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課堂在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本文通過基于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的實踐,從延伸教學長度、拓展探究深度、提高學生素養等角度,分析智慧課堂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創新的表現與意義。
關鍵詞:智慧課堂 高中政治 教學方式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深入推進,智慧課堂在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變化,促進了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本文通過對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運用智慧課堂的實踐,分析智慧課堂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創新的表現和意義。
一、延伸教學長度,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求知
應用智慧課堂的教學,延伸了課堂教學的長度,拓展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
如運用智慧課堂教學《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在課前環節,教師圍繞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制作了微課發送給全班學生預習。在微課中教師以當時全社會關注的豬肉價格上漲為背景創設教學情境,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幾個議題“漲價了,想吃豬肉不容易”“少了豬肉的菜籃,你還好嗎?”“生豬產業,明天會更好”及相關問題供學生思考;對“需求曲線”等難點知識,通過設置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出“糧食這樣的需求彈性小的商品是不是可以隨意漲價”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商品價格變動與民生的關系;提供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思考豬肉價格上漲對生豬產業發展的影響;還在微課中設置了一個課堂論壇的題目“飛豬落地,讓生豬產業行穩致遠”,讓學生分工合作,共同搜集資料。
智慧課堂的課前環節,延伸了課堂教學的長度。通過課前環節的師生互動,學生提前“進入角色”。同時,由于預習的目的性、指向性明確,學生圍繞課前微課進行預習,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重、難點知識有了一定的思考。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預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新知,不僅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課堂上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拓展探究深度,變運用知識為實踐創新
探究的方法,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已被普遍應用。但是,很多教師反映在課堂上探究活動難以開展,主要是由于學生對探究的問題準備不充分,課堂上來不及做深入思考,探究流于形式。運用智慧課堂的教學,學生在課前做了較為充分的預習,在探究活動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明顯增強,并能夠對問題進行深度分析。
在《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中,“需求曲線”是學習的難點,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識,學生必須要掌握。按照要求,學生要能夠在課堂探究中結合實際分析經濟現象,歸納總結商品價格變動與其需求量變化的關系,并用函數曲線表示出這種變化關系。同學們通過分析豬肉價格上漲帶來的消費需求的變化,比較輕松地理解了需求法則,并在自己的移動終端畫出了表示價格與需求反向變動關系的曲線。
在教學中,教師結合我國政府在豬肉價格上漲后用各種方法促進豬肉供需平穩的材料,提出問題:“我國政府為什么高度關注豬肉價格?”課堂上,學生們結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討論,理解了商品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深深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視。設置這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在實現知識素養的同時,培養政治認同,感悟體會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關注民生,一切為了人民,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上兩個知識點的教學,運用智慧課堂以后,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需要自主探究的內容,學生通過課前環節對知識和問題進行認真充分的準備,做足功課,探究的效果大大提升。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不再沒話說,而是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基礎較好的同學還能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分析經濟現象并有了新的收獲,體現了運用知識和實踐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啟發引導適時點撥,檢查知識變成了互相交流,課堂互動變成了有價值的思維碰撞與交流,學生的素養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變鞏固知識為自我表現,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多以講授為主,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練習的機會較少,不利于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智慧課堂提供了多種技術手段,可以用來實現充分有效的師生互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在《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并發送到班級群。例如,要求學生將“需求曲線”表示出來,完成后提交。教師將全班回答情況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出來,與全體學生一起檢查和點評,學生們既看到了自己的答案,也了解了其他同學的答案。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嘗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實踐的機會更多了,同時,教師通過即時的檢查也能較準確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又如,為了讓學生練習回答主觀題,教師要求學生在移動終端用文字描述“豬肉價格上漲會對生產經營產生怎樣的影響”。教師在學生完成后將其中部分答案拍照上傳到電子白板,并請學生代表對答案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回答主觀題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師在點評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
通過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教師逐漸成為課堂的引領者、主持人,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互動,每個學生都有鍛煉、表達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效果。教師通過更加便捷的技術,實現了準確了解學情、精準分類指導,教學目標得以更好地實現。
四、現狀、問題與展望
(一)縣域教育現代化水平相對落后
目前智慧課堂在筆者所在的縣域學校尚未普及。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以計算機和投影儀等設備為依托,用PPT等制作課件進行教學仍是最常見的形式,總體上現代化教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后。
(二)教師應用能力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需要教師轉變思想觀念。部分老教師對新技術不夠了解,對于智慧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技術對教學創新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少數教師甚至認為現代化教學手段可有可無。雖然很多年輕教師熟悉新媒體新技術,但是對于本學科的教學缺乏積累和深入研究,因而難以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課程教學進行更加合理高效的融合。
(三)前景與展望
隨著智慧課堂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實踐。我縣幾位高中政治教師,在合肥市第四屆高中智慧課堂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了獎項。2020年春季疫情期間,全校開展線上教學,教學效果非常好。辛勤的努力必將促進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中政治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課程,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會不斷創新、發展。
作者簡介:陶佳,中學政治高級教師,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基于新媒體新技術的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創新研究》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