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好英語最重要的即為,學生能否將所掌握知識應用于實際。而口語表達能力作為學生靈活應用英語知識的直接體現,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作為重點,為此,教師引入新教育概念具備重要意義,如可應用具身認知理論,在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英語學科工具性價值,此對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而言,也可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關鍵詞】具身認知理念;小學英語;口語能力
【作者簡介】蔣麗琴,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安實驗學校。
具身認知理念,即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靈活多變教學手段的設計,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更為真實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可在此引導下,調動自身學習積極性,配合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除可有助于自身學習效率的提升外,還可推動自身英語能力發展。
一、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表達興趣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方可具備開口講述英語的興趣,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方可得以有效提升。口語交際訓練中,借助多種方式均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身認知理念作為一項先進、有效的教育理念,對學生英語口語興趣激發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需以此理念為指導,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對英語口語交際的魅力加以感知,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可在輕松快樂的身心狀態下展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此理念為指導,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創設具身交流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日聚會部分內容時,所涉及詞匯主要為eat noodles、birthday cake、play games等,而在語法知識方面,涉及日期及1到31的序數詞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掌握上述英語基礎知識,將所掌握英語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便可以生日聚會作為主要內容,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生日快樂歌”,渲染良好教學氛圍,調動學生感官,營造良好學習體驗,教師可讓學生在互動中詢問對方的生日。
學生1:When is your birthday?
學生2:My birthday is on March 6th.
借此幫助學生對1到31的序數詞熟練掌握。教師設計課堂情境,并將相應的語法知識及詞匯知識點等同情境對話有機融合,借助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切實掌握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鼓勵學生圍繞所掌握知識展開學生間的提問與回答等活動。此口語交際過程中,除可同學生興趣愛好點相符合外,還可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教師在任務設計方面,還應重視輕松、活潑、趣味口語交際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口語交際教學效率。
二、鼓勵學生,推動學生融入情境
分析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特點發現,學生在初期接觸英語學科時,多存在害怕出錯的心理,因此在同師生利用英語交流時會膽怯、恐懼,針對此現象,教師應重視輕松、愉悅教學氛圍的營造,緩解學生緊張心理,還應對學生予以適當鼓勵,推動學生開口講述英語自信心的強化,鼓勵學生對自我封閉狀態加以突破,促使學生勇于利用英語方式展開人際交流活動。教師主要可從如下幾方面展開,首先,教師應重視輕松愉悅英語氛圍的營造,借助熱情對學生加以感染,教師可借助多種手段方法的應用,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為學生自由展開英語交際活動創造良好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問候此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播放Greeting的短片,該短片主要內容為師生在新學期開始時首次相見的場景,因為視頻具備生動性、直觀性,同時輔以清晰的朗讀及簡單文字描述,學生可借助人物表情的觀察及語音的聆聽,激發模仿興趣,借助此種教學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可不自覺地進入交際情境中,展開英語交際活動,感知英語交際樂趣,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積極主動展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打下基礎。
其次,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活動應多予以正面、積極的鼓勵,強化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自信心。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不可在學生剛開口時,糾正學生的不足之處,此種方式將會對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造成打擊,使得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對英語交流活動產生膽怯。因此,教師需重視正面評價的應用。交際活動中,教師僅一句Good便可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學生犯錯時也不可給予指責,應予以鼓勵。如Don't be nervous,Try again等,促使學生可在英語交際活動中始終保持積極性,為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三、深化體驗,組織課堂體驗活動
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口語表達交際主體即為學生,此也為決定課堂口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口語表達訓練中學生的獨特體驗及參與程度,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小學口語教學過程中,為實現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需應用具身認知理念,促使學生可在真聽、真看、真感受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激發自身口語交際積極性,掌握口語交際技巧,提高自身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為學生設計靈活多變的交際活動,為學生展開口語表達提供機會。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My family此部分內容時,便可借助多媒體的應用,將教材中所收集的卡通故事向學生播放,借助生動形象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此外,因本單元所涉及英語知識較為簡單,僅為father、mother兩個英語單詞,學生通過插圖的觀察,便可對對話的大概含義加以理解,隨后教師便可以此單元學習內容為依據,按照此則卡通故事設計課堂對話練習活動,組織學生間互相展開口語交流活動,對自己家庭成員以英語方式加以介紹。教師還可圍繞此部分內容設計課后延伸作業,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準備其他家庭成員的介紹,對如grandpa、grandma此類較為復雜的單詞加以自主學習,豐富學生英語知識儲備,可為學生英語口語交流活動的順利展開打下基礎。
