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尚
摘要:職業教育機械專業教學工作的實施,是為了締造出適宜企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現階段,機械制造業逐步實施產業升級,職業院校機械專業的招生狀況也呈現出一定變化。所以,職教領域內的機械專業教學應實施教學創新,強化對學生理論教學及技能培養的關注,優化教學模式,培養并提高機械專業人才的實際動手能力及綜合素養。對此,本文就基于技能學習背景下,職業類院校機械專業教學現況及機械專業教學創新渠道實施細化探討,以期提高職業教育學校機械專業的綜合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業教育;技能學習;職業類院校;機械專業;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158-002
伴隨著國內教育體制的逐步改革與完善,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更加全面,不光要重視其技能技術的提高與培養,在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層面也要提高關注度。為此,在職業教育的機械專業教學過程中,老師不但應該強化同學們的實踐訓練,還要把相關理論課程融合進去,在夯實學生的理論功底基礎上,追求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升。怎樣把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是現今職業院校機械專業教學的老師首要處理的問題。另外,教學觀念的創新至關重要,老師需要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學習效率獲得更大的提升,并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方法,這樣他們才能在今后的就業崗位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最后,我們結合高職類院校機械專業教育層面的問題,嘗試給出相應的處理對策,意在提升機械專業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綜合發展。
一、職業院校機械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辦法落后
通過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技師學院類院校教育后的機械類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不僅應具有服務意識及基本的綜合職業能力,還應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能。但是,基于當前技術學習背景下,在目前相關機械類教學中,教學辦法依舊還在沿用以往教育教學辦法。大多通過班級授課制以課堂為主實踐為輔,以專業知識教學為主、職業素質培養為輔的教學辦法實施教學[1]。此等教學模式雖然可有效提升高職機械專業課程教學效率,也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但也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嚴重忽視了對學生實施專業能力培養以外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
(二)課程內容與體制不完善
目前,伴隨國內產業的迭代與發展,大多數公司、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這對現今職業教育機械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同時隨著現今國內企業生產設備的逐步更新,要求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學內容能緊跟機械技術的發展,培養的學生應能掌握最新的機械技術。但是,在實際的機械專業教學中,鑒于課本內容更新與先進技術應用之間所固有的遲滯性,高新機械技術及機械專業教學呈現不匹配狀況。同時在教學中過于關注機械理論知識教學,教材內容欠缺創新性,機械課程內容重復率高,同時忽略學生實踐教育與素養教育[2]。基于此,職教畢業生的實踐技能、專業理論與職業素養等系統性素養很難形成。
二、基于技能學習的職教機械專業教學創新路徑
(一)豐富職教機械專業教學活動
若要促使學生實現高效的技能學習,需從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氛圍活躍度著手,以豐富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技能學習效果的提升。第一,豐富教學活動的重要展現,是逐步實施技能競賽式的活動。比如,對車床操作的實操競賽、實踐性機械制圖的競賽等,以賽促教,利用競賽活動的實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讓其在激烈競爭中,比、學、趕、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第二,豐富教學活動,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如多開展實施有關操作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討論性教學活動。同時鍛煉學生溝通交流能力,讓學生在思維方面互相碰撞,在逐步掌握技能學習技巧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第三,豐富教學活動的實施,需引進及實施虛擬操作的教學系統,讓學生在學習中呈現對實踐操作的練習[3]。總之,豐富教學活動的實施,可提高學生機械專業技能的學習興趣,推動其在活躍課堂氛圍下實施探究,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現實作用。
(二)強化對技能教學理論的關注度
生產力水平低的企業,對生產職員的技能需求較低,但當前已經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企業。這些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是不僅有一定專業技能,還應具備現代化設備的操作能力。比如,在自動化裝配期間,操作者職責是實施科學的力值選擇,同時實施力矩參數的合理設定,這和過去簡單的手動裝配不同。正是因為實踐渠道出現了改變,職業院校學生所要掌控的技能也和過去不一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務必要摒棄以往技能教學模式的禁錮,實現智能技能和動作技能的有機結合,并且還需促使實踐學習和理論知識相互推動相互結合[4]。鑒于學生技能基礎不等,他們對技能理解認知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老師需融合技能要求剖析學生個體差異,規制合理成效的技能教學方案,以此推動職業教育機械專業人才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從而促使制造業可持久安穩發展。
