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娥
摘 要:實數的學習是初中數學甚至整個數學學習階段的重點,而在進行實數的計算時,其實只要掌握其中的運算技巧,就可以迅速掌握關于實數的相關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與計算的效率。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抓住學生實數學習的重點,幫助學生將數學實數部分的知識點了解透徹。
關鍵詞:初中數學;實數問題;運算技巧;學習效率
實數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實數的運算有四項符號法則,這四項符號法則關系著實數運算的正確率。但在與實數的概念“初相識”時,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并不能正確理解實數的含義,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最終導致學生學習不順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幫助學生理清實數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借助計算機等工具提升計算效率,最后借助圖形等“計算工具”簡便計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是針對初中實數問題的運算技巧分析,旨在提升學生實數計算的正確率與效率。
一、理清概念,避免出錯
實數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有理數指的是包括小數、分數、整數在內的一些數字,與無理數相對,而無理數是除去以上三種情況的無限且不循環的小數。在明確這一點后,教師才能進入下一階段計算的教學。因此,在進行技巧分析之前,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明確實數的相關概念。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過程中,首先認識的是正數和負數,此時由于負數是一種比較新奇的概念,很多學生其實在這一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中容易出現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現實事件示例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展示負數的概念。如-1代表著比0還要少一個單位1的情況。緊接著為學生展示負數與負數相加或相減的概念,明確“負負得正”的計算原則。
只要經過足夠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能真正理解實數中的運算技巧,從而提升實數運算的速度,最終提升整個數學學習中的計算效率,為數學其他方面的學習做好必要準備。
二、借助工具,提升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整體計算能力,一般情況不允許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但作為一名初中生,學會運用計算器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而新課程中主要倡導的是引導初中生正確運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在遇到比較復雜的計算時才用計算器來完成相關計算工作,從而提升計算的效率。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學習過程中,其實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2開平方后會得到什么樣的數字,只知道它無限且不循環,而這樣的數字其實就是無理數。但對沒有學過勾股定理的人而言,理解2開平方卻比較困難。因此,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計算器來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和無理數之間的關系。隨后,在有理數的深入學習過程中,有一章節“科學計數法”也需要用到計算器。能使用科學計數法進行展示的數字一般而言要么是極大的數字,要么是極小的數字,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計算器去檢驗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如此,既可減少學生檢驗自身答案的時間,又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接觸實數的學習,何樂而不為?
正確使用計算器,讓數學計算器的使用效益達到最大化,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借助圖形,化難為易
借助圖形認識有理數與無理數是一項進階版的數學學習方式。在圖形的選擇中,數軸的運用最為常見。數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和無理數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正負數之間的計算。
例如,在學習“正負數的加減計算”的過程中,首先可以為學生講解數軸每一個刻度所代表的含義,正確理解正數和負數的含義。緊接著教師可以給出一個簡單的計算,如16+(-10),在這樣簡單的計算中,教師首先可以在數軸上找到代表16的一個點,然后找到代表-10的一個點,再引導學生明白這一個算式其實是16往左移動10個單位長度的最終答案。此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數軸進行相反數與絕對值的相關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相反數只有符號的差別,而絕對值就是相反數的一種“特殊延伸”,明確絕對值沒有負數這一基本概念。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學習必然能更上一層樓。
教師將抽象的負數計算轉化為形象的平移計算,借助圖形,化難為易,極大地提升了學生進行實數計算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圖形的方式解決類似問題。
總而言之,學生應明確正負數之間的運算法則,減少因符號失誤而導致計算結果錯誤的情況出現。當然,只要學生能認真學習關于實數的相關知識,投入計算的訓練中,從而盡快掌握相關的計算技巧,相信學生在實數計算方面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曹恒.初中數學中實數問題的運算技巧[J].考試周刊,2009(4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