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樹敏
摘 要:面對全省同一張卷,統一考綱的學業水平考試,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又差異明顯,水平參差不齊,分化嚴重情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行隱性分層分組教學,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更新教學理念,以生為本,改進教學方法,尊重差異,改變評價方法等措施和手段,使得“優者更優”,“弱者補強”,全面提高數學學科學業水平考試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業水平考試;以生為本;評價方法
面對全省同一張試卷,統一考綱的學業水平考試(簡稱“學考”),在班級授課制仍是中職學校實施教學工作的主要組織形式下,在學考復習迎考過程中,如何尊重差異明顯個體,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文化修養,掌握考綱所要求的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基本的數學思維品質,生成考綱所要求的數學基本能力,順利通過我省中職學業水平數學科的考試,對我們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因此,在我省基礎文化課全面實行學業水平考試的背景下,針對龍巖市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教育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數學基礎薄弱,水平參差不齊,分化嚴重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探索和研究分層教學理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使層次差異明顯的學生,人人有發展,個個有進步,最終優者更優,在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性和等級性中取得優異成績,順利考上高一級的學校繼續深造。同時弱者使也有進步,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基本能達到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合格性要求,從而順利畢業。
在班級授課制下,面對我省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如何在遵循學生的身心認識規律下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分組?如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新地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業檢測和評價手段等。在分層教學模式中如何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最大化地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破解分層教學模式實施的障礙與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本人在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過程中主要進行了以下研究與實踐。
1.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改革傳統分層教學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構建生動的個性化課堂教學環境,并形成多層次、多通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分層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現分層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利用信息手段實行隱性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自尊,提升學生的自信,達到教育的平等與公平,既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又解決家長、社會和學生的疑慮,破解分層教學實施的困難和障礙。針對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與選拔性兩種不同層次水平的特點,借助希沃白板的班級管理、作業本等功能,對學生進行班內隱性分層,實行分層動態管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目標層次不同的學習資源,構建差異化,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并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教學反饋即時化,教學互動實時化,教學評價多元化的信息化分層教學管理平臺。
2.更新理念,改革復習策略
理念是先導,是行動的指南。職業教育作為另一種類型的教育,教師在學考復習迎考過程中,也要更新數學復習理念,改變學考復習的方法和策略。通過分析學生的現有基礎水平,認知水平、心智特點和學習狀況,依托信息技術,實行隱性分層分組,分為A級(優秀)、B級(良好)、C級(基礎)三個不同層次的小組,在不改變知識結構體系的前提下,依綱據本,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層次的復習方法和復習策略,比如對于A級(優秀)的學生可以采用課前先練,課中重點講,重點練,課后再拓展,以學考考試大綱中選拔性要求為主的復習策略。而對于B級(良好)的學生采取先鞏固知識,再邊練邊講,課后適當拔高,以學考考試大綱合格性要求為重點,適當兼顧選拔性要求的復習策略。而對于C級(基礎)的學生,重點強調基礎知識的識記,先講后練,以考試大綱的了解、理解兩類要求為主。使得優者更優,弱者補強,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取得比較大的進步。
3.以生為本,改革教學方法
以人為本,還學于生。教師要轉換角色,從“主講人”改變為“主持人”、“咨詢者”、“資源提供者”,從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改變傳統的“教學即講課”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為主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方法。通過設計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個性化學習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選擇學習的自由,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分子,掌控自己的學習,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的動力,提高學考復習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4.尊重差異,改革評價方法
由于歷史原因,中職學生不但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差異大,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等也千差萬別,單一傳統的評價方法看重學生的分數與排名,漠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重知識輕育人,重結果輕過程,已經完全不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差異,改革傳統評價方法,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固疾,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積極的分層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匹配不同的評價方法,是從“育才”走向“育人”的關鍵所在。
在學考復習中,利用希沃白板的班級管理,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并完善評價結果的運用,綜合發揮其導向、鑒定、診斷、調控和改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要義》,2017
[2]付雪凌,中職文化課分層教學的分層機制研究,《職教通訊》,2007年第6期.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的成果.(課題編號:ZB2019042)