一個深入的學習,這樣就能夠擁有更加深入的學習思想;其次,教師就要帶動學生進行本章數列學習內容的繪制,帶領學生將本章所學習的知識分為三個不同的分支,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加的具有條理性,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思維將知識進行分類,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進行本章知識的深入學習;最后教師帶著學生進行本章學習內容的拓展,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研究一些特殊的數列,掌握一些等比等差數列的實際應用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實現自身思維的提升,擁有更好地知識素養,這樣才能夠從深度學習的層次上擁有更好地數學體系。
三、分析高中數學教學深度學習的影響
(一)家庭文化可以影響學生的深度學習。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這樣的家庭人數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個關鍵性的作用。目前大多數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重視程度太高,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而沒有讓學生實現自身思維的發展,這樣的思想觀念從小學時就讓學生只重視分數而不重視能力,也不利于學生深度的進行數學的學習;(二)從教師的角度分析。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提高對于學生知識的關注度,不能一味的追求提升教學進度,而沒有重視知識的落實。教師在進行深度教育時,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夠發揮深度學習在高中學習生涯中的作用。
結束語
深度學習教學方式的提出能夠改變教師以往的教學思維,讓教師采用信息技術與教育知識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數學教育的改變,從而更加的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有一個更好地思維,同時也要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的邏輯,以此讓學生擁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潘璇、蔡祥睿、溫延龍、袁曉潔.基于深度學習的數據庫自然語言接口綜述[J/OL].計算機研究與發展:1-30[2021-03-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77.TP.20210301.1423.002.html.
[2]路永和、劉佳鑫、袁美璐、鄭夢慧.基于深度學習的科技論文引用關系分類模型[J].現代情報,2021,41(03):29-37.
[3]劉賢虎.基于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施[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03):32-36.
[4]單德山、張瀟、顧曉宇、李喬.基于多層感知深度學習的大跨度斜拉橋索力調整[J].橋梁建設,2021,51(0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