四、遷移實際,引入學生生活實踐
教師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應用具身認知理念的一項重要內容即為,通過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引入,調動學生口語交際積極性,通過實際經驗的利用,激發學生口語交際內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學生生活經驗的引入,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展開創造良好條件。首先,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完成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Drawing in the park此部分教學內容時,考慮到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常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即為公園,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學生去公園玩耍的照片向學生展示,同時借助What can you do in the park?Where is it?等問題的提出,激發學生表達欲,并鼓勵學生利用英語方式交流自身在公園中的娛樂活動,從而使學生表達能力得以增強。而借助實際生活經驗的引入,還可有助于學生將所掌握英語交流技巧遷移至實際生活中。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借助教室環境的應用,實現生活情境的創設。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重視教室環境的塑造。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圍繞教學內容,適當設計教室情境,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A healthy diet此部分內容時,便可在喝咖啡的同時講述教學知識,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將自身所喜愛的食物帶至課堂中,促使學生以最為輕松的方式展開學習活動。教師在此情境中,便可鼓勵學生將自身的飲食習慣向其他同學分享。
教師:What eating habits do the students have?
學生1:I drink a glass of milk every morning.
學生2:I eat an egg every morning.
此教學活動的展開,便如同日常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交際情境。學生對于英語表達的緊張心理,也可得以有效緩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課堂情境優化的方式,除可深化學生課堂體驗外,還可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英語表達,推動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五、豐富途徑,設計課外實踐活動
具身教學理念引導下的小學口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不僅應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同時還應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價值予以重視,借助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的設計,推動學生口語知識的遷移,切實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此教師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設置口語競賽活動。此階段小學生多存在較強好勝心理,自身注意力易被新穎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便可設計講故事競賽及朗讀競賽等,借此除可有助于學生視野的拓展外,還可推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其次,教師可設置英語角,如可鼓勵學生將自己所設計的英語報、連環畫等英語作品展現在英語角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針對學生予以相應指導,鼓勵學生利用自身才能充分應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英語角中自由地展開英語交際活動,為學生鍛煉口語提供機會。最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至童話故事及課本劇的表演中,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可鼓勵學生梳理課本劇,如可引導學生參與“Fox and cock”童話劇表演,完成“狐貍”“公雞”及旁白的角色分配。童話劇中,旁白講述故事,由扮演“狐貍”“公雞”的人展開對話。
旁白:One morning a fox sees a cock.“This is my breakfast.”He comes up to the cock and says.
狐貍:I know you can sing very well.Can you sing for me?
公雞:crow、crow、crow.
借此除可助于學生英語理解能力的提升外,通過課本劇的表演,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將會得以進一步提升,此外,借助公雞叫聲的融入,還可增強童話劇趣味性,針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言,也可發揮一定積極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對學生后續英語活動展開質量可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予以足夠重視。口語能力培養是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借助多種靈活多變教學手段的采取,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借助激發學生英語口語興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自信心、組織課堂體驗活動、引入學生生活實踐及設計課外實踐活動等策略的采取,推動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二廣.應用TPR教學法,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果[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8):51-52.
[2]喻國英,羅艷,曾智飛.基于“全身反應教學法”模式的英語口語教學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7(21):149-150,151.
[3]路倩.淺談全身反應法與情境法在兒童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8(12):208.
[4]鄒小謀.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2):288.
[5]焦嬌.基于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19(38):120.
[6]徐海香.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方法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213.
[7]趙曉榮.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方法[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教育,2017 (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