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 李翔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系模式,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強調語言技能訓練和語言實際應用的英語教學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本文對攀枝花學院277名英語類專業(yè)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中的接受度。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生中的接受度整體較好(M=3.34),性別、專業(yè)、年級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無顯著性差異,“同學影響”“教師影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和行為意向都有顯著正向影響,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和行為意向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翻轉課堂;接受度;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
【作者簡介】廖紅(1973-),女,漢族,四川犍為人,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育;李翔(1986-),男,漢族,河南信陽人,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及英漢互譯。
【基金項目】攀枝花學院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項目“交替?zhèn)髯g”(項目編號:HJK1904)。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知識大爆炸”使得各領域的知識體量不斷增加,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以應對知識不斷迭代和時代急速發(fā)展,給當代的高校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高校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課時雖然較多,效果卻不太理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教學質量存在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教學效果經常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翻轉課堂這一新興教學模式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引起了教師的廣泛關注。在教育部發(f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之后,國內各高校結合學校實際,積極進行各種形式的“互聯(lián)網+教育”實踐,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因此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學者Bergmann和Sams提出的“Flipped Classroom”,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講授模式的翻轉,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為學生答疑解惑。翻轉課堂不僅是師生關系的翻轉,更是生本思想的根本體現(xiàn)。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的對比實驗表明,翻轉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更具舒適感,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英語教學注重語言強化訓練和語言實際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不僅適逢其時,而且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卓有成效。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記憶詞匯與概念,較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英語聽力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tài)度有著顯著正相關關系。對基于語料庫的學術英語課程教學進行翻轉,可以改進學術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實踐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可以豐富和完善個性化教學方式。那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中的接受度如何呢?本文以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商務英語和翻譯專業(yè)三個英語類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方式開展實證研究,調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中的接受度,分析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因素。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萬昆和李建生設計的“高校學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接受度問卷調查表”,該量表各變量的Cronbach's Alpha 值為0.769-0.932 之間,KMO值為0.914,Bartlett 卡方值為2247.409(P=0.000),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接受度的測量工具。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專業(yè)和翻譯專業(yè)大一至大四的在讀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
三、數(shù)據收集
通過問卷星發(fā)放和收回問卷279份,其中有效問卷27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9.3%。利用SPSS 25.0軟件對問卷數(shù)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相關性分析。
四、數(shù)據分析
1. 樣本數(shù)據基本描述(見表1)。調查樣本中男生共34人,占12.3%;女生共243人,占87.7%;英語專業(yè)共162人,占58.5%,翻譯專業(yè)共62人,占22.4%,商務英語專業(yè)共53人,占19.1%;大一學生88人,占31.7%,大二學生154人,占55.6%,大三學生16人,占5.8%,大四學生19人,占6.9%。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接受度的整體情況(見表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接受度的各個觀測變量均值均超過3.0,說明英語類各專業(yè)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整體接受度較好。
3. 性別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的影響。S-W檢驗顯示男生(P=0.178>0.05)符合正態(tài)分布,正態(tài)Q-Q圖顯示女生(P=0.000<0.05)近似符合正態(tài)分布,可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Levene方差齊性檢驗顯示樣本數(shù)據方差不齊(P=0.037<0.05),讀取第二行不假定等方差數(shù)據。如表3所示,結果表明性別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不具有顯著影響(P=0.73>0.05)。
4. 年級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的影響。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要求每個選項的樣本量大于30,本研究中大三學生和大四學生的樣本量分別為16人和19人,不符合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條件。因此,對組別進行合并,大一、大二為低年級組(N=242),大三、大四為高年級組(N=35),組別合并之后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正態(tài)Q-Q圖顯示低年級組(P=0.000<0.05)和高年級組(P=0.046<0.05)近似符合正態(tài)分布。Levene方差齊性檢驗顯示樣本數(shù)據方差不齊(P=0.014>0.05),讀取第二行不假定等方差數(shù)據,如表4所示,結果表明年級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差異(P=0.079>0.05)。
5. 專業(yè)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的影響。正態(tài)Q-Q圖顯示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專業(yè)(P=0.000<0.05),翻譯專業(yè)(P=0.002<0.05)都近似符合正態(tài)分布。Levene方差齊性檢驗顯示樣本數(shù)據方差齊(P=0.299>0.05),可以進行方差分析。如表5所示,結果表明英語、商務英語和翻譯三個專業(yè)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行為意向無顯著性差異(P=0.864>0.05)。
6. 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影響因素與使用態(tài)度相關性。正態(tài)Q-Q圖顯示同學影響(P=0.000<0.05)、教師影響(P=0.000< 0.05)、感知易用性(P=0.000<0.05)、感知有用性(P=0.000<0.05)和使用態(tài)度(P=0.000<0.05)都近似符合正態(tài)分布。如表6所示,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態(tài)度與同學影響、教師影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四個變量顯著正相關(P=0.000<0.01),說明同學、教師、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態(tài)度有直接正向影響。
7. 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影響因素與行為意向相關分析。正態(tài)Q-Q圖顯示行為意向(P=0.000<0.05)近似符合正態(tài)分布。如表7所示,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意向與同學影響、教師影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四個變量顯著正相關(P=0.000<0.01),說明同學、教師、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意向有直接正向影響。
8.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與行為意向相關分析。如表8所示,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態(tài)度與行為意向顯著正相關(P=0.000<0.01),說明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與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愿有直接正向影響。
五、結論與建議
1. 性別、專業(yè)、年級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意向無顯著性差異。任課教師在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不需要考慮性別、專業(yè)、年級等因素,而需要去思考如何優(yōu)化課程設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提高翻轉教學效果。
2.“同學影響” “教師影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和行為意向都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一是學院和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學生參與慕課和在線課程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線上線下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積極態(tài)度,促進學生主動融入翻轉課堂教學。二是任課教師要重視微課和慕課等線上視頻課程的重要作用,轉變學生對在線課程的看法,使學生意識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三是教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明翻轉課堂的組織形式,設計好各個翻轉互動環(huán)節(jié)和流程,減少學生在翻轉教學過程中遭遇技術上的困難。四是明確本門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目標,以及預期實現(xiàn)的效果,使同學們認識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3. 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類專業(yè)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態(tài)度和行為意向顯著正相關。因此,一是要通過豐富翻轉課堂的組織形式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要完善和創(chuàng)新課程考核形式,將翻轉課堂參與度納入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中去,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一旦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產生積極的態(tài)度,就會更愿意使用和參與到翻轉課堂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1]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Arling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2.
[2]Brown A F.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undergraduate instructors using the inverted or flipped classroom model[D].Pepperdine University, 2013.
[3]Strayer J F. The effects of the classroom flip o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of learning activity in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a flip classroom that used a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D].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7.
[4]丁潔.翻轉課堂的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3):87-88.
[5]李廣偉,戈玲玲.基于語料庫的學術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J].外語界,2020(3):89-96.
[6]林勇,唐艷.基于FLIP促學機制的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效果研究——以英語視聽說教學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7):47-49.
[7]劉暢.高校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分析[J].英語廣場,2020(19):121-124.
[8]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1):79-85.
[9]繆靜敏,汪瓊.高校翻轉課堂:現(xiàn)狀、成效與挑戰(zhàn)——基于實踐一線教師的調查[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5):74-82.
[10]邵華,喻惠群.基于泛在學習資源共享平臺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5(3):37-46.
[11]萬昆,李建生.高校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接受度的關鍵因素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4):21-26.
[12]徐燕.基于大數(shù)據視角的高校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20(3):99-102.
[13]晏芳.探討高校英語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96-97.
[14]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