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棋 湛斌 魏宇寧 張明楊
摘要:組織育人作為“三全育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承擔著大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職責。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依托基層黨組織設立,是黨建、業務雙標桿。文章從工作室的頂層設計、支部書記的示范性、支部成員范圍廣等方面著手,分析“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組織育人優勢。基于學生異質性和工作室設立初衷,從思想引領、教學育人、科研育人、心理服務、評價反饋等多個方面考量“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價值定位。最后,闡述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育人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組織育人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1)09-0142-05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揚州大學)課題(YDK? FYB2020106);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委員會專項課題(19FYHLX010);南京農業大學黨建思政課題(NJAUSZ202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建研究課題(2021nxddj-bc33);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三全育人”課題(201910-02)。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將組織育人納入“三全育人”總體架構,突顯了組織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共教育部黨組2017年12月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對高校組織育人理念和實踐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即要“把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結合起來,強化高校各類組織的育人職責”[1]。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明確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
黨支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堡壘。2018年以來,為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精神理念,高校全力打造教師黨支部書記作為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的“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著力發揮“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的示范帶動功能,充分發揮“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組織育人功能,實現教學育人、科研育人與組織育人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推動組織育人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組織育人優勢
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可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2018年5月22日,教育部黨組出臺《關于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以三年為一個周期,支持建設一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高校推進“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是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具體落實,是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關鍵舉措[2],體現了新時代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各高校黨委的總體部署。工作室選配的“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不僅是黨建標桿,而且是教學科研業務典范,既可有效破解黨建、業務“兩層皮”難題,又可在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中發揮骨干作用。因此,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具有組織育人優勢。
1.集聚效應:打造思政育人新高地
“雙帶頭人”工作室是在高校黨委的統籌安排下成立的,校黨委在工作室的頂層設計中發揮著強有力的主導作用,可帶動各類校級組織整合資源,通力配合工作室建設。同時,工作室的建立也充分考慮了學院特點和專業特色,契合學院發展目標和專業發展趨勢,院內組織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協同配合,共同促進工作室的發展。在高校黨委、學院黨委、各級各類組織的多方聯動下,“雙帶頭人”工作室儼然成為思政育人新高地,可有效聚合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管理干部、后勤保障人員等多方力量,并通過與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共建,從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著手,有效實現“全員育人”。
2.頭雁效應:發揮支部書記示范性
根據精選優配的原則,“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均是黨建工作標桿,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有較強的組織力和領導力,同時也是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工作中的業務能手,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若能將“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納入“三全育人”的框架體系中,可充分發揮支部書記的示范帶動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德高望重或者具有學術權威的教師,其言行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對于其他教師而言,“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在教學科研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凝聚更多教師投入育人工作,切實發揮組織育人的“頭雁效應”。
3.輻射效應:擴大組織育人參與度
“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成員多為專業課教師,承擔著多門課程的授課任務,他們加入組織育人隊伍,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實現思政育人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有利于推動課程思政工作。此外,工作室成員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分享人生經驗,也有新時代年輕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二者結合,可以極大地提高育人工作成效,實現“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輻射作用。
二、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育人的價值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互聯網時代,要提高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育人的有效性、針對性,確保育人效果的常態化、長效化,必須樹立科學的價值理念,推動育人活動實化、深化、強化。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樹人”是我國高校的根本任務。這決定了在“三全育人”的框架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處于首要地位。在發揮“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組織育人功能過程中,必須以思想引領為先導,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一方面,工作室成員應提高對思想引領的認識。堅持立德樹人、以德為先,筑牢學生思想根基。另一方面,工作室成員還應提高思想引領的能力。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政治修養,用正確的意識形態武裝自己。
