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日益重視,教育部門推行新課程改革。所以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更加重視以就業為指導,通過結合就業需求,同時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學習效率也會更高。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意義,最后對其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劉婧(1981.08-),女,貴州威寧人,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際化建設的腳步也越來越快,在國際化教育環境中,英語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顯著,與普通高校不同,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更偏向于動手操作,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也需要更加偏向實用性,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需求。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更好地開展英語課堂教學,融入更多實踐性的內容,更好地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包括:1.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不同,高職院校教學重點更偏向于專業性課程的教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就容易被教師忽視,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大多將提高考試成績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所以設置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均存在很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學很難真正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學質量也普遍不高。2.缺乏實用性。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最大的作用就是溝通交流,所以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更加關注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時候,也需要以實用性為主。但是當前很多高職英語教師并沒有真正將實用性考慮到英語教學中,也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以及后續就業指導進行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導致英語教學效果普遍不好。3.學習主動性不強。在新課程改革中,已經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上具備主體地位,高職英語教學想要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也需要注意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但是當前很多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習慣性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也嚴重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比較吃力,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普遍不高,不利于提升學習效果。4.缺乏合理的考核標準。在任何學科教學中,合理設計考核標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并沒有合理設計考核標準,所以在考核的時候,還是沿用了傳統的筆試考核方式,以卷面分數來評價學生學習好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得不到提升。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意義
以下針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意義進行具體分析:1.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高職學生由于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普遍不高,引入就業導向之后,將就業與教學結合起來,學生在英語課上能夠獲得關于行業、職業、就業和創業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高,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和提升。2.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專業出發,結合本專業的就業特點,引入更多實際性的內容,然后將專業就業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調整英語教學內容,將更多的專業性內容和就業內容引入到課堂中,學生見識面更加廣闊。3.能夠促進學生職業發展。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后續的職業發展是非常必要的,而當前我國文化交流、貿易交流、政治交流等越來越多,英語在人們生活中作用也越來越大。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國際競爭力,各個行業對于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大,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引入以就業為指導的教學理念,能夠很好地抓住當前的市場需求,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和掌握的英語知識技能與崗位需求、專業技能結合起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
就業是高職院校重點關注的環節,所以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以就業為指導的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以下針對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
1. 改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我國實施時間比較長,對于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影響也相對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更好地將就業理念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教育理念存在的局限性,然后結合就業指導相關需求,對當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首先充分認識到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性,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不應該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理論知識教學上,更需要融入一些教學活動,通過實踐性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更多實際運用機會,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其次需要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同時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學習英語,轉變對英語的學習態度,最后,教師還需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落實因材施教,保證英語教學效果,也能將以就業指導的理念充分發揮出來,為學生后續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創設更多求職面試和職場中的場景,然后讓學生根據場景來進行英語對話,提升學生的參與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結合對接職業能力設置課程目標。在影響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的因素中,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屬于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以就業為指導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結合對接職業能力來設置相應的課程目標,保證課程目標與學生所學專業未來的職業對接,然后再根據課程目標來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導向,調整理論性教學與實踐活動的占比,多設計一些實際訓練,更好地保證英語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主動去了解學生專業的就業崗位,然后分析崗位人才所需具備能力,根據職業崗位所需的能力與要求,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將就業指導融入課程教學中,更好地培養職業性、綜合性人才。
3. 優化課堂體系。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并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職業發展,所以教學環節的設計比較單一和局限。引入就業指導相關理念之后,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職業與英語的關聯性,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時候,分析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然后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教學設計結合起來,更好地構建完善課程體系。一般來說,教師在優化課程體系的時候,首先需要打破教材的限制性,挖掘更多相關的教學資源,呈現職場中的情境,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有趣。其次,需要為學生構建更多實踐學習平臺,給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鍛煉英語實踐能力。再次,教師需要優化英語課堂框架體系,融入更多英語文化和背景內容,構建雙語文化背景,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構建英語輸入和輸出系統,為學生創設更多語言學習環境,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最后,組織各類實踐性教學活動,類似模擬求職、演講比賽等,通過創設真實的情景,更好地讓學生融入職業英語環境中,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保證教學效果[4]。
4. 創新英語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習慣性采取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然后利用多樣化更好地融入就業指導內容,保證英語課教學效果。而當前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包括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法、角色體驗法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網絡上收集一些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然后挖掘教材中的職業性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對教學資源進行二次加工,制作成生動有趣的教學課件,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
5. 創新教學內容。以就業為指導的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還需要將學生的專業充分考慮進來,以職業為引導,選擇更多崗位需求相關內容,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此外,教師還需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也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愿意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這樣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英語學習也能很好的融合起來,教學實用性更高。例如,在“數控專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首先需要去分析數控專業需求,了解職場英語和數控專業英語,然后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多增加一些專業性英語內容,必要時還可以引入實際工作崗位的場景來鍛煉學生英語能力,提高英語的實用性。
6. 優化英語應用能力考評方式。在任何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考評考核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考評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方式,保證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引入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時,還需要注意優化英語應用能力的考評方式,改變傳統以成績為主的考評方式,結合該專業崗位需求,合理地設置考核標準與考核內容,降低卷面成績在綜合考評中的占比,保證考核的全面性與綜合性。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性活動的積極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煉與提升,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將證書成績引入到考核成績中,更好地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高職院校重要的學科,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堅以就業為導向,做好教學改革和創新,引入更多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思陽.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9(36):81-83.
[2]吳巧紅.以就業為導向,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J].繼續教育研究,2011(9):155-157.
[3]裴蓓.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3(26):157-158.
[4]榮海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5(18):247.
[5]王曉靖.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現代農業研究,2019(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