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吳家任(1975— ),男,漢族,海南海口人,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資產評估。
摘 要:企業價值評估至關重要,其備受企業管理人員、企業投資方和監督管理部門的重視,盡可能提升企業價值評估工作的質量,能夠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信用評級指具有獨立性的專業評級機構對企業履行經濟承諾的能力進行評價的經濟活動,企業的信用級別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將信用評級運用到企業價值評估當中,顯然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因此,需要在充分理解企業信用評級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對基于企業價值的信用評級步驟和企業價值評估的完善措施進行充分了解。
關鍵詞: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估值;信用評級
所謂的信用評級也可以稱為資信評級或信譽評級,通常是由具有相關資質的、獨立的專業化評級機構進行,評級機構接到評級對象委托以后,嚴格遵循“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嚴格遵守信用評級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要求,按照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有效合理的工作模式,對評級對象是否能夠履約、履約的能力、可信程度等項內容進行分析和評價。信用評級在金融市場運行中發揮著揭示信用風險、輔助市場定價、提高市場效率、改善融資環境等積極作用。
一、企業信用評級的作用
企業的信用等級能夠準確反映出其償債能力和履約能力,保證信用評級準確性,能夠提升社會經濟監督的水平,進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具體的企業信用評級作用如下:第一,企業信用評級能給投資者提供充分的信息。高質量的企業信用評級結果,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客觀的參考,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可以對被投資方的信用評級進行查看,從而確保投資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受到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二,企業的信用評級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較高的企業信用等級能夠讓企業更便利地得到投資者的認可、獲得投資機構的關注,進而更便捷地獲得更多的融資,有效降低自身的融資成本。第三,企業信用評級可為政府提供金融監管途徑。企業信用評級的結果能夠給政府部門提供一定的監管參考,讓政府的經濟監管效果得到根本上的提升,從而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風險管理的質量,保證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把金融市場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信用評級行業也開始對外資放開,因此在現階段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企業信用評級標準必然會逐漸與世界接軌,信用評級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將越來越廣泛、越來越頻繁,這就給企業價值評估帶來了一定的新要求,并在企業價值評估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信用評級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運用
(一)信用評級與企業價值評估
1.信用評級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運用價值
企業價值評估建立在企業整體價值分析和價值管理的基礎上,把企業作為一個經營整體來評估企業價值的評估活動。企業整體價值是指由全部股東投入的資產創造的價值,本質上是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在一系列的經濟合同與各種契約中蘊含的權益,其屬性與會計報表上反映的資產與負債相減后凈資產的賬面價值是不相同的。
2.企業價值評估的作用
第一,企業價值評估是企業價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企業價值評估是企業經營決策當中的重要步驟,有助于提升經營決策的準確度,優質的價值評估可以在投資分析、戰略分析和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當中發揮作用,還能夠使經理人員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第二,企業價值評估是企業并購的需要。在企業進行并購的時候,僅僅從重置成本角度對企業價值進行了解還遠遠不夠,投資者往往需要對企業現有經營能力等進行分析,并從同類市場比較的角度了解目標企業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評估師需要對股權價值的信息、目標企業與本企業整合能夠帶來的額外價值等進行分析,保證企業并購的正常進行。第三,企業價值評估是投資決策的重要前提。企業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投資主體,為了確保投資行為的合理性,需進行準確的企業資產的現時價值評估。第四,企業價值評估是擴大、提高企業影響的手段。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的行業形象和口碑顯得越來越重要,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往往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然而這些無形資產卻無法體現在賬面上,企業價值評估則能夠讓企業發展實力具象化。
(二)信用評級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步驟
1.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
目前常見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市場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三種。其中,成本法主要是重建或重置評估對象并進行評估;而收益法則是以經濟學中的預期效用理論為基礎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資產的折現率反映了對該資產進行投資后能夠獲得收益的風險及回報率,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一個企業的價值在于其以后所能夠產生的收益;市場法則有一定的特殊性,類似的資產應該有類似的交易價格,而市場法以類似企業的成交價格信息為參考,對被評估對象的價值進行評估。綜合來看,成本法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具有更突出的客觀性。通常來說這種評估方法可用在僅進行投資或僅擁有不動產的控股企業以及非持續經營企業的價值評估中,而在持續經營企業的價值評估中,成本法無法保證價值的整體性和整合效應;收益法通常以預期的收益和折現率為基礎進行評估,如果被評估企業目前的收益為正值、能夠持續產生收益,且其收益期內折現率能夠可靠估計,可利用收益法進行價值評估,比如對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進行評估時,往往常用收益法;市場法與前兩者有所不同,它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簡單、直觀、靈活等方面,特別是在被評估企業未來收益無法準確詳判斷的情況下,市場法往往能夠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從實際經驗來講市場法也更加常用,能夠對其他評估方法所得結果進行驗證。而信用評級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運用通常體現在收益法和市場法的測算過程。
2.信用評級在收益法中的具體運用
在選用收益法對企業價值評估的過程中,評估機構需要企業的歷年信用等級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并對企業價值進行綜合評估,為了保證信用等級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運用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步驟分別入手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