2.提高育人工作的實效性
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單方面的信息輸入顯然無法滿足“00后”大學生的發展需求,他們更期待平等對話和情感共鳴。單純的灌輸式、說教式教育方法已經無法達到共振效果。工作室書記和成員可創造性地開展課程思政活動,將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融入專業課教學,依托教學中的鮮活案例,通過浸入式、啟發式、體驗式教學豐富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提升育人實效。此外,工作室成員也承擔著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課外科技競賽、課程論文、課程實驗等實踐教學工作,這也為組織育人工作提供了更多抓手。在實踐環節,可通過與學生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接觸,及時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適時加以引導,實現潤物于無聲的育人效果。
3.增強育人工作的針對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開展組織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又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提高針對性。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要豐富組織育人的載體和平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用學生樂于接受的話語體系,增強組織育人的針對性。尤其是要研究網絡思政的運作方式和表達方式,思考如何將理論化知識以視頻、圖片、漫畫、舞臺劇等形式呈現出來,提高趣味性,引起學生共鳴,強化組織育人效果。
三、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育人的實踐探索
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應經常開展調研,了解學生需求。同時,工作室的支部書記要經常性地與工作室教工黨員進行溝通,了解每位教工黨員在思想引領、黨性提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擅長領域,深入分析每位教工黨員可提供什么樣的組織育人服務。基于供需對接機制,與學生班級開展共建,為學生提供科研訓練、競賽指導、學業幫扶、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同時開展談心談話、心理疏導等方面的關愛活動,探索“思想引領+專業教育”的教育模式。歸結起來,就是以思想引領為主旨,將思想政治教育之“鹽”融入專業教育之“湯”中,真正發揮組織育人實效。
1.秉承思政先導理念,夯實組織育人的理論根基
“三全育人”體系的構建突顯了組織育人的重要地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培養目標決定了組織育人應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將其融入育人的全過程。“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書記和成員大多既非專職黨務工作者,也非專職的學生管理工作者,為更好地開展育人工作,應主動加強學習和技能培訓,高校也應通過理論講授、案例學習、經驗分享、交流研討、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多種形式,來夯實“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成員的理論根基,確保組織育人工作方向的正確性。
2.依托教學科研指導,發揮組織育人的協同效應
“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成員具有專業課教師和先進教工黨員的雙重身份,因此教學與科研指導是其開展組織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專業課與思政課一樣承擔著育人職責。工作室成員應在支部書記帶動下,以高尚的道德品質、堅定的理想信念來影響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借助課前、課中、課后等多個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大學生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在實踐教學中,專業教師應借助實驗實訓、校外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多個環節開展分類指導,針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開展專業學習拔高教育,對學業落后的學生進行專業學習幫扶教育,通過與學生近距離溝通交流,將思想政治教育之“鹽”滲透進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發揮組織育人各環節的協同效應。
3.改革育人方式方法,提升組織育人的質量
隨著互聯網和全媒體技術的發展,各類信息突破傳統的時空界限快速傳播。做好新時代的育人工作,掌握全媒體時代的教育方法和話語體系迫在眉睫。在教育方式上,理論講授之外,應多嘗試對話式、感染式、浸潤式教育方法,以平等對話、溝通交流的姿態開展組織育人工作。在教育內容上,應靈活運用視頻、圖片、案例等立體化的知識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育手段上,要熟悉并能運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增強工作室成員的親和力、感染力。
4.確立評價反饋機制,構建組織育人的互動機制
“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是高校依托教師黨支部成立的基層特色黨組織,成立時間較短,且將“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納入組織育人的隊伍中屬于育人方式創新,因此,建立合理的評價反饋機制必不可少。學校黨委可將組織育人成效納入“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考核指標中,客觀評價其育人成效,并積極改進存在的問題,推動其良性發展。同時,工作室應在學院黨委、團委的協助下,針對共建班級的本科生開展調研,了解工作室在組織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聽取受教育者的意見和建議。工作室書記與成員也應通過正式、非正式的溝通交流,交換關于組織育人工作的意見和想法,在工作室內部實現有效溝通。通過外部考核、內部溝通、內外互動等方式,建立包含多個主體的、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反饋機制,實現組織育人工作的良性互動循環。
5.做好保障激勵工作,推動組織育人長效發展
突出“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組織育人功能,高校要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與之配套的保障激勵機制。高校黨委在設立工作室時,要配備相應的建設經費。把工作室納入全員育人的工作體系,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為推動組織育人工作的長效發展,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工作室所依托的院系應為其提供配套經費、工作場所、后勤保障、人員支持,統籌各單位或組織的育人資源,實現各項工作環節互聯互通、協同運作,有效提升組織育人的廣度、深度和效度。在“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考核中,對于表現突出的工作室和教師黨員應予以表彰、宣傳,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并通過調研反思、座談論證、考核匯報等多種形式,解決工作室在組織育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參考文獻:
[1]曹錫康.高校組織育人:現狀考察與機制構建[J].思想理論教育,2018(11).
[2]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
[3]駱郁廷.論高校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J].思想理論教育,2017(3).
[4]耿洪彬.基層黨組織要突出政治功能[N].光明日報,2018-02-22.
[5]劉永林.地方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的邏輯、困境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9).
責任編輯:陳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