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超哲
摘 要: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為未來培養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高中課改對高中信息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和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優勢,重點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并提高他們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核心素養,從而很好地實現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性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性教學;核心素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著眼于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改變以往那種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獲得以及相關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核心素養,從而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實踐。
一、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內涵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將來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新課標中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在教學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要求學生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要認識到信息對社會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它真偽的甄別能力。第二是計算思維,它指的是在遇到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時,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超強的計算能力,有效解決當前出現的問題。第三是信息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就是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地進行創新,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思考和解決問題。第四是信息技術責任,指的是在充分認識信息技術重要性的情況下,對信息技術要有保護意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不違背國家以及公司規章制度的前提下,保證信息活動的安全性和規范性。
二、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思維的影響,當前高中信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應試機制的影響,因為在高中階段,學生及教師都側重于高考,對信息技術這門課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視程度不足。這種機械式教學,效率不高,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性教學實踐的具體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與當前信息技術緊密相關的課程,它的發展關乎我們的未來,但不可否認,正因為它的高科技性能,卻也顯得抽象、深奧,并且也有點枯燥。再加上信息技術課與高考沒有直接關系,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顯得非常消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運用信息技術課本身的優勢,在教學中設計一些讓學生感到新穎的授課。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需要堅持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這并不是說教師對學生放任不管,而是針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宏觀上予以學生指導,提前設定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中的一些注意事項,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并且還要在學習之后運用所獲得的相關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學以致用,從而將所學的關于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實際操作聯系起來,一邊學習,一邊實踐運用,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我相信學生學習之后是不容易忘記的。
(三)以合作學習的形式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為了教學效果更好,教師也可采用這種合作教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在已經掌握相關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基礎上,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解決有關的學習問題。比如,在學生已經學了多途徑下載文件的課程內容之后,讓他們利用所學相關知識下載一些資料,比如,有關中秋節的起源問題,以及與它有關的古代詩文等,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并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從一旁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以及完成任務情況進行恰當的評判。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們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激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為突破口,以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核心素養為歸宿,為國家培養出合格全面發展的人才,從而實現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焦瑞.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