(三)改變職業院校機械技能教學意識
在職業教育院校機械技能教學中,老師需對企業技能要求實施掌握并剖析生源個體差異,另外還應實施技能教學意識的改善及優化,強化對技能學習外部環境的關注,以此促使機械專業技能教學活動的成效實施。從智能技術外部環境而言,老師需融合具體生產狀況,掌握智能技術應求,科學實施教學方案的規定。比如,在過去機械操控中,只運用按鈕的形狀及色彩即可對設備性能實施區分,進而智能操控設備的性能優化應該用參數的調整和輸入來實現,所以務必對學生實施智慧技能的高效強化,在智慧技能教學中,老師需利用實例教學形式,推動生產實際和教學流程有機結合,在實踐期間對學生實施一定訓練,同時給予科學指導[5]。在教學中,老師的講解能強化學生對動作技能的理解,利用標志的動作示范能提升學生對動作技能的模仿能力與掌握水平,繼而在實踐中能高效推動同學們智能技能和動作技能獲得顯著提高。
(四)實踐性教學思路的運用
在機械技能教學實踐中,在推進教學內容時,為了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技能,透徹了解技術,需通過實踐性教學思路進行教學。第一,在教學中實踐性教學思路就是老師逐步滲透生產實踐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令其對生產技能的學習形成較強的意識,有助于學生技能方面知識的學習。比如,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學生在基本繪圖技巧學習基礎上,讓其接觸實地的機械設計,習作生產中設計任務,這樣不但可促使教學聯系實踐,還可建立較好的技能學習思路。第二,實踐性教學思路的呈現,是老師在機械課程教學中,逐步應用實踐方面、技能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可在理論知識學習之上,逐步學習技能,逐漸認識到生產實踐方面的發展。另外,實踐性教學思路的運用呈現,是逐漸在生產實踐中,全面實施實踐性課程。比如,機械專業有關的生產課程及實踐操作技能課程等,讓學生更注重對技能的學習[6]??傊?,在技能學習下,實踐性教學思路的引進,既能培養學生技能學習意識,還能促使技能教學在教學中的引進,是機械技能教學最主要的思慮與創新的呈現。
(五)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基于技能學習下高職機械專業教學創新中,需在教學平臺方面實施思考及探索,為推動學生更具成效系統的實施技能方面的學習,構建校企合作式平臺是必須的。第一,學校與企業合作,構建校企合作式平臺,能讓學生在企業中高效地實習,觸及部分生產專業類的技能,對其將來發展至關重要。第二,高職和機械專業有關的公司合作,讓其在生產實踐中培養學生技能,他們能幫助公司處理有關技術問題,優勢互補方式下形成有效互補,對教學改革發展、公司發展及學生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7]。另外,校企合作平臺的建立,還需實施有關技能學習規制的建立,對學生深入公司學習的重點、實踐及內容等實施細化規定,呈現對學生的重點培養。此外,需特別注意,校企合作平臺的建立,需適度的實施教學評估,對學生在公司中專業技能的掌控狀況,在公司學習狀況,實施細化考察,確保教學效果得到提高[8]??傊?,基于現今機械專業教學實施的實踐,踴躍進行生產和教學融合,企業和院校融合特別重要,也是推動學生提高技能學習水準的重要渠道。
(六)實施多樣化技能教學形式
基于技能學習背景下,在職業教育機械專業教學期間,老師應附有現代化教學觀念。全面采用前衛的教學技術呈現機械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在技能教學理論高效規制下全面發揮出理論知識對實踐技能的推動作用,以此增強學生技能的實踐操作。第一,云課教學。在實際技能教學中,老師可通過多媒體音視頻模式對高職生技能訓練流程實施記錄,并以此為根據實施技能教學目標的剖析,同時對動作技能性質實施科學探析,從而全面提升高職生操作技能,在技能完成后老師可通過評估、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評估形式,對其技能學習效果實施科學點評,從而掌握高職生技能水準的上升狀況,通過技能演示模式,對學生及教師示范動作的差異實施比較,繼而為學生動作技能的深化提高締造條件[9]。第二,信息性技能教學。在以往示范教學形式基礎上,逐步朝著生產實踐環節改變。老師不但應實施演示講解,還應通過在線授課形式,把生產的實際操作與演示流程引到課堂教學中,在實施技能強化練習時,老師可用語言提示形式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10]。另外,可通過信息技術模式提高學生技能學習,并對其學習效果給予成效評估,利用多媒體模式實施教學流程數據的采集,以此提升其技能訓練效果。
伴隨國內企業的轉型升級,產業人員素養需求也出現較大變化,尤其是技能需求,逐漸由以往操作技能朝著更具系統的方向發展,重視智能技能與動作技能有機融合。故此,高職及各類職業院校在培養所需生產者時,需遵循行業應求與企業發展,逐步整合機械專業技能教學模式,關注技能教學理論,構建技能教學意識,完成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賈越華.職業能力培養下的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基礎課群改革[J]湖北農機化,2020(5):119
[2]姜東全.基于技能學習的高職機械專業教學創新路徑[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0):328-329
[3]杜鵬,楊藝,席興華.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新模式探索[J]湖北農機化,2020(1):92
[4]續永剛,馬紅英,馬寶秋,等.智能制造環境下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建設探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4):16-19
[5]王新琴.3D打印技術在高職機械類專業“創客”培養中的應用[J]勞動保障世界,2020(11):11-12
[6]王江曼.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對高職機械類專業的作用[J]湖北農機化,2020(18):78-79
[7]艾翠蓉.高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項目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9):360-361
[8]劉昕.“現代學徒制”在高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20.17(35):16
[9]雒建順.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方法[J]南方農機,2020.51(12):114
[10]徐文慶.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問題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7):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