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勝菊
摘 要: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在考試過程中,都會遇到非常多自己沒有學習過的知識,這些知識都需要靠平時閱讀來積累。閱讀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課外知識獲得方式,它對各科的學習尤其是語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閱讀能夠讓學生在語文閱讀題目中感受到語文文化,學習到語文知識。重視閱讀,并運用恰當合適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引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強化閱讀教學既符合教學任務,又能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質的培養。閱讀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更是為了能夠指導學生讀好書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說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去更多地閱讀。這樣一來,閱讀教學就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閱讀指導可以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能夠更好更快地了解書籍。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隨著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的進行,語文教學相對傳統的教學有著非常大的改變。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讓他們通過課堂學習到更多有用知識。而現如今,教師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越來越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發展,這都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語文知識,也能促進他們成績的提高。
二、教師如何增強學生閱讀能力
1.教師轉變自身教學觀念
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或者通過題海戰術來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促使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2.教師鼓勵學生進行閱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地向學生滲透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意識到進行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該幫助他們挑選一些適合他們閱讀基礎,并對他們閱讀進一步提高有幫助的書籍,也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的興趣出發,去挑選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書,這能夠一步步樹立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例如,《人民英雄紀念碑》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與其相關的文章,加深他們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認識。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對這篇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在其中收獲更多的閱讀知識。
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學生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需要一些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比較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多閱讀。對于學生來說,這能夠從側面提高他們閱讀的能力,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閱讀素養。
例如,《魯濱遜漂流記》教學中,由于這篇課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小說,所以教師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向學生傳授一些與小說有關的閱讀方法,幫助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進行閱讀。
三、學生如何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
1.樹立閱讀的興趣
學生在剛剛開始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閱讀內容,這些閱讀內容能夠從開始階段幫助學生形成對閱讀的興趣。而對于學生來說,閱讀的興趣也有利于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也會覺得更加輕松。
2.有效的摘抄和筆記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摘抄和筆記,這些閱讀內容學生不可能完全記下來,在遇到有關的作文或者題目的時候可以打開來翻看,這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也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閱讀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有效的摘抄和筆記也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他們養成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在現如今的社會中,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轉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只有教師不斷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才能讓他們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更好地收獲有效的知識,也能夠促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蔡蓉.淺談小學語文教育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N].黔西南日報,2021-06-08(007).
[2]金奇奇.小尾巴 大作用[N].科學導報,2021-06-08(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