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沙
【摘要】中學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不容易解決的。因此,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合理解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提高個人能力,進一步提高教育效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數學是一門集抽象與嚴謹于一體的學科。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視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與合作學習緊密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全面的發展。合作學習在中學數學中應用廣泛。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合作學習的指導作用。基于此,下面探討了合作學習在中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并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如下探討。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營造溫馨活躍的課堂氛圍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主要以講解為主,間接性忽視了學生的想法,使學生由課堂的主體變為教師的執行者,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沒有任何幫助。結合當前教學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營造出溫馨活躍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穩步提升。
(二)幫助學生接受針對性的指導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按照同一標準開展教學,但是學生之間由于學習方式的不同,導致成績之間存在差異,在教學中若是運用同一種標準指導不同基礎的學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逐漸降低,也會增大學生之間的差距。為此,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以不同的學習標準,指導不同基礎的學生,這便于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接受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若是讓學生在壓抑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不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逐漸降低,也會阻礙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這對于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此,教師應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感悟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的能力幫助其他學生,促使他們在溫馨活躍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采用分組形式,加強課前互動
數學教學當中加強了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力度,但是由于合作教學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目前,許多教師對此應用的方法以及策略,還處于探索階段,并未構建出一套科學且合理的教學體系。據大量教學研究顯示,采取分組教學模式,對于發揮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具有極佳的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有理數》相關知識點時,區分實數、相反數以及倒數的概念,便可以在將學生進行分組時,最好將人數控制在3—5人為一組進行討論,4—8人為一組進行課下探究,使其運用數軸的知識,加深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與認知。通過這樣的分組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合作學習模式的效率。
除此之外,在分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確保每一個小組當中的成員素質達到均衡,從而在后續的合作學習當中能夠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以便于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在加強課前小組互動方面,教師應將合作學習模式穿插于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如,布置預習任務以及試卷考試的方式,給每一個小組布置不同的功課,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課前即將開展的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預習。同時,每一個小組在探究過程當中,至少形成一份對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案,如,運用數軸的方式,或者數字轉變的方式,在課堂之中進行探。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平行線性質該部分知識時,便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再為學生布置具有針對性的預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探究。
(二)教師引導為主,注重合作效果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略顯單一枯燥,在教學當中,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聽講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這便給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一方面由于學生不知道怎樣學習數學,從而導致在討論過程當中完全處于放空狀態,抓不到討論的重點,基本無法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有的合作學習小組基礎知識夯實,任務完成得較快,但是不知道如何開展下一步學習。
(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是學生在校生活以及學習中接觸得最為頻繁的人,數學抽象化的難度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說難度較大,這便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結束以后,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并幫助學生及時處理一些疑難的數學問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當中往往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致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在與學生交流方面,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教學小組,并在組內設置一名小組長,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可通過布置問題的方式,將課堂主體由自身變為學生,學生可結合問題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正確引導與觀察,解放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教師便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所產生的問題,并正確地指導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有助于在學生與教師之間構成一道良好的友誼橋梁。
(四)提升教師的執教水平
鑒于有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枯燥單一,無法滿足新課程對于學生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有的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缺乏一定的重視,常常對完成教學進度、完成執教任務比較重視,雖有一些教師對合作學習有了解,但是想要充分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仍存在不足。例如,當前的教學條件不夠完善。因此,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課堂當中得不到有效應用。根據初中教學的現狀,若想有效提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勢必提升任課教師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教師可借助互聯網等手段,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與合作學習有關的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為當前教學改革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實施條件,促使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拋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從自身做起,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學習的重視,并且在不斷探索與實踐合作當中,夯實數學基礎,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師應注重改革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漸完善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整體的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個人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鵬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106.
[2]王婷.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式學習的開展實踐研究[J].材質,2018(18):70.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